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自1979年8月由原空军航空兵驻胶东沿海机场部队调至新组建的济空航空机务训练机构,在济南张庄机场(我们习惯称之为西郊机场)附近的营区工作生活,一晃便是近二十年的岁月。机场周边驻扎着济空司政后的不少直属部队,以及陆军和武警等部队,这里可谓是兵家重地。节假日休闲时,军人或家属除了在市区附近购物,还常去段店、蜡山、大金庄、吴家堡等村庄赶集。一件令我念念不忘的事情,是回胶东老家休探亲假或与祝姓老乡闲聊时,偶尔听闻祝姓起源地在段店、长清或禹城等地的说法,但始终没有确切的答案。多年的军旅生涯,让我习惯了机场营区的严谨与忙碌,无暇顾及这些看似与己无关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后来转业到地方大学工作,家也搬离了部队营区,但我对槐荫区始终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尤其是退休后,生活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有关祝姓的来历等待着我去探索与品味。因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姓什名谁,但如果追溯根源,恐怕鲜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三年前,陪孩子去济南西郊槐荫区玉清湖街道的溪地农园参加“小小动物保育员”亲子乐园活动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萌生了对祝姓起源作深入探讨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三月初的泉城济南,天空湛蓝如洗,微风中带着冬日未尽的凉意与春日初绽的暖意交织,轻轻拂过面颊,让人心旷神怡。上午9点,我们从历下区环山路出发前往槐荫区溪地农园,自驾车行驶在平坦宽阔的经十路上,两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云端。宽敞的经十西路车水马龙,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树影摇曳。作为一名曾经在槐荫区生活多年的人,被人在花中走,车在画中行的颜值和气质深深吸引,不禁睁大眼睛感受经十西路带来的视觉惊喜。经十路是贯通济南东西的经济大动脉,是济南承东接西的生命线。过去不知有多少次在这条路上匆匆而过,无论是公务、私事,还是节假日去西客站乘坐高铁出门旅游,每次在去往目的地的途中,总是行色匆匆,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其实,诗和远方,不在他乡,就在身旁。</p><p class="ql-block">途径市郊结合部的古城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静谧的新式社区遥相呼应,绿树成荫的公园与设施齐备的现代化校园互为映衬。若非村头路边竖着刻有“济南市第二批重点保护文物——古城遗址,济南市人民政府1995年所立”字样的石碑,很难让人想象这里就是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祝阿古城旧址,也是祝姓的发源地之一。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古城遗址(传为祝阿故城)位于槐荫区段店镇(今玉清湖街道)古城村东,年代为商周时期,类别为古遗址。1995年12月20日,古城遗址被公布为济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祝阿故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城,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变迁。据旧志记载,远在西周(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为追念先王之恩德,将黄帝后裔分封到祝(现禹城、齐河、长清一带),名曰“祝国”。据《水经注》记载,祝国位于济水(今黄河)之南、玉水(玉符河)之西,即今济南西郊古城村一带。战国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周)平王三年(前768年),齐人灭祝。”祝国成为齐国的一个附属国,称为“祝柯”。春秋时诸侯“盟于祝柯”就在此地,自此出了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郡置县,改为祝柯县,县址未变。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称祝阿县,县址未搬迁。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年:拓展·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八月戊申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拓跋宏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紫宫,系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皇兴三年(469年)六月,年仅三岁的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当时的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的生母李夫人随即被赐死,由嫡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祝阿县城址由济南古城村迁至齐州(济南)西北的阿阳城(现禹城市城区边上的杨城子村),仍属齐州济南郡。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祝阿县改名禹城,县城址仍为阿阳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为阻安史叛军,决黄河以阻,禹城被淹没,城址搬至迁善村(卧牛镇)。</p><p class="ql-block">据古城村村民介绍,今槐荫区古城村村东有“祝祠”遗址,尚余部分夯土城墙,“祝祠”是为祝姓宗祠。祝姓出自祝国,古城村是汉魏祝阿和春秋祝柯故城所在,从祝国、祝柯到祝阿县,时间长达670余年,是祝国都城无疑,同时也是祝姓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祝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宋代《百家姓》中排名126位。截至2022年,祝姓在姓氏排行榜上位列第135位,人口136.6万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5%左右。概括起来说,祝姓起源主要有四:一是出自黄帝后裔。西周初,周武王分封先代遗民,把黄帝的后人封于祝地,其地望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建立祝国。春秋时祝国亡于齐国,原祝国公族以国名命姓,成为祝姓。二是以职官为姓。古时设有专门负责祭祀时致祝祷文辞和传达神意的官职,称作巫史,也叫祝史官。祝史官的后代子孙有的以职官第一字命姓,成为祝姓。三是出自祝融之后。祝融是远古时代火神,其后代有以祝为姓者。四是出自他族改姓。</p><p class="ql-block">祝姓在历史上出了不少杰出人物,如祝融,上古时期的火正之官,被尊为祝姓始祖。中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祝阿,汉代明将,以英猛善战著称。祝英台,东晋人。相传她曾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学三年。后梁山伯知其为女儿身,欲娶为妻,而英台已许配他人,梁山伯遂郁而终。次年,英台出嫁经过梁山伯墓地,临墓恸哭,墓地忽裂,遂与山伯同穴。宰相谢安上奏朝廷,封为义妇家。祝允明,明朝文学家、书画家。他博览群书,为文纵横有奇气;尤工书法,小楷、狂草无一不精。与唐伯虎、徐卿、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祝嘉,清代诗人、画家。善画梅花,工于写诗,有《西涧诗钞》……</p><p class="ql-block">总之,祝阿故城遗址是祝姓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祝姓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姓氏,祝姓在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祝姓在现代中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地。其中,山东省排在全国第三位,人口占比12.0%,分布在11个城市,含有“祝”字头的村庄计有38个之多。此外,祝姓在海外华人社区也有一定分布。如今,祝姓族人继续传承和发扬着家族的光荣传统。</p> <p class="ql-block">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不经意间给予惊喜。就在我以为生活已经趋于平淡之时,一次偶然的郊区游玩经历,让我对古城村“古城遗址”石碑的历史渊源有所了解。“祝阿故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心中涌动的情感难以言表。这是祝阿故城遗址,是祝姓的起源地之一!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看到了祝国昔日的辉煌。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在寻找的根源,竟然就在我身边,只是我从未察觉。</p><p class="ql-block">此刻的我,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感慨。多年的寻觅,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圆满的答案。我仿佛看到了祝国的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的智慧与勇气,铸就了祝姓的辉煌历史。而我,作为祝姓的后人,能够站在这里,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与荣耀,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敬畏。“祝阿故城”的发现,不仅让我对祝姓的渊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思考。我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历史的长卷,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这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也将成为我晚年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这份历史的厚重与荣耀,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珍惜每一刻的时光。</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编撰于济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