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场上的梦想和教育的反思

文成

<p class="ql-block">拍摄于正月十六上午;</p><p class="ql-block">制作于正月十六晚上。</p><p class="ql-block">完稿于正月十六日23时58分</p> <p class="ql-block">姐弟俩,冰场上,比翼齐飞!</p><p class="ql-block">姐弟俩,在姥姥带领下天天来!瓦房店东山公园的冰场,成为祖孙三人快乐的殿堂!13岁的小姐姐风驰电掣,11岁的小弟弟冰刀娴熟,成为这里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这个13岁的小女孩,6岁时,就获得全国童年组滑冰运动的优秀选手。</p> <p class="ql-block">姥姥71岁,十年来,一直陪伴着孩子!十年磨一剑!最有情怀,最有智慧的姥姥!</p> <p class="ql-block">焦梓涵7岁前,获得过的奖状和奖杯。多厉害啊!堪称小明星!</p><p class="ql-block">自从上了小学后,大连地区就没听说哪里组织滑冰比赛了!</p> <p class="ql-block">我与一对小姐弟,同场竞技!荣幸!我回童年!</p> <p class="ql-block">冰场带我回童年!</p> <p class="ql-block">冰场上的梦想与教育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作者 赵文成</p><p class="ql-block"> 在寒冷的冬日,冰场就像一个巨大的银色舞台,有一对小姐弟在这里追逐着他们的滑冰梦想。而在冰场的一角,总是能看到一位70多岁的姥姥,静静守望的身影。从外孙女四岁起,每个冬天,姥姥都会雷打不动地陪着这两个小家伙来到冰场。她自己虽然不会滑冰,却能在冰场边一站就是半天,看着孩子们在冰面上嬉笑玩耍、自由滑行,姥姥的脸上便绽放出温暖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暖阳,能把冰场的寒冷都驱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姐姐今年13岁,弟弟11岁,他们曾在同一所小学读书。姐姐出生在本溪,三岁时,姥姥就带着她踏上了滑冰的学艺之路。后来,姐姐随父母搬到了瓦房店市。在六岁那年,姐姐在全国滑冰比赛中荣获第九名。这个小小的成绩,却让姥姥高兴得合不拢嘴,更给姐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喜悦,也让她对轮滑的热爱愈发炽热。弟弟在姐姐的影响下,三岁时也踏上了轮滑的征程。从此,姐弟俩的生活里,冬天是冰场的驰骋,其他三季则是旱冰场上的飞扬,而姥姥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他们身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自从姐姐上了小学,就再也没有机会在赛场上证明自己了。这并非因为她不再热爱滑冰,不再参加比赛,而是在大连,几乎没有举办过滑冰类的比赛。想象一下,如果有更多的比赛机会,以姐姐的实力和热情,说不定真能崭露头角,甚至朝着世界冠军的梦想大步迈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最早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体育之研究》是学生时代,他强烈呼吁:“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看看现在的教育,仿佛只剩下课本、卷子,应试教育的模式就像一把无情的锉刀,磨平了孩子们的个性棱角,让许多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特长,那些曾经闪闪发光的梦想,就这样渐渐黯淡。</p><p class="ql-block"> 但好在,13岁的姐姐还是给姥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六岁时,她不仅在全国童年组滑冰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还在东北三省的各类轮滑比赛中收获了一大堆奖章。姥姥说:最难忘——在小学最后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运动会上,学校领导特意让她穿着旱冰鞋,高举大旗绕场一周。那一刻,她就像一阵风,迅速席卷了整个运动场,全场师生和家长都被她的活力与自信震撼,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每念至此,姥姥的心里,总有一种自豪!一种欣喜!也有一种感恩——感恩校长对孩子的特殊奖赏——让自己的外孙女在全校师生家长面前,充分展示她的轮滑才艺!校长还亲自拍摄,给她留下一段视频,发在家长群,这短短一圈30秒,给孩子本人,以及全家留下的是全家最美丽的画面!让孩子一生不忘!</p><p class="ql-block"> 是啊!别说孩子和家长,就是我,看到这段视频,都会感觉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焦梓涵同学,六一儿童节,何其潇洒!轮滑运动,高举大旗,震撼全场!</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禁思考,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吗?我们多么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像姐姐的学校一样,为孩子们搭建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因为这些小小的舞台,说不定就是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大舞台。家庭教育给予孩子最初的兴趣启蒙和陪伴,学校教育则应成为梦想的助推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挖掘并培养他们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而不是被应试教育的框架束缚住手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感而发,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冰场逐梦与教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 赵文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冰场岁久笑声扬,姊弟同嬉练滑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姥守寒隅情似火,童驰银面志如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昔时奖获声名起,此际途消意韵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望校多搭圆梦台,育英莫负少年光。</p> <p class="ql-block">姐姐焦梓涵和弟弟焦子铭。寒假里,他俩成为东山人工湖冰场的常客,也成为这里耀眼的小明星!</p> <p class="ql-block">六岁获得全国童年组第九名的焦梓涵,今年13岁。初中一年级。</p> <p class="ql-block">冰场相见!来到这里的孩子们,都把焦梓涵当成大明星。</p><p class="ql-block">焦梓涵,焦子铭,姜琦丹,徐琦瑞,付曜语,杨浩元,还有孩儿家长们,每次来到这里,看到他们,我真像回到了少年!</p> <p class="ql-block">我和小明星焦梓涵、焦子铭合影!</p> <p class="ql-block">冰场乐园——东山人工湖</p> 后边的话 <p class="ql-block"> 在过去数年的调查探寻中,本人逐渐了解到,瓦房店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冬季,坚持滑冰运动的人数竟不足300人。在那10万青少年群体里,坚持滑冰运动的人数更是不超过100人(每周至少保证一至二次滑冰)。也就是说,每1000个孩子当中,仅有1个孩子在坚持滑冰这项运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踏入冰场,目光所及,仅有寥寥几个孩子在冰面上飞驰。他们的身影虽少,却在空旷的冰场中显得格外耀眼,让人内心不禁为之一震。爱玩、爱运动,本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就像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生机与活力。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份天性竟如被迷雾笼罩,渐渐隐匿不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寒假时分,本应是孩子们肆意玩耍、尽情释放活力的时光。然而,大街小巷、运动场所,却鲜少能看到孩子们玩耍与运动的身影。偶尔有孩子在运动场上玩得酣畅淋漓,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却可能会被不少人投以异样的目光,甚至被当作是“没个正经样子”,遭人嗤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育,究竟是在何时误入了这样一个令人无奈的怪圈?如今,孩子们的体育达标率低得惊人,校园里,大胖墩、近视眼随处可见。更令人揪心的是,青少年抑郁症的比例大幅攀升,不少孩子体能差到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地步,这已不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眼前的残酷现实。</p><p class="ql-block">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痛心疾呼:救救孩子!</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这声呼喊依旧振聋发聩,我们仍需大声疾呼!</p><p class="ql-block"> 国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应成为我们当下深刻反思的警钟 ,时刻提醒我们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别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了本该拥有的活力与健康。</p><p class="ql-block"> 有感而发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冰场有感:叹童体育现状</p><p class="ql-block"> 作者 赵文成</p><p class="ql-block"> 数载深耕瓦房店,隆冬冰畔少同欢。</p><p class="ql-block"> 千童仅见单人戏,十万难逾百子单。</p><p class="ql-block"> 天性渐消街巷静,畅玩每惹众人怜。</p><p class="ql-block"> 体孱忧盛惊心处,再唤救童意自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