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世间,青山灼灼,绿水悠悠;这世间,月影柔柔,日光熠熠;这世间,春风习习,冬雪飘飘;这世间,烟雨枭枭,长路漫漫。光阴的故事里,总有一些风景让人魂牵梦绕;岁月的流年中,总有一段时光让人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这几天正赶上春节期间淇淅万泉景区免票,于是群内约伴骑行,具体线路是:林州市→南采桑→南景色→西良村→下庄→九曲它→大庄→万泉湖→河东→石门寺→桃科→二龙洞→七泉→小店→油村→林三线→林州市。</p><p class="ql-block">淇淅万泉,听起来不怎么高大尚的名字,就是我心目中的那些风景之一。“华夏淇淅河、中原万泉湖”,虽地处北方太行余脉间,却可与秀美江南的漪丽风光相媲美,既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独特场景,又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宽阔河面。再加上淇河文化、诗经文化和殷商文化的交相辉映,这里已经成为林州市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和4A级风景区。万泉湖从十多年前第一次骑行来过后,已几次参观过,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的感受是:天地无私春不老,山川静待我重来。</p> <p class="ql-block">路过采桑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骑行就是咱骑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有“我骑行,我健康,我快乐”的共同体会。</p> <p class="ql-block">园区的空地上,巨大的风扇静卧着,很快,它们将被安装在风车上,在与风共舞中,产业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p> <p class="ql-block">素有建筑之乡美称的林州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壮举,如今还令人乐道,采桑镇当然也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因包工头多而占据建筑业领先地位。所以,把工匠的鼻祖鲁班大师立在了镇口,建的圆塔也叫鲁班塔。</p> <p class="ql-block">多次路过却第一次进入塔中,里面是鲁班文化展厅,这是红旗渠青年洞的缩景。</p> <p class="ql-block">不同时代的建筑浮雕,彰显了这门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期,林州工匠就开始参与全国性的工程建设,并一代代传承技术、技能。</p> <p class="ql-block">柏塔山下南景色村,这是由5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包括东岗、河沟、井泉、南岗和水南峪。</p> <p class="ql-block">从南岗自然村右转,过梨园村,该村由张姓立于1368年明洪武初年,一直延续至今,村里也仅有一两户外姓。</p> <p class="ql-block">连接东姚镇西北部浅山区的乡道,除西北泉至西良村段是水泥路,其余路段都是沥青面。</p> <p class="ql-block">位于西良村西北方向新立起的风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过下庄村、伯文村右转008乡道,西峪村路口打卡。</p> <p class="ql-block">经过大庄村,回望白云山,右侧的风车在白云山的南边山头,一边是宗教场所,一边是现代科技。</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008乡道左侧的创业渡槽,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与红旗渠一干渠上的桃园渡槽功能一样,上可通车,中间通水。</p> <p class="ql-block">下行到达008乡道与S227通往淇淅万泉景区的三岔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向东通往S227省道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向西通往淇淅万泉景区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河面就是淅河汇入淇河后的淇河主河道。</p> <p class="ql-block">图中左侧水流是淇河,卫河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的方脑岭棋子山,全长129.7公里,集水面积2118平方公里。右侧水流是淅河,淇河支流,发源于陵川县浙水村,全长90公里。</p> <p class="ql-block">景区大门入口矗立的牌坊,南立面为“华夏淇淅河”。</p> <p class="ql-block">东立面为“中原万泉湖”。</p> <p class="ql-block">这是游客中心大楼。</p> <p class="ql-block">景区东门,进入后是主景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北门,进入后是民宿区。</p> <p class="ql-block">“换个地方尝尝风的味道”,这广告词有点新鲜,所谓旅游不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吗。</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道路两侧,建造了许多挺有特色的民宿,大门敞开,可随时参观也可输码入住。</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中一间的正面,内部与城市宾馆里的结构一样,除外观别致外,还有面积很大的露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背面,四周均有玻璃围栏,如果有时间,经济条件又允许,在这儿住上个几天,真是修仙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较大的民宿,有空中院落和空中廊台。</p> <p class="ql-block">这几张照片是前年在景区游玩时拍到的,可以看到有天桥、水上拓展等设施,也正好赶上了滑水冲浪表演。</p> <p class="ql-block">这是横跨两岸的虹玻璃天桥。</p> <p class="ql-block">从河道向上看,绿树成荫的山坡上,星星点点分布着数十个外观大致相同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淇淅万泉,景区核心水域是淅河,淅河水在临淇镇石门寺村附近喷涌而出,因泉眼众多而称万泉湖。</p> <p class="ql-block">万泉湖是淇淅万泉原来的名称,后经一名成功人士接手后,在其下游加以开发形成现在的规模,这是老景区的一个湖边亭一一爱情岛。</p> <p class="ql-block">亭子四周是石制栏杆,栏柱上石刻的十二相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午饭在天仙桥北头的河东村的一户农家,这座桥是村子外连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景区最上游的水面,原来也是游人如织,景区下移后,这里稍微受点影响。</p> <p class="ql-block">饭后开始返程,过天仙桥右转026乡道,出景区的西门进入桂林镇境内,淅河在合涧镇以下潜入地下,在桂林镇河西村附近出水成河。这是连街自然村的一处水电站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现在还是刚立春的时节,不久之后春暖花开时,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致。</p> <p class="ql-block">桂林镇利用这个水电站,计划开发为小桂林景区,或许是宣传力度的原因,没有形成气候。</p> <p class="ql-block">从淅河东岸逆水而上,蓄水与前几年相比,向上游延伸了很多,如今从蓄水坝一直到几公里远的桃科村、雷街村,都已是碧波荡漾的水面。</p> <p class="ql-block">路过丰乐店村,这是就地取材的村名石。</p> <p class="ql-block">从侯家窑左转走漫水桥到达河岸的桃科村,看得到这里要修桥,施工队已经开始准备场料。</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转到河的南岸,主要原因是感觉今天的强度不够,而且时间尚早,所以爬坡去看看桃科村西南的一处天然石洞。</p> <p class="ql-block">强力蹬踏到达半山腰的平台,向西北看是桂林镇所在地,远处最高的山顶是采桑与桂林两镇交界处的乌云山。</p> <p class="ql-block">向东北看是镶嵌在河谷里的绿波,远处的风车是东姚镇白云山附近。</p> <p class="ql-block">骑行的目的是锻炼身体,意义是战胜自己,所以再陡的坡、再远的路,都必须有足够强的毅力和体力。</p> <p class="ql-block">进山门拾级而上,二龙洞的来历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天然的洞穴,应该是山顶的雨水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冲刷而成。</p> <p class="ql-block">顺原路下行左转,沿淅河南岸经七泉村转302省道和林三线北上返回市区,全程80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