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相聚,共畅往昔岁月

大树

<p class="ql-block"> 老同学相聚,共忆往昔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冬日暖阳倾洒,微风轻拂,带着丝丝惬意。我收到小学同学李希珍的邀约,他热情地说赵建忠同学要组织一场在临汾居住的部分同学聚会。一瞬间,那些沉睡在心底深处的小学时光碎片,如被微风拂动的风铃,清脆作响,心中满是期待与激动。</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早早地乘车从蒲县出发抵达约定之地。早有同学到达,第一个见到的变是王宝芳,不久,同学们便三三两两地到来。望着眼前那一张张熟悉又略带陌生的面容,时光的痕迹悄然浮现,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感慨。细细数来,此次聚会一共十二人,五位男同学,七位女同学。</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1969年12月结束了七年级的学业,回首往昔,这一晃竟已过去了56年。这漫长的56年,似一条悠悠长河,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缓缓流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曾经的青涩少年、天真少女,如今皆已步入暮年。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下了皱纹,却也赋予了我们成熟与从容。</p><p class="ql-block"> 赵建忠依旧是那般热情似火,爽朗的笑声远远传来,一见面便张开双臂与大家拥抱,紧紧拉着彼此的手,关切地嘘寒问暖,那股子热络劲儿仿佛时光从未流逝。樊建宪面容沉稳,眼神中多了几分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睿智与豁达;孔宪民、王平和米虎也都有了各自的变化,虽然脸上添了岁月的沧桑,但笑容依旧真诚亲切,让人倍感温暖。</p><p class="ql-block"> 女同学们更是风采不减当年,赵环梅活力依旧,眼神明亮。聚会开场,她兴致勃勃地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豫剧《朝阳沟》。她的歌声清脆婉转,韵味十足,那熟悉的旋律仿佛一把时光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我们记忆的大门,那些青春年少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心中满是对青春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陈全梅和王宝芳,两位气质优雅的女士,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培育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她们用知识的甘霖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用无私的爱呵护着幼苗茁壮成长。如今虽已退休,但那份为人师表的风范依然在她们身上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李希珍和王选玲,在银行系统中度过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她们在工作中严谨细致,兢兢业业,为金融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岁月的磨砺让她们多了一份沉稳与干练,言谈举止间尽显优雅自信。</p><p class="ql-block"> 弓记青和代记英也有着各自精彩的人生经历,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我们谈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谈生活里的喜怒哀乐,谈家庭中的温馨与幸福。有人在工厂里挥洒汗水,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有人在商场上拼搏奋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如今虽已退休,却依然活力不减,有的帮忙照顾孙辈,为子女分担生活的压力,继续在家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时光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聚会接近尾声时,赵环梅再次一展歌喉,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眉户《咱老百姓》。她的歌声中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平凡日子的珍惜,那质朴的情感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p><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别的时刻终究还是来临了。大家相互合影留念,眼中满是不舍,纷纷约定下次再聚。望着同学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p><p class="ql-block"> 这次同学聚会,如同冬日里的一团篝火,温暖了我们的心灵。那纯真的同学情谊,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醇厚珍贵。愿这份情谊如同陈酿的美酒,在时光的长河中愈久弥香,也期待着下一次重逢,我们依然能笑谈往昔,共话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2.13</p> <p class="ql-block">赵建忠同学</p> <p class="ql-block">王平同学</p> <p class="ql-block">李喜珍、王选玲、陈全梅、代记青、赵怀梅。</p> <p class="ql-block">王宝芳、米虎、赵建忠、王平同学</p> <p class="ql-block">樊建宪、王平同学。</p> <p class="ql-block">聚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一切碰杯</p> <p class="ql-block">女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男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全体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相聚在尧都</p><p class="ql-block"> 作者:樊建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过蛇年的元肖节,2025年2月13日,原蒲县城关小学39、40、41、42班的部分同学在临汾聚到了一起。发起者是赵建忠同学,协助并负责联系的是李希珍同学。接到邀请,我早早就到了聚会地点——北方饺子馆。为的是和同学们多聊会儿天,多说会儿话。没成想李希珍、王保芳、陈全梅、代记英几位已早我先到了,想必她们的心情和我一样吧。只见桌子上已摆放好了各种干果,以迎侯同学们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王平、米振兴、王选玲、弓记青、赵环梅陆续到了,孔宪民冒着严寒专程从蒲县来临相会。建忠拉着拉车带来了烟酒、饮料,酒是珍藏了多年的双胞胎陈年汾酒,浓浓的同学情都在里面。</p><p class="ql-block"> 大家见了面都非常高兴,热情地互致问侯,互祝新春快乐。四个班的同学上次聚会是2016年,日月如梭转眼过去九年了,有些同学在此期间都没见过面,相见有点不敢相认了!岁月摧人老,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多见面,多走动,多来往,不辜负这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一起没有拘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随心所欲地说笑畅淡着。满口的蒲县话,满屋子那动听的、亲切熟悉的乡音。我平时说话,夹杂着洪洞话、临汾话、普通话。但一和蒲县人在一起,就自然地说起了蒲县话。这就是感情,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从小就说的乡音土话早已根植于心底,永远忘不了。袅袅乡音绕梁,气氛热烈。孩提趣事、少时玩笑、学习劳动、老师同学、家长里短……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语。大家你言我语,好不兴奋,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把酒言欢,不论男生女士轮流坐庄。坐庄者,应关者各取所好。善饮者喝酒,不喝酒的想喝茶喝茶,想喝饮料喝饮料,各取其好。人人参与,身在其中,热闹非凡。推酒把盞,边吃边聊,不怕别人笑话,没有平日里那么多框框,真是自在、放松,真是高兴、快活。</p><p class="ql-block"> 其间赵环梅一展歌喉,为大家献上了一曲优美的豫剧《朝阳沟》选段;赵建忠用手机放映了他用电吹管演奏的《心愿》视频,曲调婉转,悠扬动听。他们二人经常参加演唱、演奏的社团话动,在演唱或演奏方面有了扎实的功底;他们热爱生活、丰富生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们,我们也要有点趣味,有点爱好,活出我们各自的精彩。喝歌跳舞、写作画画、骑行散步、下棋打朴克等等都是不错的活动。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但一定要参与,流水不腐这是老道理。</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时针指向了15点。大家虽然意犹未尽,但其他食客早已离去,不好意思影响饭店员工休息。大伙合影留念后,互道珍重,依依惜别。地久天长,同窗友谊长存。祝我们四个班的同学健康快乐地生活,期待同学们常来常往,有条件时多多相聚。</p><p class="ql-block"> 槐乡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