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兰 如 许</p><p class="ql-block">图:网络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084615</p> 定国湖全景图 网络 <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年味儿”慢慢退出我们的味蕾,孩子们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也开始上学啦。热闹了一个“年歇(谐音)”的日子在忙忙碌碌中不经意间流逝,家里又只剩下我们老两口儿“一日三餐、两人四季”、“夫唱妇随”的过日子了😊。</p><p class="ql-block"> 捶了捶十多天来总是感觉酸痛的老腰,揉了揉一直“负重前行”的双腿;弹了弹仿佛失去记忆的脑壳儿,掐了掐早已失去光泽的脸颊;<span style="font-size:18px;">握了握不再纤细灵巧的双手,</span>捋了捋凌乱不堪的白发,再捏捏看什么东西都模糊不清的双眼,我们老两口儿四目相对、哑口无言😶。突然的清静似乎让我们有点儿无所适从。</p><p class="ql-block"> “明天去定国湖吧”我首先提出建议,我想让定国湖的美景带我们开启清静舒适、惬意自由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早上的七点半左右,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慢慢悠悠弄点吃的东西后就背上行囊,溜溜哒哒的来到了平原路上的平原公交站,这里有直达高铁东站的66路公交车,途经定国湖。</p> <p class="ql-block"> 定国湖,乃我们这座小城(河南新乡)远景规划“一网、七带、八湖、九园”布局中“八湖”之一的一个人工湖。据资料介绍,小城规划中的“八湖”是指北部的凤泉湖、南部的南湖、东环路与京珠高速公路之间的东湖、西部卫源湖、中部牧野湖、合河湖、小店湖,再就是我们今天的打卡地定国湖了。</p><p class="ql-block"> 定国湖,听到这样的名字,就有一种让人踏实、安全的感觉,这样含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定国安邦之意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我在心里暗自揣摩。原来,在定国湖的附近有一个叫定国寺的庙宇,定国湖的名称就来源于这座寺庙,寓意着对安定的向往和对繁荣的憧憬。此外,它紧临高铁东站,连接赵定排与东孟姜女河,在我们这座小城是一个地理上的重要节点,更是小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 据说定国湖原来只是一个很小的水坑,自市政府开启“八湖”规划建设以来,便从2015年12月开始进行施工,到2017年7月竣工蓄水,形成了占地626亩,其中水面面积315亩,绿化用地207亩的定国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 景区开放之后,我们曾多次游玩,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似的匆匆一瞥,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也没有想着要把它形成文字记录下来,此次前来,有点儿想入非非,何不形成一篇小文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在上午的将近十一点才到达定国湖的,因为天气很好又是周六,园区内的人已经不少,但大多是带孩子们来玩的,象我们这样白发苍苍的老人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景区的入口处沿着步行道向东而行的,沿着步道漫步,有一种懒散自由的感觉,可以走走停停,随心所欲。</p><p class="ql-block"> 放眼湖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宁静幽蓝,一池碧波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迷人,细小的波纹在水中荡漾,您仿佛可以听到小小的浪花在轻轻的浅吟低唱,那么柔和、那么婉约、那么明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几只野鸭在靠岸的水面上栖息,调皮的孩子找来枝条,正和它们做着互动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移步湖的东面,我看到了大片草地,因为还处在初春的季节,草坪还是一片金黄,到下月初应该就是绿意盎然了吧!草地上有一块不大的木牌,<span style="font-size:18px;">牌子上写着:“人草同处 和谐共生”的字样,呵呵,太温馨了、太善解人意了。与那些“禁止践踏”的草坪比起来这里更能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span>家长们已经在草坪上搭起了帐篷摆开了“八仙桌”,“八仙桌”上琳琅满目,红的花、绿的果儿应有尽有。女孩子们在蹦蹦跳跳的跳皮筋、踢毽子;男孩子们有你追我赶的,有掷飞碟的,还有放风筝的;家长们则乐得一时清闲,于是人手一机,开始了“环球世界 梦回大唐”的征程。看到如此场景,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好一个“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啊!</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湖的北面了。人造沙滩上孩子们已经玩的不亦乐乎,这里是“小小孩儿”的乐园。“小小孩儿”们好像天生对沙子“情有独钟”,只要看到沙滩,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异常活跃。您看那高高的山峰、小小的城堡🏰;您再看那拦河的堤坝和那七歪八扭的人物造型;这些都出自他们稚嫩的小手,这些都出自他们无邪的心灵。在孩子们眼中,每一粒沙子仿佛都是他们可以对话的朋友,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灵。哪怕浑身上下“泥沙混杂”,他们也玩儿得乐此不疲、天昏地暗。