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颂

王小平(梨园居客)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南果梨颂</i></b></p><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浩渺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宛如熠熠星辰,穿透岁月的雾霭,散发出独属于自己的迷人光芒。南果梨,便是这样一种闪耀着独特魅力的果实,它宛如一部鲜活的史书,承载着悠悠岁月的记忆,静静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南果梨,这无疑是大自然慷慨无比的馈赠。追溯其源头,它诞生于自然杂交的实生苗木。在植物的广袤天地里,它隶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目,梨属。悠悠千万年,它在漫长的生长周期里,默默接受着时光的精雕细琢。恰似一位在岁月洪流中历经沉淀的佳人,逐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植物性状。1958 年,中国果树专家的脚步踏入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石门沟北山坡。在那里,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株南果梨老树。这株老树意义非凡,被认证为 “原始树”,人们满怀敬意与亲切,称它为 “南果梨祖树”。它好似一位坚毅的历史见证者,在岁月的狂风骤雨中,数次顽强重生,执着地留下了宝贵的遗传标本,成为古老南果梨当之无愧的 “活化石”。从它的身躯上繁衍出的数万株新苗,仿佛是希望的火种,被播撒至四面八方,就此开启了南果梨波澜壮阔的传奇旅程。</p><p class="ql-block">如今,南果梨的赫赫美名早已传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在辽宁的鞍山、辽阳、锦州、葫芦岛、阜新、朝阳、沈阳、铁岭等诸多地区,都能看到它那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身姿。不仅如此,它的足迹还延伸至河北、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全国南果梨的栽培面积如今已达 102 万亩,其中辽宁省独占 75 万亩,产量更是高达 75 万吨。而鞍山市,作为南果梨最为重要的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 42 万亩,年产量 43.5 万吨,年总产值达到令人惊叹的 20 亿元。“鞍山南果梨” 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各类农产品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它曾荣获全国农产品金奖等诸多殊荣,1998 年,农业部将鞍山南果梨产区确定为 “优质南果梨生产基地”;2005 年,它被批准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 年,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2014 年,被评选为 “中国美丽田园”;2017 年,入选首届 “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 年,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当选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1 年,被国家七部委评选为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2 年,辽宁发布 “鞍山南果梨品牌价值” 达 58.11 亿元。这一连串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南果梨产业蓬勃发展的高度认可,也是它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有力见证。</p><p class="ql-block">鞍山南果梨,拥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从元代的《辽阳图志》,到明代的《辽东志》《全辽志》,再到清代的《盛京通志》,以及清末民初的《奉天通志》,都有关于它的详尽记载。一句 “果有乐游之梨,出香梨,平顶香,以时入贡;梨花,千山最胜,每春望之,亦如香雪海”,寥寥数语,便生动勾勒出南果梨的珍贵稀有,以及千山梨花那如梦似幻、美如香雪海的绝美盛景。在清代,描绘千山梨花的诗篇更是五彩斑斓、精彩纷呈。杜光尧在《千山梨花》中写道:“梨花千万树,别样著精神。自有山灵助,都含云气新。香风飘十里,白雪压三春。未许轻攀折,回头怅望频。” 在诗人的笔下,那漫山遍野的梨花仿佛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充满了蓬勃的精神。微风拂过,香风四溢,洁白如雪的花朵层层叠叠,仿佛要将整个春天都压满。现代诗人王小平在《七律・梨花问》中深情写道:“梨花问我何时开,我笑梨花待春来。春风拂面花自舞,独见君颜心花开。梨花随风轻飘去,我与春光共徘徊。东天彩虹映美景,秋雨滋润梨满摘。” 这一问一答之间,满是对梨花的深情眷恋,以及对南果梨成熟时丰收景象的殷切期待。</p><p class="ql-block">梨园居客常年居于梨园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的词句。在《鹧鸪天・梨花醉》中,“玉骨冰肌缀翠微,琼苞含露醉春晖。风裁素袂盈盈舞,月浣清姿淡淡垂。云缱绻,雪霏微,暗香疏影叩心扉”,将梨花的柔美与娇艳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在《钗头凤・梨花醉》里,“梨花醉,人间菲,一园梨花春赢柳。东风念,香盈袖。几枝飘雪,韵撩心酒。有、有、有。情如旧,思盈峟,梦魂常绕梨园岫。时光骤,朱颜瘦。往昔欢语,心上依旧。守、守、守”,借梨花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坚守。还有《菩萨蛮・梨花秀》,“城南梨园花已开,秀色纷芳惹人爱。风抚玉肌白,蕊香侵客怀。枝枝凝素彩,朵朵呈娇态。蝶舞醉其间,相思处处在。游人过往皆倾慕,徘徊久立情难负。日暮意迟迟,月升犹未辞。花开花又落,岁岁情如昨。旧忆绕心头,怅然添几愁。芳魂一缕归何处?烟雨江南化蝶飞”,从梨花盛开的美景,到游人的沉醉,再到岁月流逝的感慨,无不饱含着对梨园的深厚情感。在《梨园有感》中,“前年梨花此园中,秀人梨园欢笑语。笑声已无往昔语,梨花依旧笑歌声”,往昔的欢声笑语与如今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唯有梨花依旧,仿佛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天净沙 梨园雪》里,“风急鹅雪飘下,炊烟老屋谁家,雪落枝头花嫁。雉鸡急下,一行雪印归家”,则为我们描绘出一幅雪落梨园的静谧绝美画面,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