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周日,参加了龙岩闪电户外组织的蛇年第一徒——上杭庐丰东安岩环穿活动。新年伊始,上班后的第一个周日,入群的几个户外活动组织团队,基本上尚未开启新年徒步活动,幸好同事相邀,代为报名,开启了新年第一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等待出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发啦</p> 因村道无法通过大巴原因,全队57人自驾出行。7:30许,全队从羊古墩小区或者满载后自行出发,在徒步起点齐集后再统一开启徒步旅程。9:37许,先行到达的徒友分散在水泥机耕道的三岔路口,跃跃欲试,整装待发。下车一看,因为第一次参加闪电户外组织的活动,除了同事和几个老徒友,绝大部分都是陌生的面孔。9:42许,全队全部到达,开启了徒步旅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烟叶种植基地</p> 我们沿着三岔路口左边的水泥机耕道向山里进发,左手边路坎下是一片烟叶种植基地,在灿烂的阳光下,由于烟苗尚小,一垄一垄熠熠生辉的白色薄膜纵横有序,薄膜上长出的嫩绿烟苗站成一列列中队,长势喜人,春意盎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不愧为烟叶种植之乡的美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离开机水泥耕道</p> 9:49许,离开水泥机耕道,向左拐入泥土机耕道,开始了慢慢上行的路段。随着不断向上,时而走在泥土裸露的机耕道上,时而走在长满杂草的泥土机耕道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入崎岖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10:08许,离开杂草丛生的机耕道,进入崎岖的山路,便淹没在稀疏的树林里,紧接着上到枫树林,仰望高高的枫树,只剩下光溜溜的枝干,火红的双叶纷纷掉落,堆积在树根周围,即将变废为宝,成为自己再次辉煌的养分。我们踩在厚厚的枫叶上,沙沙作响,时而独奏、时而合奏、时而混合奏,踩踏出一曲催人奋进的攀登曲。山坡上的枫叶,一片一片完整无缺,看来很少有人涉足,要是停下脚步,坐在枯黄软厚的枫叶上,或者干脆躺在枯黄软厚的枫叶上,晒晒透过稀疏枝叶的暖阳,那该多么美好!</p> 继续向上,便上到松树、枫树等混合林,山坡上枯黄的枫叶、松针交织在一起,在树上掉落的光影照射下,似乎松针撒落在枫叶上,又似乎枫叶飘落在松针上,一层一层,遮遮掩掩,加上新掉落的其它发黄、但新鲜的树叶,组合成一幅简约、纯粹、耐人寻味的图画。 踩在软厚的松针上,加上坡度有点陡,稍不注意就会打滑。山坡上的成年松树上都挂上了一个松脂收集袋,从崭新的刀痕看,勤劳的割松香人,已经开工了,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我更新的美</p> 10:17许,上到山脊,走在了平坦山路上。走着走着,一群掉光树叶或者几乎掉光树叶的大树出现在眼前,在冬去春来之际,给人一种自我更新的美;当走近大树,抬头仰望的时候,你会发现,繁枝上长出了星星点点的叶蕾,正在悄悄地酝酿向春天的汇报,向春天展示绿色的自我,真是万叶更新春来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入芦苇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到泥土公路和水泥公路交接处</p> 10:21许,进入芦苇丛。真想不到这么高的山上,居然生长着一大片茂密的芦苇,看来这里的泥土足够潮湿。随即走出山路,来到泥土公路和水泥路面公路交接处,顿觉天高视野阔,然后沿着水泥公路持续向上,从水泥路面的崭新程度看,应该刚刚建成不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远望中的大肚石</p> 10:31许,上行到可以望见西边山峦叠嶂路段,特别是大肚石赫然屹立在对面的大山之中,成为其旁边山峰的一部分。继续上行,公路边上的红色嫩叶和紫红色叶子,胜似烂漫春花,真可谓此时无花胜有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入山路</p> <p class="ql-block">10:41许,上行到“福建师范大学“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宣传栏,上到了水泥公路的终点。我们朝着枝叶拱成的圆弧型拱门进入,走在了舒适的山路上,因为山路相比于其它山路,要宽敞得多,落叶遮掩的底下是碎石铺就的路面,踩在上面软硬适度,非常舒适。不用说,肯定是为安全上下观测台而铺就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钢木泥土结构的台阶</p> 10:54许,上到信号塔和北塔的三岔路口,经过一番抉择,我们选择了“信号塔”方向,进入了狭窄起伏的山路,但山路上下坡路段,都用一根或者两根杂木做成台阶,并在左右两边各有一根镀锌水管,打入泥土将其固定。从未见过这种筑路方法,这种筑路方法既可就地取材,又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大山中险要山路路段值得效仿。 随后,沿着山谷溪道顺溪而上,脚下的溪流几乎干涸,干旱还是很严重的。对于我们徒步人来说,路况好行走安全,要是春夏时节肯定湿滑难行。就这样在溪道上来回折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之字形台阶山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信号塔</p> 11:03许,上行到之字形钢木、泥土铺就的台阶路上,有几根台阶木头都长出了一朵朵圆形、弧形表面印着树木年轮似的菇类,将台阶装饰得被有一番情趣。爬上之字形台阶,便来到高耸入云的信号塔,抬头仰望,钢架结构的信号塔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抬头仰望,对于有微波站工作经历的我,倍感亲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进细竹灌木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上第一座峰顶看到的上杭工业园区一角</p> <p class="ql-block">告别信号塔,转而走进翠绿的细竹灌木林,继续向上。