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笔墨间的寓意与艺术的多维映射——评周德尧先生国画小品《财柿盈福图》</b></p> <p class="ql-block">在周德尧先生新创作的国画小品《财柿盈福图》中,白菜、柿子与蝈蝈的组合,看似寻常,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与艺术巧思。</p> <p class="ql-block">从寓意层面来看,白菜谐音“百财”,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财富的象征,寓意着财运亨通、百业生财 ,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富足生活的祈愿。柿子,谐音“事事”,常与“如意”等意象搭配,在这幅小品中,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象征着生活顺遂、心愿达成。而蝈蝈,因其多子的生物特性,被赋予了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是家族繁衍、子孙昌盛的美好寄托。这三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与美好祈愿的画面,它们不仅是自然物象的呈现,更是民俗文化与精神追求的具象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从艺术与美学角度分析,周德尧先生运用工笔罩染技法,将这幅小品绘制得极为逼真,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趋近油画的写实质感,堪称中西合璧的大胆探索。在传统国画中,工笔画注重线条的勾勒与色彩的渲染,追求一种细腻、含蓄的美感。而先生在此基础上,融入西方油画对于光影、质感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物象的立体感与真实感跃然纸上。白菜的鲜嫩、柿子的饱满、蝈蝈的灵动,皆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审美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美的享受。这种突破传统的创新,打破了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拓宽了国画的审美边界,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从艺术与社会学的联系而言,艺术作品往往是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映射。周德尧先生自幼热爱绘画,尽管家境贫寒仍坚持追求艺术梦想,1978年考取山东艺校成为其艺术生涯转折点,此后在多领域艺术探索,最终形成独特风格。他的经历反映出社会环境对艺术家成长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教育资源的丰富,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同时,他作品中所蕴含的吉祥寓意,也反映出大众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也渴望精神层面的慰藉与满足,这幅国画小品正是通过艺术的形式,传递出这种普世的情感与价值观,成为连接艺术家与社会大众情感的桥梁 ,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周德尧先生的这幅国画小品,以精妙的寓意、创新的艺术表达以及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展现出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魅力,为我们在艺术欣赏与文化研究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