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场自然的绮梦,万物蓬勃,满是生命的礼赞。

凌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境内,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与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由中国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于1959年领导创建。全园占地面积约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平方千米的原始热带雨林,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精华。 从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到细微精 致的野花小草,从珍稀濒危的物 种到平凡却生命力顽强的草木, 它们在这里和谐共生,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 漫步园中,仿佛穿梭于一个巨大 的绿色迷宫,每一步都能发现新的惊喜与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座中国热带植物王国的瑰宝,正以它独有的魅力与价值,为世界的植物学研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荫生植物园荫生植物园于2002年建成,占地面积15亩,是一个收集和展示观叶、观花、地生和附生植物的专类园,共收集保存了约600种(含品种)植物,主要类群包括热带兰花、附生植物(重要包括风梨科和蕨类植物)、姜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苦苣苔科植物。</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榕树园建于1996年,占地面积44亩,收集保存榕树属资源100余种。园内的高榕、垂叶榕、菩提树、钝叶榕、木瓜榕等已形成独树成林、绞杀、树包塔、树包石等热带景观,丰富的科学内涵使该园日趋成为一个近于自然雨林外貌的生态人文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水生植物园水面面积15亩,收集和展示热带地区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共收集保存了约100种(品种)。该园按照水体深浅等水湿小环境和植物生态习性分别种植了不同生活形态的水生植物,包括:浮叶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滨水植物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莲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藤本园于201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100亩,按藤本植物的攀援方式和展示效果,分为园艺观赏藤本区、自然生态藤本区、种群藤本区和悬垂藤本区。园区中既有观赏藤本花卉和蔓性灌木,也有生机勃勃、自由生长的本土野生藤本,此外,还包括一部分在建园初期种下的木本植物。截至2022年10月,藤本园共收集植物700余种,其中藤本植物有400余种,主要类群包括夹竹桃科、豆科、紫葳科、五味子科、山柑科、番荔枝科、旋花科、葡萄科、葫芦科、素馨属、西番莲属和马兜铃属等,是版纳植物园物种比较丰富的精品专类园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奇花异木园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12亩,主要收集热带各种奇花异木,并用园林园艺的方式向公众进行展示。该园分为观果植物区、草花植物区、花叶植物区、感应植物区、赏茎植物区等,收集奇花异木254种(品种)。其中有老茎生花植物无忧花,观果植物神秘果、木奶果、可可、气球果、乳茄,茎杆膨大的观茎植物酒瓶棕、酒瓶兰、象腿树、佛肚树等,块根、块茎膨大的植物山乌龟,世界花之最的巨花马兜铃,花构件似胡须的老虎须、猫须草,花形奇特艳丽的红花西番莲、金杯花、重瓣纸扇草花植物虾衣花、太阳花等,花叶植物红桑、白缘龙舌兰等,感应植物跳舞草、含羞树、时钟花等,木材最轻的轻木,国家保护植物火树麻等。由于收集的植物奇特,观赏性强,奇花异木园成为游客必到的专类园,对普及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百花园为版纳植物园的第一景,占地面积353亩,共收集保存与展示热带花卉植物645种(品种)。百花园植物布景主要采用孤植、纯林大片种植、同类多品种集中收集、专科专属保存、攀缘及水生花卉植物多种方式展示。并与地形水域巧妙结合,形成不同的赏景空间,创造“天女散花”“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和“花开花落”等景观效果。借助区内大量花卉植物,通过挖掘花卉与人们日常生活、信仰和情感的关联,以及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以花卉植物创作出的传说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对联、字画、牌匾等形式展示于园区内,充分展示花卉植物的科学和文化内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棕榈园是保存棕榈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景观优美、具有热带风光的园区。该园于1976年建立,通过不断的改造、扩建,拥有面积约140亩,共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棕榈科植物约400种。保存有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的琼棕、矮琼棕、董棕、龙棕,还有中国特有种二列瓦理棕。并收集保存原产马来半岛至爪哇一带的棕榈水果——蛇皮果,棕榈四大经济植物之一的桃棕等。从菲律宾引进种植了具有经济开发前景的蓝灰省藤、瘦枝省藤。此外,在棕榈园中还专门开辟了棕榈藤收集区,占地面积30亩,收集藤本类棕榈35种,分属于省藤属、黄藤属、钩叶藤属。引种收集的优质藤类有云南省藤柳杉、多穗白藤柳杉、小省藤、滇南省藤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名人名树园占地面积约54亩,共收集展示340种(含品种)热带植物,该园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国际学者手植的树木为主要特色。这里收集保存有江泽民主席手植的红豆树、李鹏总理手植的铁力木、李瑞环手植的小叶榕、英国爱丁堡菲利普亲王手植的望天树、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分别手植的两棵海南龙血树,以及多位名人在此种植的多种珍贵树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望天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炮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族人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腊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铁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