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西藏自驾国道沿线风光(三)巴塘县—芒康县—左贡县—八宿县(G318)

道法自然

<p class="ql-block">一、巴塘县</p> <p class="ql-block">  巴塘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东岸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的河谷地带。</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又名绳水、淹水、泸水。川藏界河。金沙江的发源地(即长江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定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2008年调查建议当曲的上源且曲为正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的无名山地东北处,行政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p> <p class="ql-block">  当曲与源于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汇合后,称通天河。长江干流流经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玉树县,于玉树州直门达(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巴塘河汇入口)以下,始称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  金沙江穿行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之间,其间有最大支流雅砻江汇入,至四川宜宾纳岷江始名长江。从青海省的河源至宜宾市干流河长3481千米(一说3364公里)。</p> <p class="ql-block">川藏交界地标——G318上的金沙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  昌都金沙江大桥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竹巴龙乡与四川甘孜州巴塘县竹巴龙乡交界的金沙江上。它是连接四川与西藏的重要通道,也是国道 318 线上进出川藏的关键节点。</p> <p class="ql-block">  该桥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对于川藏地区的人员往来、物资运输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桥上悬挂有西藏和四川的界牌,跨过此桥便正式进入西藏自治区。其周边景色壮丽,桥下金沙江水奔腾汹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也成为了众多游客进藏旅途中的 “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二、芒康县——G318进藏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  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昌都市的最东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东与四川省巴塘县,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西与左贡县接壤,北与贡觉县、察雅县相接。</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G318和G214的一个交汇点,从这里开始两条国道合并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个公安检查站,检查和登录入境人员的身份信息。因每个人都必须下车的,所以这里也成为了一个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宗拉山垭口(海拔4150米)</p> <p class="ql-block">  作为进入西藏的首座高山,其沿途风光不错。山色青翠,幽林蔽日,云雾缭绕,美景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拉乌山垭口(海拔4376米)</p> <p class="ql-block">  拉乌山垭口,海拔4376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是川藏公路318国道芒康县境内的一个平缓的山口。</p> <p class="ql-block">三、左贡县</p> <p class="ql-block">  左贡县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下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昌都市东南部。东与芒康县接壤,南与林芝市察隅县相连,西与八宿县毗邻,北与察雅县隔江相望。属藏东南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p> <p class="ql-block">怒江</p> <p class="ql-block">  怒江(Nujiang River)[9],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藏文:རྒྱལ་མོ་རྔུལ་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p> <p class="ql-block">  怒江流域在西藏境内基本为牧区,畜牧业比较发达;进云南境为农牧混合区,耕地多分布于河谷地带;在云南境内气候湿润,以农业为主,物产丰富,盛产水稻、棉花、甘蔗和果类,是粮产区和经济作物区。</p> <p class="ql-block">田妥村</p> <p class="ql-block">  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中部,高山峡谷地貌,玉曲河穿过境内。</p> <p class="ql-block">  一座不起眼的小村落至所以引起自驾者的关注,是因为这里在建一条G318提速公路——“川藏公路G318线提质改造工程田妥村至根要村段”。通车后,从左贡县到八宿县就有可走隧道,不必翻越业拉山口和怒江72拐,将大大的缩短行驶时间和减少风险。</p> <p class="ql-block">G318左贡县沿线</p> <p class="ql-block">  国道沿线的青稞已经收割完毕,只留下秸秆扎成束,犹如小孩般地杵立在旷野里。</p> <p class="ql-block">四、八宿县(邦达站)</p> <p class="ql-block">  邦达镇,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地处八宿县东北部,东与左贡县美玉乡接壤,南与林卡乡相邻,西与卡瓦白庆乡毗邻,北与集中乡相连。</p> <p class="ql-block">  邦达镇是川藏南线上的一个分叉点,往上,G214直通昌都市,与G317交汇;往西,G318将翻越怒江72拐到达八宿县城。</p> <p class="ql-block">  八宿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东南部,地处怒江上游,县城所在地白马镇海拔3260米。东邻左贡县、察雅县,南与察隅县接壤,西靠洛隆县、林芝市波密县,北连昌都市卡若区、类乌齐县。八宿县以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为主。日照充足,干季、雨季分明。</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垭口(海拔4658米)</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门票10元,这里可以最大视角地拍下下山的弯道(怒江72拐)。</p> <p class="ql-block">怒江72拐(G318川藏南线上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  “怒江72拐”:是指川藏线上垭口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川藏南线即川藏公路南线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间,16公里),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中途经过怒江,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130多个弯。</p> <p class="ql-block">  “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8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p> <p class="ql-block">高德地图上怒江72拐的一部分山路</p> <p class="ql-block">  在不久的将来,当业拉山隧道打通、G318田妥村至八宿县的提速公路贯通后,业拉山垭口将会关闭,怒江72拐将成为历史,所以想体验一把翻越业拉山垭口和怒江72拐的自驾者们要乘早啊!</p> 怒江72拐 <p class="ql-block">  最佩服的还是骑行者,在近百个回头弯、一千多米落差的山道上骑行,没有极大的勇气、毅力和体能是很难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不是狗狗,是藏民养的狼。</p> <p class="ql-block">堵车</p> <p class="ql-block">  领略了垭口的美景,过了怒江72道拐,下到怒江峡谷不久,就体验了因修建G318提速公路,交替放行而堵车的痛苦过程。</p> <p class="ql-block">  一辆自以为聪明的SUV不守规矩,从排队的车辆外侧超车通过,想插到前面去,结果没能如愿,被对方的来车逼着倒退回来,还不知道退到哪儿是个头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p> <p class="ql-block">  在堵车的无聊中,想起了看电影《南征北战》中的一句台词:“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前进!”。同样的,现在忍受几个小时的堵车,是为了以后可以更快捷地通过这里,忍了!</p> <p class="ql-block">  左贡县城至八宿县城198公里,用时8小时15分。其中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堵车和翻越垭口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