</p> 竹林七贤 网络 <p class="ql-block"> 顺着沙滩向西走,便是文化乐园了。无意中我看到了草地上一块块不大的石头上都雕刻有四字成语,如:竹林七贤、细柳屯兵、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等等。想必这些成语典故都出自这里吗?我急忙来找度娘。</p><p class="ql-block"> 原来“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名士团体,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七人。这个团体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原阳县抑或是今河南的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谓之“竹林七贤”。</p><p class="ql-block"> “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都反对司马朝廷的虚伪。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p><p class="ql-block">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p> <p class="ql-block"> 离刻有“竹林七贤”的石碑不远,我又被刻有“细柳屯兵”的成语所吸引。“细柳屯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细柳屯兵的历史典故是怎么回事儿?它与我们这座小城又有怎样的关联呢?我也只有再到度娘那里探究一番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细柳屯兵的典故发生在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当时匈奴入侵,汉文帝派周亚夫率军驻守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周亚夫治军严肃,军纪严明,细柳营因此闻名。(注:细柳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南的渭河北岸,具体在两寺渡村与吕村之间)</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汉文帝亲自前往细柳营慰劳军队。当汉文帝的先行卫队到达时,被细柳营的卫兵阻挡,卫兵说:“将军有命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汉文帝只得派遣使者手持符节进入军营,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汉文帝的车队进入营地后,也不得驱驰,只能缓慢前行。周亚夫手持兵器,行军礼参见汉文帝,表示自己是戴盔穿甲的军人,不便行跪拜之礼。汉文帝对此大加称赞,认为周亚夫是真正的将军。</p><p class="ql-block"> 细柳劳军的典故不仅展示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军纪严明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世治军严谨的代名词。细柳营因此成为军纪严明的象征。但我找遍了网上所有关于周亚夫的文字,也没有见到他和小城有什么“蛛丝马迹”的关联,很是遗憾😞! </p><p class="ql-block"> 莫非是我粗心大意了吗?</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景区的西半部分,这里有假山和亭台楼阁,还有建筑风格各异的大小桥梁。这些桥梁的形状有拱形的和直形的两种。</p><p class="ql-block"> 定国湖中最高的桥要数霁月桥了,霁月桥是五拱桥,也是景区的视觉景观焦点,而晴好桥和雨奇桥则以其小巧轻盈的设计与霁月桥形成对称相连的三拱桥,尽显湖岛风光;其它的桥梁还有鉴开桥、漱流桥、云影桥、高阳桥和安澜桥。</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桥梁横卧在碧波之上,为定国湖增添了不少美感。它们</span>还通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名称,展现了定国湖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云影桥,沿途可以经过滨水景观区、堤岛风光区、亲水游憩区和疏林草地区等不同区域,这些区域各具特色,能够让你充分感受定国湖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p> 夕阳西下 网络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奔波结束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里我没有看到繁花锦簇,也没有看到杨柳堆烟,因为在这个咋暖还寒的季节,绿意尚未在我们这座小城弥漫;但我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看到了孩童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它还让我重温了历史,让我重新认识了“竹林七贤”,更让我知道了“细柳屯兵”这治军严明的典范,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落日的余晖洒满整个天空,回首望去湖面上水波潋滟金黄一片,这不就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优美画卷吗?“好美,好美啊”!我不由得再次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踏</span>着落日的余晖我们向着自己的“巢穴”徒步缓行,喃喃细语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任晚霞轻抚我们不再挺拔的腰身,</span>任微风吹拂我们满头的银发……</p> 成语石刻 景区一角儿 湖畔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