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色寨——‍岁月抹不去你的痕迹 ‍留下的正是你的“芳华” ‍

孙立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1887年,蒙自被迫开关通商,贸易逐渐繁盛。1898年,法国攫取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运营权),1901年动工至1910年竣工通车。从越南海防至中国昆明全长854千米,有117个车站(滇段长465千米,63个车站)。总投资1.65亿法郎,共投入3720万个工日。被誉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奇迹,2018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色寨,地处犁耙山的缓坡上,只有十几户人的小山村。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至此,火车站与小山村同名后,赫然耸现,声名远扬。1936年,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营个碧石铁路通车,<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里有2个火车站,米轨与寸轨在此换装,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观。</span>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商贾云集;有云南最早的邮政局、网球场、酒店等设施;最繁忙时有2万多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被称为“东方小巴黎”。2013年,碧色寨火车站(含11处建筑)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是云南铁路工人的摇篮,为中国革命孕育了有生力量。是以红色基因、铁路、商贸、民族等多元文化为灵魂,以百年铁路遗迹、法式建筑和古老民居为载体,以红土高原自然景观为依托的复合型景区,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需求。如果一日游,在您面前呈现的是一幅赏心悦目、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倘若您能放慢脚步,倘徉在公园里,她是一部长篇纪实史诗,不经意间翻开任何一页,您都会获得沁人心扉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色寨因路而兴,因路而衰。在沉寂多年以后,成为《无问西东》、《知音》、《天下一碗》、《玉观音》、《西南联大》、《芳华》等影视剧的拍摄地。随着这些影视剧的热播,名扬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逐年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稳步增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畅游古老神奇的碧色寨,品读滇越铁路历史文化,欣赏中、西方建筑。在物是人非的情感碰撞中,感悟沧桑巨变;在情景交融中,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在游览中受到思想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是一次心灵涤荡和精神洗礼。如今的碧色寨,在9千米的半径范围内,有高速公路、蒙自市区、高铁站和新建的红河机场,交通更加便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碧色寨是一个融合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及旅游目的地。一座车站,一个村庄,古老的铁轨、斑驳的黄墙红瓦、静止的法式挂钟,见证着百年的历史沧桑,尘封着一段又一段的浪漫心酸,传承着多样的边陲文化。碧色寨,岁月抹不去你的痕迹,留下的正是你的“芳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色寨与《芳华》岁月</p><p class="ql-block">2017年,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碧色寨是主要拍摄地。影片反映了上个世纪70年代某部队文工团一群年轻战士,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浪漫与平静,烘托出《芳华》的主题思想,感动了每一位观众,也感动了我,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因为我当兵时和他们同处一个年代,同一时间他们在碧色寨车站奔赴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我和战友们在四平车站登上军列,开赴冰天雪地的北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碧色寨沉寂了多年以后,随着2017年的《芳华》,2018年的《无问西东》等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拍摄上映,让碧色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以红色旅游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慕名而来的网红打卡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碧色寨,今天我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p><p class="ql-block">碧色寨地处滇越铁路的中心地段,这幢由法国人设计的红瓦黄墙、木质百叶窗的法式建筑,是碧色寨火车站站房。有二层,由旋转式木质楼梯连接,有站长室、候车室、三面钟、水塔、厕所等设施。房檐是用钢架支撑,这些锈迹斑斑钢材,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所用的钢材一样,由同一家钢铁厂生产的。当时没有焊接技术,全部都用铆钉铆接起来。建筑物之间四通八达,用石材包门、窗套和墙边,在北边的黄色墙面上镶嵌着“碧色寨”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彰显出典雅的法式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碧色寨车站是唯一的头等站。个碧石铁路开通后,在这里交汇、换装,客货运输量猛增。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80多对列火车经过。在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商贾云集;有3000多搬运工人,昼夜装卸货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被誉为“东方小巴黎”。对于研究中国铁路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1月,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站房被国务院公布力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色寨车站“三面钟”</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站房正面的墙上,都安装了“三面钟”,又称“子母钟”‘。1910年制造,是法国钟表工人的杰作。钟体高2.43米,宽40厘米,厚21厘米;钟座高75厘米,宽40厘米,由木材、玻璃及金属等制成;钟盘上用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标识时间,还有PAUL GARNIER、PARIS等厂家、产地和品牌标识;母钟钟面直径25厘米,面向站房里的工作人员。