11:17许,上到第一座山顶,说是打卡点,其实就是一个上到一个从树木、枝叶、竹叶缝隙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上杭工业园区的一个峰顶。然后折回,持续走在树木茂盛、细竹翠绿茂密、芒萁碧绿茂盛的山脊上,不断波浪式前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猫头鹰石</p> 11:38许,来到“猴头石”。看完返回的徒友,有的说没有什么好看,心想既来之则看之,于是向下走向“猴头石”。当看到一堆层叠的大石头时,一只体型健硕、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的猫头鹰,赫然出现在眼前,居高临下,高度警惕地注视着我们。不过要说它像一只匍匐的猴子,换换角度也有那么一点点像。猫头鹰躲在枝繁的树木丛中,加上身上长着杂草之类,要是春夏秋季节,很难被人发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上第二个峰顶</p> 告别猫头(鹰)石,便继续攀爬山顶,11:49许,五人小分队登上了第二座峰顶,登上了今天徒步路线的最高峰。尽管草深林密,但峰顶就是峰顶,总能从树木的枝干缝隙中远眺远方,仰望蓝天,从而心旷神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午餐啦</p> 随后,开启了下山徒程,继续沿着细竹灌木林,时而走在山脊上,时而走在山腰上,12:02许下到一个稍微平缓的路段,就在茂密翠绿的小竹林路段开启自给自足的午餐时间。 12:58许,吃好、修正好的徒友,陆陆续续开启了午后徒程,依然走在上上下下的细竹灌木林。13:15许,下到山谷,继而沿着山谷顺着几乎干涸的小溪缓缓而下。有的路段因为朽木横在路上,加上泥土松软,前后相互提醒,小心通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心翼翼过沼泽</p> 13:19许,走在塌方的小溪水道上,虽然看不见涓涓溪流,但泥土潮湿,给人一种过沼泽的感觉,蹑手蹑脚,借助于青草树枝,有的徒友一不小心,还是把鞋弄湿了,鞋面沾上了污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到古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角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13:30许,离开“沼泽地”,过到小溪的另一头,无路可走,只好向上硬拱,不一会上到平缓的古道,这才发现,刚刚走错了线路。走着走着,看到田园风光,看来离终点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圣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名小庙</p> 13:44许,下到大圣庙,供奉着齐天大圣孙悟空;说实在的,第一次看到供奉大圣的寺庙,应该有故事、有说法;于是进到寺庙寻找介绍,结果没有丝毫文字记录;要是有老者在就好了,当问个究竟。紧接着又下到一座小庙,也没有看到名字,小庙背后传来的水打屋顶的滴滴答答声音,犹如小珠大珠落玉盘,打破了寂静的山崖;心想,小庙背后应该是一个滴水瀑布,但被小庙挡住,高过庙宇上方灌木茂盛,压根看不到流水的样貌,不禁感叹,小庙建得真是巧妙。继续向下,便走在了石砌古道上。下到大圣庙,有的放缓了脚步,有的停下来脚步,有的走进了大圣庙和不知名得小庙,后面的许多徒友赶上了我们,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安岩(北斗岩)</p> 13:58许,终于看到东安岩了,其实即将到达大圣庙的时候,有路牌写着——北斗岩,反正大圣庙、和其紧邻的一座小庙就建在东安岩下面,但在大圣外面的平地上是看不见东安岩的,正应了苏轼《题西林壁》的诗句: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到水泥机耕道</p> 14:06许,下完石砌古道,下到泥土机耕道,下到积善亭。随后下到水泥机耕道。下到水泥机耕道向右转一个弯,右手边依山凹筑就的鱼塘展现在眼前,当高度负责人的大黄狗看见我们这些陌生人的时候,便不断向我们狂叫,倒是路边上觅食的阉鸡和母鸡,昂首挺胸,坦然面对,有的还向我们奔来,欢迎我们的到来,之后还跟在我们身后,送上一程。应该是鸡们向我们要吃的缘故。鱼塘的水位已经很低,露出水面的塘泥都开裂成鱼鳞状。鱼塘水面上方通过两根钢丝绳挂着一张大网,心想要么是为鱼儿遮挡阳光的,要么是用于捞鱼的。鱼塘的一角水面还停放一个蓝色的浮箱,供氧设施晾在了干涸的塘泥上。看来鱼塘要等待春雨来临,水满的时候才能下放鱼苗,开始耕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回到出发时的三岔路口</p> <p class="ql-block">在平坦的水泥机耕道上走着,经过尚未翻土的稻田,继而经过出发时经过的烟叶种植耕地,便回到了出发时的三岔路口,时间14:22许。(全程9千米多一点,累计拔高500多米。)</p><p class="ql-block">先行回到出发点的徒友,经过休整,15:10左右,满客的车辆先行出发,前往新罗区大池镇北溪村观赏李花。我们这部车落在了后面,15:22许才人齐出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卡李园,纷纷出园</p> 16:45许,当我们到达北溪村即将进入村部后面的李园时,先行到达的徒友,已经打卡纷纷出园。 <p class="ql-block">走近芙蓉李园,放眼望去,一树一树枝条上成串盛开的洁白花朵,跟下过一场大雪似的,就像雪压枝头,银装素裹。走进李园,贴近李花,有的李树,一枝一枝,花满枝头,有的密集得连枝条都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像一根根“李花弹子”;有的李树,嫩叶萌发,枝繁花疏,星星点点。总之,盆景般千姿百态的李树,枝头上素雅烂漫的锦簇花朵,洋溢着管不住的满园春色。李花真美!春光真美!但徒步人新春里的笑容最美。</p> 17:10许,告别李园,告别北溪村,乘兴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