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点点乡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05232</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 谈起乡愁,那以是非常久远的事了。实际上,我在老家只待了14年,但是却有很多回忆留在那个懵懂的孩童记忆里。也许是老了,经常想起小时候的玩伴,秀玲,二翠,还有凤儿,大力,来源,小军。想起我们在一起学习,做游戏,也想起我们在一起淘气的零碎片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我们一起去打猪草,走到麦田里,看着渐渐变黄的麦子随风摇荡,好美呀!此时就听男生小军悄悄的说“麦穗烧着吃可香了,我们把几只草框装满,找个僻静的地方......”几个小淘气点头会意。于是两个人放哨,三个人揪麦穗,两个人架火,看着徐徐燃起的火苗,渐渐的一股清香,弥漫在火堆旁。几只小手在燃尽的火堆里寻找着烧焦的麦穗,真的好香,美餐之后随之又是一阵偷偷的窃笑,因为一个个嘴边都长满了小胡子,好像化妆后的小老头。</p>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都叫它田螺,我老家叫它罗蛤,那个时候它是我最爱吃的零食。每每在家里听见街上有“咸罗蛤喽”的叫卖声,我只要喊一声奶奶,奶奶就会从随身的挎兜里拿出一角钱,让我自己去街上买。那时候是5分钱一茶杯,因为我是长客货郎叔叔每次都会多给我几个。买回来后再去树丛里折一个酸枣树的刺当工具,播出罗蛤肉,一个蛤肉进嘴里,一份满意就留在心里,有时候蛤肉播断了,还会把蛤尾咬断吹一下,再从蛤头把剩余的蛤肉吸出来。</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蛤肉好香,其实在那个贫瘠的年代,煮罗蛤时只放点咸盐,但是却难忘那个唇齿留香的老味道。</p> <p class="ql-block"> 这个是菱角,它是北方比较少见的野生植物,每到菱角成熟的季节,人们就会推着笸箩到水里去摘菱角,捞水草。老家的野生菱角很甜,新鲜菱角嚼起来脆生生的,汁水很多。他长得不是很大,但是有两个锋芒的小翅膀,稍不注意就会扎到手指。</p><p class="ql-block"> 每年吃不完的菱角,奶奶就把他们晒干,闲时候奶奶把菱角放在灶膛里烧焦,剥开后焦黄的菱角仁吃着可香了。</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泥土地的庄稼人,生活里一定少不了烧红薯,烧玉米。那时候家里有自留地,到玉米和红薯基本成熟的时候,大伯都会带着我去掰玉米,让奶奶给我烧着吃,每每闻到那股香味,我总是蹲在奶奶身边期待灶膛里的玉米早点熟。</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滚烫的玉米滚出灶膛时,那样子又黑又焦,味道可是香喷喷的太诱人了,我们祖孙俩就这样奶奶一粒我一粒,咀嚼着来自黄土地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 想起小山羊,这个记忆太深了。那时候我家每年都买一只小羊,养大后宰了过年。每当想起那段时光,总觉得那个时候的羊肉好香,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时我家的年味,是炖一锅羊蝎子,再炖一锅羊排,还有一盘盘羊肉馅饺子,爸爸妈妈也忘不了我最爱吃的葱爆羊肉,自然还有羊头羊蹄,羊肚羊肠,简直就可以说是全羊宴了。我永远记得那是村里最奢侈的年味,也是童年记忆里羊肉飘香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味蕾上的乡愁依然记忆犹新,点点思乡情触动了童年的回忆,每件事每个细节都记载了香气缭绕的悠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