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腾冲印象一

花落语声

<p class="ql-block">24年8月又到了酷暑难耐的夏季,决定放下所有,和家人一起腾冲避暑,带着88岁的妈妈和姐姐哥哥嫂子去风告诉我的地方—腾冲,24年8月12山东济南遥墙机场</p> <p class="ql-block">腾冲,古称之为"腾越",这个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的边陲之地,距离缅甸极近,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区位优势突出,因此被称为"极边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腾冲文星楼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是腾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文星楼,又称‌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当时的‌腾越厅同知‌黄炳倡修。这座楼采用了“‌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风格,设计独特,充满了历史和文化韵味。文星楼不仅是腾冲文明的象征,而且在科举时代,学子们常在此祈求神灵保举和叩谢神恩。然而,1944年,在腾冲抗日反攻战中,文星楼不幸被毁。幸运的是,2004年文星楼得以恢复重建,成为了腾冲市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文星楼门前马帮雕塑,腾冲马帮是云南省腾冲地区历史上著名的商队,汉唐时期就已存在,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商道之一。这条道路以腾冲为集散中心,向外延伸至南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打开了腾冲通往世界的国际大通道。</p><p class="ql-block">马帮之路促进了腾冲与缅甸的贸易往来,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p> <p class="ql-block">这里每天的下午5点以后就成了市场,虽然摆摊的不多但是方便了周围的居民,和旅居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每天的下午我都会和姐姐来买菜,因为它就在我住的小区门口。</p> <p class="ql-block">8月下旬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城门下闻闻桂花的花香。</p> <p class="ql-block">满街的桂花飘香</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绕东湖漫步一圈。</p> <p class="ql-block">腾冲的空气质量一直很好,东湖的风景更是美得让人窒息。一千多亩的湖中,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水鸟🦩,湖边植被种类繁多,各个季节次第开放,景色上完全就是个小北海湿地,而且还是免费的,绕圈一周,4公里,它也叫欢乐湖</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是云南著名的侨乡。</p><p class="ql-block">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p> <p class="ql-block">叠水瀑布位于腾冲市以西1公里处的叠水河上,是大盈江上游的一部分。它形成于腾冲东北部的打苴河,流经市区时,因河床断裂,河水从30多米的高处跌落,形成了这道壮观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叠水河瀑布群</p> <p class="ql-block">瀑布周围有许多古老的树木和奇特的岩石,与瀑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瀑布下方有一个深潭,潭水清澈碧绿,深不见底。</p> <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是为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p> <p class="ql-block">位于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是为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职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p><p class="ql-block">1944年8月2日,中国远征军开始发起对腾冲的总攻击。但是日军盘踞腾冲两年多在城内修筑了重点堡垒30余座,各街巷堡垒星罗棋布,战壕四通八达,整个腾冲城已成一座庞大而坚固的堡垒。日军依靠防御工事和街道、民房疯狂抵抗。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日军全部被歼。至1944年9月14日上午,城内零星之敌被肃清,腾冲完全收复。由于战斗惨烈,这次战役被历史学家为“焦土抗战”。</p><p class="ql-block">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提出“理应丰碑伟塚,以祭英灵,状形绘声,传之史志”,倡议兴建陵园。工程于1944年冬动工,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落成,全园占地面积3788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80年代,腾冲政府对国殇墓园进行保护性修缮,1984年6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成立“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管理机构;1987年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中宣部命名为“滇西抗战纪念馆”;1995年腾冲国殇墓园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9月14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09年12月国殇墓园被国防办公室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6月,被国家红色旅游办公室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3</p> <p class="ql-block">参加采茶活动,品高岭贡山茶</p> <p class="ql-block">北海湿地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湿地,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湿地,也是世界罕见的浮毯式草排湿地,被称作浮在水面上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绮罗古镇位于腾冲县来凤山南麓,距离县城约4公里。是腾冲三大古镇之一。这个古镇以其风光秀丽、历史悠久和人才辈出而闻名。每天的上午都有集市。</p> <p class="ql-block">倚罗古镇文昌宫,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建,乾隆九年(1744)落成,儒教文庙与道观合二为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开放,仅在大门处拍摄留念。</p> <p class="ql-block">大滚锅温泉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清水乡腾冲热海景区内,大滚锅温泉距离腾冲县城大约20公里,这里因火山活动而形成了众多的汽泉和温泉群,其中大滚锅就是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大滚锅温泉的得名,源于它那个巨大的、终年冒着高温沸水的盆形沸水池。这个池子的直径约有3米到6米不等(不同时间测量可能有所差异),深度约1.5米。池中的水温高达97℃,甚至有的地方能达到102℃。</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温泉水含有丰富的硫化物、重碳酸盐、硅酸盐以及钾、钠、钙、镁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对皮肤有很好的滋养作用,能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因此,大滚锅温泉不仅是一道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是一处具有疗养功效的温泉胜地。</p><p class="ql-block">除了泡温泉,你还可以在大滚锅旁边看到当地人利用地热蒸汽煮食物的场景。比如煮鸡蛋、花生等,这些食物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煮熟,而且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腾冲热海景区除了大滚锅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观。比如珍珠泉、眼镜泉(姊妹泉)、怀胎井、美女泉、鼓鸣泉等,每一处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有名的热海蒸鸡蛋</p> <p class="ql-block">司莫拉佤族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距腾冲市区13公里,距机场5公里。司莫拉,佤语当中的意思为“幸福的地方”。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村落依山而建,内有湿地、森林、竹海、梯田、涌泉,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腾冲江苴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北部,高黎贡山脚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江苴古镇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元明时期,最初由骡马驿站演变而成。在西南丝绸古道上,江苴是一个重要的驿站,商贾云集,市肆繁华。</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期间,江苴古镇成为了腾冲抗日政府的重要办公地点之一。1942年6月5日,当地爱国人士在江苴成立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张问德被任命为县长,开始在文昌宫办公。他组织民众宣传抗日、抢运战略物资、收留远征军伤病员等,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腾冲与外界的联络通道南移,江苴古镇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仍然保留着大量古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古镇内保留着大量古建筑,街道两旁的明清式木楼或木屋民居、古色古香的木格雕花窗等,都显示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1942年日本侵略者入侵腾冲时,当地士绅自发筹备临时县务会议,商讨抗战事宜,并在文昌宫成立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组织抗战。</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期间,江苴古镇成为了腾冲抗日政府的重要办公地点之一。1942年6月5日,当地爱国人士在江苴成立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张问德被任命为县长,开始在文昌宫办公。他组织民众宣传抗日、抢运战略物资、收留远征军伤病员等,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腾冲与外界的联络通道南移,江苴古镇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仍然保留着大量古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保留着大量古建筑,街道两旁的明清式木楼或木屋民居、古色古香的木格雕花窗等,都显示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