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1530”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及“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

梦想

<p class="ql-block">什么是“1530”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1”是指每天放学前1分钟,</p><p class="ql-block">“5”是指每周末放学前5分钟,</p><p class="ql-block">“30”是指寒暑假、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p><p class="ql-block">学校利用这些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真正让安全知识走进孩子心中,让安全教育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每日“1”分钟</p><p class="ql-block">“1530”中的“1”表示“1分钟”,即每天由班主任在每天放学前给全班同学进行1分钟的安全警示教育。老师们结合学生一日生活,根据校内、班级中、上下学途中等需要引起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常态化提醒,让安全知识走进学生心中,让安全教育落到细微之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被学生称为“最贴心的教育”。</p><p class="ql-block">短暂的1分钟拉长了生命教育的长度,寥寥几句话,堆砌起护卫学生生命安全的万里长城,朴实无华的1分钟,却更显安全教育的本质。</p><p class="ql-block">每周“5”分钟</p><p class="ql-block">“1530”中的“5”表示“5分钟”,即每周五放学前,班主任要专门预留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并对一周的安全情况进行周小结。这种阶段性的安全教育方式时间周期短,内容针对性强。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安全教育内容必须明确,对一周的安全总结要全面,要求班主任将每次安全教育的内容都要认真做好记录。</p><p class="ql-block">节假日“30”分钟</p><p class="ql-block">“1530”中的“30”表示“30分钟”,即在节假日、寒暑假放学前,学校专门安排30分钟的时间,由班主任或学校分管安全的领导面向全校学生召开安全主题教育会。这种主题教育会从学生的衣食住行、防火用电、防滑防溺水等各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面面俱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p><p class="ql-block">“1530安全教育”机制的运行,构建起一个从日常到假期、从微观到宏观的完整安全教育体系,让安全意识深入师生内心,使师生时刻保持对安全问题的警觉,确保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都能接受到合适的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能力。基于对“1530安全教育”模式的强化认识,学校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师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为平安校园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