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1月18日,龙门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纪念活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成立七十六周年庆典。龙门副县长张新文,龙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委党史研究室、粤赣湘边纵队龙门老战士联谊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来自广州市(含从化、增城、花都)、深圳市、佛山市、惠州市(含龙门、博罗)等地的原东江纵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的老战士与后代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180余人,共同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 这位年迈的老战士,尽管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丝毫未能削减她对部队的热爱与忠诚。她的眼中闪烁着昔日战场上的坚毅与激情。在庆典的现场,她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春热血的年华,她的到来,为庆典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受到了军魂永存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东三支老战士与她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后代们争先恐后地与东三支老战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东一支司令员蓝造儿子蓝小清、东二支司令员钟俊贤儿子钟黎声、东三支政委黄庄平儿子黄惠全,东三支一团某营教导员吕育后代吕英华及东纵后代叶子。</p> <p class="ql-block"> 北二支后代胡刚、东三支政委黄庄平儿子黄惠全、原广东省委书记、东江纵队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政委兼司令员尹林平女儿尹小平、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指挥员周伯明儿子、东二支司令员钟俊贤儿子钟黎声、东一支司令员蓝造儿子蓝小清。</p> <p class="ql-block"> 东三支政委黄庄平儿子黄惠全热情接待嘉宾。</p> <p class="ql-block"> 原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政委郑群之子郑德良(中)</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龙门县的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举行,现场布置庄严肃穆,红色背景营造出一种激情与力量的氛围及浓厚的纪念氛围。随着主持人的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全体参会人员起立齐唱国歌。</p> <p class="ql-block"> 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儿子曾德平首先发言,他说“首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成立76周年,前辈们的信仰坚定不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作为后代,我们要继续传承这种坚定的信仰,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 随后,原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指挥员周伯明儿子周小勇、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政治委员黄庄平之子黄惠全作为代表发言。他们深情地讲述了父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奋斗的故事,分享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他们表示,作为革命先辈的后人,他们深感自豪和荣幸,同时也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和责任。他们呼吁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 历史追溯到1946年,东江纵队北撤的同时,在江北地区留下部分骨干和较好的武器,准备在广东坚持武装斗争。因此,留下杨添、黄柏、丘松学、马达、徐文、霍锡熊、曾光、邓子挺、谢光、张亦生、刘彪、吕育、李忠、叶发、叶方、邵国良、刘友、甘生、汪英(女)、赖观娣(女)、江崇禧、陈潭进、黄维新、罗方、陈庚、郭贵、何坚、卢玉、肖发、罗仔等51余人,由谢鹤筹、欧初同志领导。分散在龙门麻榨鳌溪、增城派潭小径,博罗小金象头山,坚持隐蔽活动。</p><p class="ql-block"> 1946年底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再次在全国打起了内战。华南分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广东1947年全面恢复武装斗争。由于有东江纵队北撤留下的革命种子、战斗骨干为基础,分散深入到革命老区发动群众与敌人斗智斗勇,边战斗,边发展。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到1947年底,江北地区的武装力量发展到1000余人。1948年春,根据江北地区对敌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包括东江河以北的增城、龙门、从化、博罗、佛冈、花县、禺北等地)。奉命成立江北支队,支队长黄柏、支队政委黄庄平、副支队长王达宏、政治部主任陈江天。1949年2月15日,江北支队奉命改编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司令员黄柏、政委黄庄平,副司令员王达宏,政治部主任陈李中。原江北支队政治部主任陈江天调纵队主力三团任政委。东江第三支队经过三年多时间艰苦、残酷的战争考验,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在战斗中发展壮大,歼敌3000余人,部队由51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1949年支队组建六个团,一个先遣总队,上调边纵主力二个独立营。</p> <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的后期,东江第三支队在多次战斗中屡建奇功,其中上坪伏击战尤为著名。1949年3月,国民党军第154师一部及国防部第2厅独立第2团向江北地区发动进攻。面对来势汹汹、装备精良的敌军,东江第三支队决定集结主力,把握机会主动出击。经过精心策划,东江第三支队在上坪设伏,成功歼灭了敌军一个营,俘虏敌营长以下180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及电台等军用物资。上坪伏击战大捷,如同一记重拳,彻底粉碎了敌军对江北地区的进攻,从根本上扭转了江北地区的局势。</p> <p class="ql-block"> 会议最后由龙门县副县长张新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回顾了东江第三支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辉历程,强调这支队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并讲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英雄是最好的引路人。在过去的战争年代,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的战士们为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和责任,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勇于拼搏、勇往直前,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赓续奋斗、勇毅前行,为龙门县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的后人们来说,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纪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通过聆听父辈们的故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事业的伟大和艰巨。一位来自广州的后代表示:“我父亲在抗日时期曾是东江纵队的一员,后成为这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指战员,他经常给我讲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今天站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的热血和激情。我为自己是革命先辈的后人而感到骄傲,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p> <p class="ql-block"> 庆祝活动最后一个程序就是拍照留念。大家感觉喜气洋洋的,大家凑在一起,就像过年时一家人团聚那般欢乐。那笑容比阳光还灿烂,仿佛是把所有的开心事儿都积攒起来,然后在拍照的那一刻全部释放。</p> <p class="ql-block">原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指挥员周伯明的儿子周小勇和江北指挥部政委陈达明儿子陈小渡合影。</p> <p class="ql-block"> 活动持续了大半天,但与会者们依然意犹未尽。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东江第三支队的历史和贡献,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和信心。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1月19日),我们去了龙门县存有一处重要的“红色圣地”。它在大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师部和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司令部都曾设立于此。这就是白芒坑红色革命遗址。</p> <p class="ql-block"> 龙门白芒坑红色展馆,一处承载着光辉历史与革命精神的圣地,静静地矗立在岁月的长河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吸引着无数追寻红色记忆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这展馆,不仅是一座建筑的实体,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记录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人民为了自由、独立和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走进展馆,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感受着革命者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 龙门白芒坑红色展馆不仅仅是一个回顾历史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同时,展馆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儿子曾德平与周伯明儿子周小勇在他们父亲照片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 “快看那是我父亲,那一位不就是你父亲吗?后面那位是你的母亲吗?东三支后代们凝视着那张老战士大合照,眼中闪烁着对先辈们的无限敬仰与感慨。</p> <p class="ql-block"> 总之,龙门白茫坑红色展馆是一座值得每个人去参观、去学习的地方。它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成立七十六周年的隆重庆祝,更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它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烽火东江岁月长,</p><p class="ql-block">东江三支志如钢。</p><p class="ql-block">七十六载风云路,</p><p class="ql-block">铁血丹心映日光。</p><p class="ql-block">北撤留薪传火种,</p><p class="ql-block">江北破阵斩豺狼。</p><p class="ql-block">今朝共忆英雄史,</p><p class="ql-block">红色精神永颂扬。</p> <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黄伟光提供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