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锣鼓队

平静的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家乡位于山西省稷山县翟店镇镇区,地处峨嵋岭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大概是从2017年之后,村里的锣鼓队开始走红,并迅速走出村镇、走进县城,成为名扬后稷故里的一张靓丽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所在的村庄一一翟西村,静谧而古老,仿佛巷子里每一个角落、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而锣鼓队,就是村庄的声音,他们的存在让村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他们或许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昂贵的乐器,但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敲击出动听的、深得村民喜爱的节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种喜爱,如同喜爱自己的民族语言一样,遍布南北东西,囊括五湖四海;这种喜爱,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数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气氛越来越浓,影响越来越深远。不但逢年过节要敲锣打鼓,特庙及小ya(爷)庙时节要敲锣打鼓,大型庆典要敲锣打鼓,就连企业开工、乔迁新址也要以声势浩大的锣鼓队前来助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以说,一支组织得力、技术娴熟、场面宏大的锣鼓队,就是一支时代的歌咏者,他们所敲打出来的铿锵旋律,是激情四射的歌、豪迈粗狂的舞、刚劲奔放的魂和新时代农村奋力前行的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村的锣鼓队,就是一支这样的时代歌咏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村以前曾有过锣鼓队,只不过那一班人已渐渐变老,二零一七年,我们村一伙中年人成立了这支锣鼓队,立马引起了村里人的关注,围观者络绎不绝,欲学者争先恐后。一时间,锣鼓成为村庄人谈论最多的话题,成立锣鼓队成了村里最重要的一件大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他们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背诵曲谱,勤打多敲。有的随身准备两根小木棍,走到哪里就敲到哪里;有的干脆用手指当鼓锤和锣锤,对着身边的任何物件边敲打边默记;有的甚至一边吃饭一边还要用筷子敲打碗碟,整天乒乒乓乓,响个不停,完全沉浸在铿锵有力和粗犷豪放的锣鼓声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锣鼓队的成立,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可以在愉快的劳动之余,把对新中国和新农村的赞美、对党的感激之情,全部倾注在喜庆吉祥、锣鼓喧天的铿锵旋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心中,我们村的锣鼓队仿佛就是村庄的生命脉搏,虽然村庄没有城市中的繁华与热闹,但锣鼓队却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乡村的生机与活力。​锣鼓队的成员大多是村里的农民,他们在田间、企业劳动,手上的老茧见证着他们的勤劳。然而,当他们拿起锣鼓棒,就变成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小伙子。敲锣打鼓的成员不止亲兄弟,还有父子兵,更有小叔+老爸+女婿齐上阵,他们用鼓声讲诉着家乡的故事,用锣声欢庆心中的喜悦。这阵阵鼓声和锣声如同划破长空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村庄的每个角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村的锣鼓队有专人负责,有组织纪律,更有一支不计得失、勤学苦练、配合默契、步调一致的锣鼓团队。 不管是过大年还是特庙唱大戏,锣鼓队都来助兴和渲染气氛。如今,我们村锣鼓队的名声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后来的五十余人,而且不断向年轻化方面转变。七零后也纷纷加入进来,为锣鼓队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鲜血液,打下了坚实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村的锣鼓,已不单单是一种业余活动,而是成了鼓手们外塑村庄形象的一种乡村文化。尽管每次表演完,成员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腿疼,但一想到为村庄展示了形象,心里就像喝了蜂蜜似的甜,倦意全无,精神大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次活动前期,总有一帮人积极联系,为锣鼓队的形象展示提供或创造更多的机会;每次外出活动,总有一帮人在争先恐后地充当“自愿服务者”,拿鼓架,做杂活,跟随锣鼓队跑前跑后,不辞辛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是有着任申海、任东海、任文元、仼良文等人的精心组织,有着任丰富的热心保管,有着每一名锣鼓队员的尽心尽力,有着全村老少的大力支持,我们村的锣鼓队名气越来越大,活动也越来越多,只要有邀请,必然前往,只要有活动,必然参加。自从村里组织了锣鼓队,这春节过得喜气洋洋,欢天喜地,有滋有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坚信,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村的锣鼓队将持续奏响壮丽的旋律,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的欢乐与精神滋养。同时,我们的锣鼓队也期待着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其中,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平静的海,运城市骨干教师,运城市作协会员。喜欢世间所有的温暖和美好,想把这份温情化作指间柔软的文字,隔着岁月的荒凉,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传达给每一个同样热爱美好的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