一潭春水

冬日雨花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太阳越发亮起来,风暖暖的。小憇片刻后与妻说去田野里走走。路边的山坳里有一潭水闪着光,吸引了我。</p><p class="ql-block">山坳里这潭水实在不起眼。若不是枯枝败叶间漏下的一缕反光,我几乎要错过这汪被苔藓镶边的翡翠。二月的阳光斜斜切过水面,惊醒了沉睡的蝌蚪群,墨色的小逗号在光影里浮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蹲踞在岩石上的半小时里,我数清了十三种倒影。野樱的落瓣是游动的胭脂,蕨类蜷曲的嫩芽在波纹里舒展身姿。最奇的是潭底青苔,分明是静止的绿绒毯,却在涟漪中化作流淌的碧玺。这潭水仿佛天然的透镜,把整个春天的胚胎都收容在它温柔的子宫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初中毕业的学生小张。那个总在课间追着问"苔藓为什么能活在石头上"的男孩,如今就读于东北大学材料系。前两天在物流快递中心偶遇到他,一张成熟的娃娃脸上还是笑吟吟的。他说正在学习研究新材料,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强大的科技队伍里一定有山里娃的身影。纯真质朴而富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教育就像眼前这潭水,看似沉默却滋养着万千生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起身时裤脚扫过水面,惊起一圈套着一圈的波纹。那些被揉碎的倒影重新拼合,竟比先前更清亮。我捡起身边的小石块向水边打出去,一串圆圈荡漾开来。我突然笑出声——谁说教育不是往春水里掷石子呢?我们只管激起涟漪,那些荡开的波纹自会在岁月里找到归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