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号睌住临夏,是回民开的小宾馆,规模不大,但经济实惠,宾馆名字不记得了,反正出来进去的大部分是回民。3号早退房直奔人坊十三巷,哎,这停车呀就是问题,咱们外地人得按规矩来呀,没位不赶停,继续绕着十三巷口找停车位。</p> <p class="ql-block">终于碰到一个刚起步的车,还是老公手脚麻利,要不就让别人抢走了。拍照留念进拥政巷。</p> <p class="ql-block">我对房屋建筑不感兴趣,一看就是翻新的,但基础还是原样吧,有的小门小户,窄街小巷的,只能过去马车。对于哪些砖雕、木刻、彩绘等建筑我没认真的看,只有一眼飘过。</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很多小吃,可惜我们来早了,很多小店还没开门营业呢?</p> <p class="ql-block">八坊十三巷的我们草草而过,不知走了哪些巷,胡乱的转了一圈,就转出去了。不知老公有什么感想,我好像是他的跟班,走到哪算那。</p> <p class="ql-block">导航红圆广场,又转了一圈,车直接进住户小区,步行来到红圆广场,来到了红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宫馆</p> <p class="ql-block">临夏这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城市,不管八坊十三巷,红圆,东宫馆,能给看懂的人留下最深刻的记意。对<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而言,领略不到他的内涵之美,也就没有难忘的记忆了。中午在临夏小面馆吃了一碗牛肉面,出发拉卜楞寺。</span></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是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主持始建,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寺院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以及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赢得第二西藏之称。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先后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依其用途,分为经堂、佛殿、囊欠、僧舍和其他5类,建筑特点分为石木和土木两类,外石内木。</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p><p class="ql-block">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下午导航朗木寺,途径桑科草原,停车住足,休息休息,看一看。夏河县桑科草原景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距夏河县城西南13千米。桑科草原属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草甸草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千米。夜住朗木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