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旗招展,出发忙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下午2点30分,我和老师驱车来到北京门头沟区千军台庄户,亲身体验了流传400余年的传统民俗——千军台庄户幡会。此活动被誉为“京西古幡会”或“京西幡会”。</p><p class="ql-block"> 一、历史背景与申遗辉煌</p><p class="ql-block"> 千军台庄户幡会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最初是门头沟山区古庙会的一部分,源于对碧霞元君娘娘的崇拜,逐渐发展成民间祭祀活动。每年元宵节的正月十五、十六两天,活动围绕娱神祈福展开,期盼来年平安幸福。2014年,幡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2025年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再度盛大举行,吸引了广泛关注,成为民众热切期待的文化盛宴。</p><p class="ql-block"> 二、热烈与欢乐的庆典</p><p class="ql-block"> 阳光洒满大地,千军台庄户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挥舞彩幡,场面既热烈又庄重。幡会启动仪式庄严肃穆,参与者齐心协力构建阵势,仿佛历史在此刻复苏。无论是年长的村民,还是年轻人,大家的热情交汇,共同守护这份文化传承。特别是在幡旗舞动和锣鼓声震天时,场面宛如一幅历史画卷,体现了民俗文化与乡土情怀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三、幕后到前台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村民们对传统民俗的热爱与责任。村民们将彩幡摆放整齐、埋灶做饭、精心布置每一环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早做好准备工作。</span>年长村民带着年轻人将祈福文字贴在幡杆上,仿佛将祝福献给天地;文化传承人则指导孩子们熟悉鼓点与古乐旋律;年长村民教年轻一代舞动旗帜。年轻人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瞬间,并与远方亲朋分享。每个细节都蕴含着情感与责任,每一位村民都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p><p class="ql-block"> 四、文化的传递与升华</p><p class="ql-block"> 起会仪式是幡会的高潮,也是最庄重的环节。仪式由主持人开场,副会长致辞,幡旗调面,象征祭祀正式启动。会首上香,跪拜三叩首,祈愿平安福祉。接着,乐班奏响并演唱敬神曲,阵阵鼓乐中,礼仪更加庄严肃穆。会长宣布起会,号角响起,活动正式开始,敬畏与传承的气息弥漫在现场。</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鼓”和“吉祥班”。古乐演奏的乐曲与鼓点,仿佛穿越时空,直击人心。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年轻的传承人竟然只有6、7岁的小男孩。尽管年纪尚小,他们已经能够熟练演奏,展现出“后生可畏”的文化传承力量,确保这份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得以延续。</p><p class="ql-block"> 五、文化震撼与心灵触动</p><p class="ql-block"> 作为亲历者,我深切感受到千军台庄户幡会的震撼。活动的盛大与庄严,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这里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有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和最朴素的文化表达。</p><p class="ql-block"> 看到村民们继承与发扬祖辈文化,我深深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特别是传统民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持,这份力量不仅源于历史的积淀,更来自每个传承者对家园与文化的热爱与坚守。</p><p class="ql-block"> 演出中使用的笙、管、笛、鼓、镲、锣等唐代古乐器,演奏乐谱、曲目仍保存着春秋战国时的“工尺谱”和明朝传统古幡曲目,至今已不多见。这些古老的乐器和乐曲,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彰显了文化的延续。</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村里在外打工的村民和在城市生活的人们,纷纷赶回家乡,参与这一年一度的京西古幡会。活动的盛况和参与者的热情,真正体现了这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各级政府领导、公安消防、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的辛勤付出和保障,正是他们的支持确保了活动的顺利举行。明年,我们还会再来!</p><p class="ql-block"> 编辑若干照片及视频,记录这份美好与感动,分享给更多人。</p> 天人吉祥圣会旗 五光十色,齐列队 这个院子是庄户村大队部历史悠久的现址 一鸣惊人,震四方 响彻云霄,鸣四海 福寿安康,祝福语 他叫韩宇,是庄户村年轻人的传奇,不仅精通大鼓、举幡,且能轻松驾驭最难最重的幡,速度与技巧兼备,更是幡的匠心制作高手,远近闻名。 开锅做饭,烟火气<br> 近看幡旗 ,远看山 真武上帝幡旗舞 听村里元老级文化传承人韩祥起介绍大鼓队的前世今生 和项目传承带头人的合影 小传承人举的小幡 <p class="ql-block"><br></p> 临出发前的最后一次动员 <p class="ql-block">这个动作叫做跑八锅子蛐蛐</p> 呵护 民俗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来张全家福 出发前的最后一次演练 您累了,我接您 今日传承,明日英才 笙音悠扬,笑意盈盈 忠心赤胆,旗帜鲜明 旌旗飘扬,整装待发 据挚幡村民说这幡重七十多斤 锣鼓喧天,浩浩荡荡 列队出发 姿势优雅,稳如泰山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老当益壮,重在参与 这两位老者是吹大号的传承人,年岁虽高,却依旧音色悠扬,技艺炉火纯青,仿佛岁月赋予了他们与乐器的深厚默契,将这门艺术的精髓代代相传,声声入心。 锣鼓喧天,声势浩大 凝神 神采奕奕,心驰神往 起会仪式现场 眼神 乐幡情怀 大鼓队传承人全家福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暮色中的幡影渐隐,却将文明真谛镌刻心间,非遗如长河,千军台庄户人四百年守护的,是让古老基因在时代血脉中复活的密钥。童谣鼓点承袭祖韵,数字信号裹挟古调,5G电波与明代铜锣在山谷共鸣。 </p><p class="ql-block"> 这传承玄机恰似古幡双面绣——既映《清明上河》烟火,亦跃入虚拟苍穹。当沧桑掌纹与数字指纹共触文明经纬,便见五千年真谛:非固守时光琥珀,而以古法铸新篇,令每粒文化基因都在未来生根。</p><p class="ql-block"> 再次向千军台庄户所有民俗文化传承人致敬,是你们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使得这份古老的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永远值得人们歌颂和铭记。</p> <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