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幽门螺杆菌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会引起胃黏膜轻微慢性发炎,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p> <p class="ql-block">幽门螺旋杆菌通过什么传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粪口”传播:因为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已从胃液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从腹泻和胃酸缺乏的病人粪便中培养幽门螺杆菌。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亦是粪—口传播的证据,有报告从南美国家沟渠水中分离幽门螺杆菌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口口”和“胃口”传播:根据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已有报告从唾液、反流呕吐物、牙菌斑中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2.9倍。</p> <p class="ql-block">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幽门螺旋菌会降低胃内的酸度,使原来不能在胃内存活的细菌得以繁殖,破坏胃粘膜,使胃酸腐蚀正常组织,溃疡经久不愈,溃疡长期存在容易穿孔,细胞异生,癌变。</p> <p class="ql-block">幽门螺旋杆菌怎样发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血液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等非侵入性检查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培养、病理检测等侵入性检查。</p><p class="ql-block">一.非侵入性检查</p><p class="ql-block">1.尿素呼气试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患者口服含有标记碳同位素的尿素胶囊,通常是碳13或碳14同位素,等待20分钟左右,可以通过呼气样本中的碳含量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方法准确、特异、快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p><p class="ql-block">2.血液抗体检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血液抗体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有感染,如果存在抗体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不一定代表当前存在感染。</p><p class="ql-block">3.粪便抗原检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粪便抗原检测是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的抗原,这种方法虽然不如呼气试验敏感和特异,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无法接受呼气试验时,可以作为备选方案。</p><p class="ql-block">二.侵入性检查</p><p class="ql-block">1.快速尿素酶试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胃镜下取样,将样本与尿素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产生尿素酶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p><p class="ql-block">2.幽门螺杆菌培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内镜下取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培养,能够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p><p class="ql-block">3.病理检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胃镜检查钳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存在,能够直观、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目前,临床最常应用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碳13或碳14同位素检测,也是最简单便捷,无损伤性的检测手段。</span></p> <p class="ql-block">幽门螺旋杆菌怎样治疗</p><p class="ql-block">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胃部所发现的唯一一种致病微生物,因为胃部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的酸度是很强的,一般的细菌难以存活,但是幽门螺旋杆菌是个例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容易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可以说危害性是非常大的。那么幽门螺旋杆菌如何治疗?</p><p class="ql-block"> 目前来说,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药物四联疗法,也就是同时应用抑制胃酸的药物、铋剂以及两种抗生来治疗。抑制胃酸的药物,一般选用的就是奥美拉唑或者是雷贝拉唑,也可应用艾斯奥美拉唑;铋剂通常都是选用枸橼酸铋钾;抗生素类药物的选择性比较多一些,比如说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等。这种治疗方法是有疗程的,疗程结束之后要停药一段时间,然后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测,以便了解治疗情况。</p> <p class="ql-block">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患者来说,日常的饮食卫生是必须要注意的,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过期的食物和被污染的食物千万不能再吃,否则的话会有大量的细菌进入肠胃当中,从而加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果说出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患者除了要积极的治疗以及合理饮食之外,还需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和身体免疫力,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提高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有效预防病情加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