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3日,二老头从上海自驾去西藏,这次是第4次进藏,途经成都走317国道经马尔康、炉霍、甘孜、德格、昌都、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游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观赏美丽的林芝野生桃花。探秘墨脱后经林芝往山南的米林、朗县、加查、曲松到山南市,经琼结到亚东,直到乃堆拉山口;进珠峰大本营,感受世界第一高峰的旖旎风光;走岗嘎、聂拉木后前往吉隆镇,游览边境小村乃村。走219国道,经萨嘎前往阿里,到普兰、札达、狮泉河前往新疆,经日土、多玛,翻越界山达坂、大红柳滩、三十里营到达叶城,完成穿越新藏线的夙愿。 </p> <p class="ql-block"> 从叶城、和田到民丰,穿越了820公里羌塘无人区又回到西藏改则县,第二次行走阿里北线,往尼玛、班戈、那曲、安多,进入“一错再错”的绝美山水画中,翻越唐古拉山口、雁石坪、沱沱河、五道梁、昆仑山口至格尔木,走完青藏线……</p> <p class="ql-block"> 洞措(洞错湖)咸水湖,面积约80平方公里(数据可能随季节变化),湖面海拔约4400米。周<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羌塘高原核心区,属青藏高原内流湖区,地质构造活动遗迹丰富。周边</span>为高寒草甸,是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可能为迁徙水鸟提供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 尼玛达则措</p><p class="ql-block"> 尼玛县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西部,地处羌塘高原腹地,平均海拔约5000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县之一,气候寒冷干燥,属高原寒带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 尼玛藏语意为“太阳”,据说尼玛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所以取名尼玛。</p><p class="ql-block"> 达则措,又称达克次湖或达格济措,藏语意为“虎顶湖”,位于西藏自治区G317国道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湖面海拔高达4459米,面积约为244.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40米。</p> <p class="ql-block"> 班戈县</p> <p class="ql-block"> 恰规措,位于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北面,317国道旁,湖面海拔4547,面积120平方公里,淡水湖,水深31.7米,湖心透明度达7.2米,是色林措的卫星湖。恰规措看去并不大,但是美丽非凡,站在湖边,见湖水湛蓝,随湖水深浅不一呈五色斑斓,蓝天白云,水天一色,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广袤的羌塘高原上,没有游客,可以让我静静的欣赏,使人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色林措与措愕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色林措 曾名奇林湖 、色林东措,藏语意为“色彩斑斓的湖泊”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西藏最大的咸水湖,位于岗底斯山北麓,申扎、尼玛、班戈、双湖四县的交界处。湖面海拔4530米,湖泊东西长72公里,平均宽22.8公里,其中东部最宽达40公里,湖水面积2391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斓的湖,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措鄂湖(措鄂鸟岛) 亦称“措俄木”,意为“蓝色的湖”。位于那曲地区羌塘南部申扎县驻地以北,色林措南面,海拔4562米,面积244平方公里。截止2014年6月,我国第二大湖泊西藏第一大湖泊色林措(湖面积2391平方公里)的卫星湖,湖水按矿化度分类为微咸的淡水湖,湖内水生植物在各鸟岛周围生长茂盛,鱼类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 班戈至安多途中</p> <p class="ql-block"> 巴木措(班戈措)</p> <p class="ql-block"> 阿里的云</p> <p class="ql-block"> 从安多前往唐古拉山口,一路风雪交加,到唐古拉山脚,长长的大车蜿蜒在山路上,有上千辆之多,因冰雪,大车怕滑车,停在路边或卡在转弯处,堵车了。走走停停,要夜里翻越唐古拉山,在风雪中装防滑链。</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我夜里行车翻越雪山一共有二次,一次是行走新藏线,翻越塞力亚克达坂,第二次是翻越唐古拉山口,行车青藏线。这二次也是自驾西藏最难忘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青藏线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那连绵不绝的大车,尤其是风雪中迎面呼啸而来的大卡车!</p> <p class="ql-block"> 半夜里终于到唐古拉山口了,结冰的路面,大车不敢走,把公路堵死了。小车从山坳的便道上穿行,泥泞的烂路,坑坑洼洼,车队缓慢在颠簸中前行,终于避开堵点,又上到公路上,有一种越狱的感觉,在黑暗中行驶到雁石坪,短暂地休息了一下,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沱沱河,晨曦中看见了藏野驴</p> <p class="ql-block"> 长江第一镇——唐古拉山镇</p> <p class="ql-block"> 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 长江源碑</p> <p class="ql-block"> 长江一号邮局</p> <p class="ql-block">在五道梁的风雪交加中遇到一群藏野驴</p> <p class="ql-block"> 来到昆仑山口</p> <p class="ql-block"> 杰桑·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杰桑·索南达杰(1954年-1994年),出生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曾任治多县委副书记,发起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野牦牛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先驱,为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献出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90年代,藏羚羊因沙图什披肩(需5只藏羚羊绒毛制成一条)遭大规模盗猎,数量从百万锐减至不足2万。索南达杰于1992年成立“治多县西部工委”(野牦牛队前身),率队深入可可西里腹地,打击盗猎、拆除陷阱、追缴皮毛。</p><p class="ql-block"> 1994年1月18日,在押送盗猎分子途中遭袭击,索南达杰孤身奋战,中弹身亡。遗体被发现时仍保持持枪姿势,身边是截获的2000多张藏羚羊皮。他的牺牲震惊全国,推动可可西里保护进程。促使1995年设立“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升格为国家级,并成立管理局。1999年藏羚羊被列入CITES附录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迎迎”以藏羚羊为原型,纪念其贡献。</p><p class="ql-block"> 昆仑山口立有其雕像,刻有“功盖昆仑”碑文。</p><p class="ql-block"> 2018年被党中央授予“改革先锋”奖章。</p> <p class="ql-block"> 索南达杰以生命唤醒公众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促成可可西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2017年)。他的事迹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念,激励全球环保行动。</p><p class="ql-block"> 索南达杰用鲜血捍卫了高原生灵,他的精神永存于可可西里的雪山与藏羚羊群中,是当之无愧的生态英雄!</p><p class="ql-block"> 功盖昆仑!</p><p class="ql-block"> 致敬英雄!</p>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风雪青藏行》</p><p class="ql-block"> 阿里苍茫,北线蜿蜒,直指安多。</p><p class="ql-block"> 恰朔风呼啸,雪锁冰封;铁链缠轮,长龙阻道。</p><p class="ql-block"> 暗夜潜行,危崖斗转,欲破天门叩玉珂。</p><p class="ql-block"> 惊雷处,看唐峰拔地,碾碎星河。</p><p class="ql-block"> 何妨险隘嵯峨,任万里云涛袖底过。</p><p class="ql-block"> 纵昆仑脊耸,五梁横亘;石雁当关,藏野驴闲。</p><p class="ql-block"> 辙印如弓,尘沙似箭,直下格城踏劫波。</p><p class="ql-block"> 回眸处,正云开雾散,霞染西天。 </p><p class="ql-block">《沁园春·风雪青藏行》 为Deepseek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