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十一年前(1964年)富平庄里立诚中学高六四级乙班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冬天,万龙窝被皑皑的白雪覆盖着,白雪之上偶尔露出蔫黄的枯草。万龙窝是庄里镇谷张村北的一座大山,远看山脉起伏,沟壑纵横,形如万条小龙盘踞在整座山上,半山腰上有唐代修建的依山寺,站在依山寺院的一角俯瞰庄里,也许你会渴望严冬早早过去,让庄里小镇被生机勃勃的鲜花装点一新。 </p><p class="ql-block"> 呵,岁月逝如流水,不舍昼夜。我和我当年中学的同学如今都是耄耋之年的老者了,返老回春是不可能了。可是让时空穿越,通过漫漫的回忆重返六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聆听人生发韧的脚步,俊赏斗奇争艳的鲜花,似可让万龙窝的白雪瞬间消融,让春花春草重生重放,点缀美丽的庄里镇。庄里镇的正街一侧,立诚中学静静地蹲居在那里。你可别小瞧了这所学校,她是 1920 年由爱国将领胡景翼创办,胡景翼是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1920 年 7 月,他利用靖国军和反动军阀陕督陈树蕃在军事上暂时休战的时机创办了立诚中学。1921 年初具规模,胡景翼亲自主持召开开学典礼,并题写 “阐发最新的学说,陶冶理想的人格,创造健全的社会” 作为办学宗旨。在那个教育并不发达的旧中国,这所学校为国家培育出了不少出色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哪个大人物在这里上过学吗。呵呵,说起来如雷贯耳,就是当今国家最高领导习主席的老父亲习仲勋。1926 年初,13 岁的习仲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立诚中学高小部,从这里起步,这个老一代的革命家踏上了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程,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同学是1961年年中考入立诚高中的。我的这些同学都来自富平县乡村。当我们踏入这所学校时就感觉进入了天堂一样的境界。迎面矗立的是一座古香古色的藏书楼,楼是二层的,斗拱飞檐,气势凛凛,宛如绍兴的烟雨楼或如成都的望江楼。绕过藏书楼是一排整齐的教室,再往里走,映入视线的是一座木板的二层楼,更觉新颖的是木板楼的两侧是如同炮楼一样的三层小洋楼,这种小洋楼在当年是极其罕见的建筑。楼前的校园里种满了丁香、芍药、牡丹等各种花卉,且以垂丝海棠、响阳、小叶椴、九龙松等观赏树木点缀其间。小楼的后面是开阔的操场。这样的环境真的让我们重开眼界。以往在农村,我们看惯了农田,麦谷,桑槐,还有耕牛,驴骡。这些精犷的世界夺走了心灵的宁静,淹没了知识的线索,心之向往唯有接过父兄手里的犁耧,一代一代地面朝黄土,永无休止地融入农桑。进入立诚中学,这样的环境改变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思维,从此在老师的指引下,知识的细流汩汩而来,从此我们走向不同于父兄的另一种人生。</p><p class="ql-block"> 我进入立诚中学后,被编入高六四乙班。全班共48名同学,这些从未谋面的陌生面孔,很快就变得热络起来,我们面相各异,性格不同,举手投足,各有特点,但在其后的日子里,我们相帮相助,情同手足。我们之间的交往编织了一篇篇动人的故事,赋就了一首首真情的诗歌。高六四乙班的班长张民权,一眼望去,五大三粗,可脑瓜子真好使,数理化难题在他的笔下简直是小菜一碟,放下课本,在蓝球场上那可是一员猛将。有一次,他脱了鞋赤脚进场打球,我问他,你不穿鞋不怕磨破了脚,他说,球场上跑来跑去太费鞋,妈妈做双新鞋不容易,要尽量省着穿。听他这样说我非常感动,多么朴实的一个同学啊。有个同学叫石栓牢,因为个头低又好动,班主任让他移到前排和一个女生同桌,他磨磨矶矶一脸的不乐意,我问他干嘛不高兴,他说和女生同桌手脚不自由,不好玩。哈哈,这明摆着还没有脱掉稚气。还有个同学赵炳杰,这是俄语老师最头疼的主儿,在老师的反复示范下,全班同学都能流利地正确发出卷舌音,可就是他怎么也学不会,走出教室,走在路上,总能听到他“嘞嘞”地学发音,真是逗死人了。班上还有一个“老夫子”式的人物,大家称他“李白”。其实他的性格并没有李白那样狂放,相反却透出十足的儒雅,他酷爱古诗文,背诵古人的名诗名篇,总是摇头晃脑地显出十足的节奏感。“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当然他并没有胡须,只是苦吟的精神显然已见。他就是全班鼎鼎大名的李白旭,其实“李白”的绰号并不标配,倒是一个活脱脱的现代版“贾岛”。</p><p class="ql-block"> 高六四乙班不但学习风气浓,而且不乏课外兴趣爱好者。还记得藏书楼前定期出刊的板报“浪花”吗?这个板报俨然是一个移动的期刊,每月两期定时展示,班上的画手和写手们同心协力,制作报头,精心排版。画呈五颜六色,文有散文诗歌。每期出展都引得全校同学围观欣赏,也赢得老师们由衷首肯。有老师们的热诚鼓励,有同学们乐此不疲的努力,“浪花”奔涌如潮,花朵也常开不败,为学校平添了不少生气。</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老师,他们真是太敬业了。班主任董老师是教化学的。他总是循循善诱地开导他的学生,好像这个人生来就没有脾气一样。我的同学有了心思都一无顾忌地向他倾诉,多么亲和的一个人。那个语文老师姓傅,他的两个眼镜片就像厚厚的两个玻璃瓶盖。他读课文的时候书本紧贴着眼睛,可他一个字也没有读错。用半江浙半普通话口音讲解课文,听来深入浅出,给人的印象很深。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头儿。</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转眼一个甲子。因一生倥偬,我和班上的老同学失去联络。当年的高中同学毕业照都被我不知雪藏在哪里了。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和老同学党英杰电话联系上了,他拉我加入了班上的微信群,我的同学闻讯声声呼唤,句句贴心。听到这样久别重逢的问讯,真如伯牙“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琴声,正在此时,我的老同学杜子琪给我发来一张当年全班同学的毕业照。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张照片,端详着这一张张稚气十足的面庞,犹如万龙窝的白雪瞬间消融成水,一朵朵璀灿的春花漫山怒放,我们抚平了渐渐老去的年轮,仿佛又回到六十年前立诚中学的校园。</p><p class="ql-block"> 啊,让我们旧梦重圆! </p><p class="ql-block"> 作者202502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