子钟钟面直径46厘米,其两面朝外,面向站台上的旅客;三面钟是传统的重铊式机械钟,靠涡卷弹簧、卷簧,俗称发条驱动,重铊从顶端降至底端一次的周期是15天,即每15天需要人手动上一次发条,周而复始地转动;三面钟用一组机芯带动,同时运转,确保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看到的时间是一致的,不会有误差。如今,人们来到碧色寨车站,都要在弥足珍贵的“三面钟”前观赏、拍照。“三面钟”也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两条铁路的兴盛、繁华与萧条。2004年,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二级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碧色寨车站主楼门槛下,有一块刻着BM149标记的石台阶,后面还有法国工程师尼弗礼士刻的一个图案。据中国和法国天文台专家考证得出:这是地球上最早的北回归线测量标记点。从这里开始,北回归线穿过了15个国家和地区,在云南省内有双江、墨江、个旧、蒙自、西畴县(市)。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当天的正午时分,站在太阳光下面会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产生“立杆无影”天文现象。2018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把碧色寨命名为“北回归线坐标点,东经E:103°238";北纬N:23°27'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色寨分关员工食堂旧址</p><p class="ql-block">这幢保存完好的建筑,是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员工食堂旧址。红瓦、黄墙、绿门、百叶窗和铜锁、铜拉杆都体现了法式风格,屋顶的瓦片上有烧制时的法文还清晰可见。餐厅与厨房分开,餐厅底部有通风口和排水地沟,木质地板离地面50公分高,可以防水、防霉、防潮,冬暖夏凉,被誉为“空调房”。前后都有花园,环境十分优美,设施完备,厨房前面还有刻着法文标记的百年消防栓。食堂左侧的两栋建筑,是厨房和法国厨师的宿舍。在修建碧色寨这段铁路时,中国工人也在这里用餐。但是,每天吃饭时就会看到:外国人在悠闲地用餐,而中国工人站在外面,等到最后一个外国人离开餐厅,中国厨师才能上中式菜饭,他们才能进去吃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胪士酒店旧址</p><p class="ql-block">这幢中、西合壁的建筑,是110多年前的哥胪士酒店。滇越铁路开工后,法籍希腊人哥胪士兄弟俩远渡重洋来到蒙自。1915年,哥胪士兄弟在碧色寨开起了第一家最豪华的酒店,一共有三层,地下一层是酒窖,地上一层是厨房,二层是餐厅和客房,当时是集住宿、餐饮、酒吧、娱乐等为一体的接待场所。抗战爆发后,哥胪士兄弟到越南海防避难,酒店就此停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年“水鹤”</p><p class="ql-block">110多年前的火车都是蒸汽机车,每辆都有一节煤水车厢,到站后加水、添煤是常态化工作,是蒸汽机车的动力来源。蒸汽机降温、火车减速都要用水,甚至助燃也要用水,把适量的水酒在煤上,燃烧时水分解产生氧气会让炉火烧得更旺。在个碧石铁路沿线有16座水塔和加水用的17个“水鹤”。是一根呈“ r ”形的水管,高4.5~5米,直径30厘米左右。顶部有一根管子伸出来,如手臂平伸,更象“鹤嘴”高扬,可以360度旋转给机车加水;使用转盘式闸阀,拧开闸阀,永流便从“鹤嘴”注入蓄水箱。这些加水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外形美观,形似鹤嘴,人们形象地称为“水鹤”,也成了铁路沿线车站上的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p><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的碧色寨车站房,是由云南人自主修建的,在门窗上都有中国元素。房子两边的山墙上用了圆形窗子,明湿显区别于法式百叶窗,站台遮阳棚的支撑钢架,外形是三角架,内部却用了大小不一的圆形作为加强筋,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除了有站长室、候车室、三面钟、水鹤等设施外,还增加了机车调头转盘、机车维修库、材料厂等配套设施。个碧石铁路是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营铁路,采取边筹款、分段修建、分段运营。碧色寨至个旧段全长73千米,建筑费444万元;鸡街至建水段全长63千米,建筑费566万元;建水至石屏段41千米,建筑费1070万元(都是旧滇币)。个碧石铁路的碧色寨车站,寸轨与米轨奇妙地交汇、换装,在世界铁路历上是一大奇观,凝聚着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充满着民族责任感和建设家乡的深厚情结。2013年11月,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站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蒸汽机车调头转盘</p><p class="ql-block">1936年,个碧石寸轨铁路全线通车,与滇越铁路在碧色寨交汇。但是,寸轨与米轨不能对接,必须经过换装,才能由滇越米轨铁路上的火车转运。而个碧石铁路上的所有机车,必须调头才能原路返回,这个转盘就是蒸汽机车调头用的。美国鲍尔温机车厂制造的蒸汽机车,外形相对较小,车长8米,宽2.4米,高3.15米,自重24.19吨。在碧色寨寸轨火车站内,利用轴承摩擦系数小、省力的原理,安装了寸轨机车调头转盘,把蒸汽机车开到转盘上,只用4个人推动转盘,就能完成蒸汽机车原地调头,返回到个碧石铁路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蒙自大清邮政总局碧色寨分局</p><p class="ql-block">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到碧色寨,蒙自邮政总局也设立了碧色寨邮政分局。在办理邮政业务的同时,还代收货款、代售印花税票、代付军人抚恤金等业务;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昆明邮政分局改为总局,蒙自总局改为分局,直到1986年撤销。在77年间,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当年的“限滇省贴用”、“法国客郎”、清朝邮票、民国邮票,盖有“滇越”、“ 一碧”、“蒙自火车”的邮戳和邮品,也成为见证碧色寨邮政局辉煌岁月的翔实史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天然与别的铁路不同,它有一种超凡气质,别的铁路,你永远都是乘客,但滇越铁路,却有可能使你成为一位诗人,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正好有一列货运火车经过碧色寨车站,列车鸣着长笛,从我们眼前驶过,它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百年沧桑,又好像告诉我们它将驶向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碧色寨不仅是一处景点,更是一部“活的历史书”。它用铁轨、砖瓦和色彩诉说着殖民与抗争、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也是摄影爱好者、想了解那段历史或者是单纯想感受时光停滞的人们的理想去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电影《芳华》片尾曲音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