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夜晚,和宝子们漫步在历史文化公园,灯火辉煌的景象让我目不暇接。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那个巨大的龙首造型,在灯光的映照下,仿佛真的有条巨龙盘踞于此。周围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2025邢台古城首届新春灯会”,在此举办,随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 沿着护城河边慢慢游览,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静静地站在桥上,看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心中满是宁静与喜悦。记忆里,这儿里最早是叫人民公园,我们也叫动物园 ,东南角是一个游乐场,孩子们的最爱,其余的地方大多数以动物为主,记得有猴子,孔雀,狗熊,老虎,豺,狼……</p> <p class="ql-block">财神到……</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中心上挂着一排黄色的传统中式灯笼,上方的横幅写着“琉光亭”。灯笼的光芒洒在地上,勾勒出一片温暖的光晕。穿梭在灯笼之间,感受着浓厚的新年氛围。周围的人们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低声交谈,大家都在享受着这难得的节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一片是天一城的花灯区。</p> <p class="ql-block"> 走进灯会现场,那个巨大的金鱼灯笼,矗立在中央,周围点缀着各种各样的花灯。</p> <p class="ql-block"> 灯会的一边,一幅以中国新年为主题的灯笼艺术装置。“福”字被醒目地放在中心位置,周围点缀着红色祥云图案。红红的福字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每一个“福”字都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福到啦。</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一个壮观的龙造型花灯吸引了我的目光。龙头威武霸气,身体弯曲盘绕着山石云雾。这龙灯仿佛要冲破云霄,站在一旁,慢慢欣赏,这龙灯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元宵节,那时候的居委会都叫大队,元宵节之前,家家户户都会纯手工制作花灯,然后,正月十三统一挂在村子里东西大街上,灯展,最后评奖。我家门口挂的是一对走马灯,到现在我都记得,里面的图案是孙悟空打白骨精。听老爸说是爷爷托人从苏州捎来的……</p> <p class="ql-block"> 这可爱的雪人。围着一条色彩斑斓的围巾,两只手迎接着每一位游人,看它还在咧着嘴,仿佛说,快来看我,快来看我。雪人的出现为这元宵之夜增添了一份童趣,也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提着折叠的纸灯笼(长大一些,知道那叫风琴灯笼),街上游玩儿的快乐时光。那会儿的纸灯笼🏮好像是一毛多一个,多给1分钱,会带一支红色的小蜡烛。我们几个提着灯笼的小孩子会走街串巷,一堆小孩跟着,现在想来,当时也是有一种炫耀的心情吧。有的小孩蜡烛没固定好,不一会儿就着了,然后就哭着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边看花灯,边同二宝讲,十五看花灯,十六就会领着他几个舅几个姨,步行去一个叫葛家庄的村子看放烟花。那个村子有点邪性,每年正月十六必须放烟花,不放烟花,后边的一年之中,不定那家就会着火。也别说凑巧还是迷信。那会儿的烟花,大部分都是村里的能工巧匠制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猴子捅马蜂窝,和炮打台湾城这两组烟花。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早早赶到这个村子占地方……田地里,房顶上,大街上都是人,水泄不通。那会儿觉得烟花是节日最亮丽的风景。当烟花冲向夜空,孩子们总是兴奋地跳起来,欢呼起来,眼睛紧紧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那时候,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一场烟花就能让人们开心好久。</p> <p class="ql-block"> 写在结尾,今年河北的政策还是不让放烟花,重点地方,各个小区都有值班人员,好几个友友开车跑到河北山东交界处,买了🎆,放完再回来……好嗨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