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互鉴,思行致远——浮东教研共同体名师交流研讨会参会心得

浮梁县浮东学区教研共同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如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我们有幸参与了浮东教研共同体名师交流研讨会。这一场汇聚了众多教育精英的盛会,不仅是知识与经验的交流盛宴,更是一场共学共进的成长旅程。在活动中,我们用心聆听、深入思考,收获满满,也对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与认知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2月9日至10日,虽春寒料峭,但阳光明媚。分管教研的领导及省市县教育专家、浮东学区教研共同体名师团队成员、各学科骨干教师一行30多人相约来到美丽的柚海研学基地,举行了“高品质教研: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浮梁县小学浮东学区教研共同体2025年名师研讨会活动。</p> 鹅湖中心小学 陈璐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研启新思,笃行向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2025年2月9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浮梁县浮东教研共同体名师交流研讨会活动。参加此次教师教研活动,我如同置身知识的盛宴,浮梁一小各个名师工作室的成果展示与孙锦明教授提出的“感思言行果”教育理念,为我开启了教学新视野,带来了深刻感悟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汇报交流环节,各名师工作室分享的内容精彩纷呈。有的工作室深耕课程改革,展示了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与时代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项目,到紧跟前沿知识的拓展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多元知识的碰撞中激发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这让我意识到,不能局限于传统教材,而要大胆创新,挖掘身边资源,为学生打造更具活力与吸引力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有的工作室聚焦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开展教学研讨、公开课观摩、课题研究等活动,为成员搭建成长平台。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不断打磨中提升教学技能与教育科研能力。看到他们在团队协作下取得的显著进步,我深感自身成长不能孤立进行,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融入团队,借助集体智慧突破自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还有的工作室在教学方法创新上成果显著,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智能教学软件等,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互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这使我明白,在信息化时代,要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合理运用工具,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专家的指导则如醍醐灌顶,为我指明方向。孙教授针对各工作室的汇报进行点评,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针对课程开发,孙教授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确保课程实用且有趣。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他鼓励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智慧。谈及教学方法创新,专家提醒要把握好技术应用的度,避免过度依赖,确保技术服务于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不断发展的事业,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持续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教学实践,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与同事的合作交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成长与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p> 朱锦小学 金晨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浮梁县浮东学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荣幸参加浮梁县浮东学区教学研讨会,这是一次充满启发与收获的学习之旅,让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讨会上,专家和优秀骨干教师们分享的观点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教学中的困惑之处。其中,对于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提升教学质量的探讨让我印象深刻。以往,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虽也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却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缺乏精准把握。这次研讨会让我明白,教学目标应是多元且具体的,要紧密围绕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教师也可以参加名师工作室,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快的让自己进入一个合格的、有能力的、懂方法的教师。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字词、阅读理解等基础知识,更要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剖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讨会上关于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现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这些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实践和合作中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我看到了一些学校展示的项目式学习案例,学生们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自主探究、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大胆尝试这些新方法,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研讨会上优秀教师前辈们关于教学评价的交流也让我深受启发。教学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进步。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作业完成的质量等,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浮东学区教学研讨会,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学习、勇于实践,浮东学区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p> 浮梁一小 李亦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加浮梁县浮东教研共同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名师交流研讨会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5 年 2 月 9 日至 10 日,我有幸参与了浮梁县浮东教研共同体名师交流研讨会活动,这是一场教育理念与实践碰撞的盛会,让我收获颇丰,也引发了我对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浮梁一小各个名师工作室的成果展示让我眼前一亮。这些工作室犹如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汇聚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智慧与心血。从创新的教学方法到丰富的课程设计,从独特的教学模式到卓越的教学成果,每一个展示都彰显着教育的无限可能。他们通过团队合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教学难题,为学生们带来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应是孤立的个体,而应积极融入团队,共同探索教育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孙锦明教授提出的 “感思言行果” 教育理念,更是为我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教学视野之门。“感” 即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思” 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言”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行” 强调实践行动,“果” 则关注最终的学习成果。这一理念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闭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可能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次学习,我意识到,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思考、表达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参加此次教研活动,我深刻体会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借鉴名师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同事的合作交流,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我也会将 “感思言行果” 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次浮梁县浮东教研共同体名师交流研讨会活动,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它让我汲取了新的知识和理念,也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一定能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p> 浮梁县庄湾学校 胡新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名师交流研讨会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加“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名师交流研讨会,对我而言是一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度洗礼,在交流互动中,我对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讨交流中,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更加深刻。它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教育追求。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方位培育。比如,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更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并找到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流中,同行们分享的众多教学案例让我深受启发。其中一位老师分享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案例,通过将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融入一个主题的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多学科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这让我认识到,打破学科界限,开展综合性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研讨会上关于教师角色转变的讨论也让我印象深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陪伴者。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交流中,我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意识到有时过度主导课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未来,我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研讨会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我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品质,助力学生全面成长。</p> 瑶里学校 汪丽莉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聚焦核心素养,重构课堂生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5年2月9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浮梁县浮东教研共同体名师交流讨论会活动,这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浮东教研共同体七个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周桂梅教研员的经验分享,孙锦明教授的理论指引,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教育图景。这些智慧的碰撞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一门需要倾注智慧与情怀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汇报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变革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模式。这场变革不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良,而是直指教育的本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这场变革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意识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重构课堂生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浮东教研共同体七个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周桂梅教研员的经验分享,孙锦明教授的理论指引,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教育图景。这些智慧的碰撞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一门需要倾注智慧与情怀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统的课堂生态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固定的框架内,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难以得到发展。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要求我们将学生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的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重构课堂生态,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让我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场教育变革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坚定方向,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开创教育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浮东教研共同体名师交流研讨会,是结束,更是全新的起点。在这里,我们共学互鉴,汲取成长的养分;在未来,我们将带着研讨的收获,于教育征程上思行致远。把交流所得化作教学实践的点滴改变,为学生的成长铺就更坚实的道路,期待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绽放出更绚烂的花朵,续写教育发展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