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千年烟火,品味民俗盛宴 ---《金蛇贺岁,灯旺万安》江西省万安县2025年第三届儿郎灯会活动图片!

城南西风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春节正月十二;</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江西吉安市万安县芙蓉镇;</p><p class="ql-block">图文制作:城南西风;</p><p class="ql-block">感谢入镜:所有的灯会活动热心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时值周末,岁在乙巳,春天的脚步慢慢唤醒了惶恐滩头的芙蓉古镇,千年古城墙下的坛上巷口里,一岁一次的儿郎灯火节庆氛围,在爆竹声中渐次浓郁,晨曦微光中,漫步于满溢节日氛围的街口,仿若时光倒流,忽然邂逅了一场传承千年的烟火气息,此刻,南门口儿郎文化展示馆前,已经是锣鼓喧天,唢呐齐呜,处处张灯结彩,人人笑逐颜开。神州大地上,人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庆祝着民俗盛宴,今年的万安,盛况更胜往昔。</p> <p class="ql-block">金色长龙在空中飞腾翻滚,宛如神龙降临人间。表演者们身姿矫健、动作灵动,令人叹为观止。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一条黄色巨龙穿梭于人群之中,庆祝着元宵佳节。人们簇拥着舞龙队伍,欢歌笑语,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兴奋的人群,纷纷掏出手机,把微信、抖音、小红书直接干到爆屏。</p> <p class="ql-block">热闹非凡的踩街表演中,身着节日盛妆的各路队伍,手持红灯笼、红彩幅等各种展演道具,一路欢乐游行,两侧观众紧紧跟随,一同感受这喜庆热闹的氛围,年长的人们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儿时的点点滴滴一幕幕闪现,感恩当下的盛世太平,让平凡的老百姓能够开开心心的过大年,心中满是欢喜。此情此景,也把一股浓浓的乡愁,传送到远离家乡的务工人员和海内外游子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身披彩妆的阿姨们,春容满面,舞动缓行,踩出的,不仅仅是欢快的舞步,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p> <p class="ql-block">舞龙者身着金色服饰,个个身姿骄健,与金龙相得益彰,龙头威武壮观,锣鼓唢呐声响,整个龙队便瞬间有了生命一般,幻化万般,姿态千象,时而跃起、时而俯冲、时而缠绕环转,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而传奇的故事。一个个非遗文化展演后面,是一份份对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坚守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金蛇贺岁,灯旺万安”,舞台中央,身着华丽服饰的表演者们,用歌声和舞蹈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台下的观众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吾是舞台表演者,亦是观演的一员”,</p><p class="ql-block">站在人群中,观眼前的热热闹闹,念心中的万般欢喜,“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眨眼间,一曲曲中国古诗词里的优美轮番上演,让人疑为穿越到了千年前的某个元宵佳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神情专注,从另一个角度记录生活中不一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众里寻拍千百度,蓦然回首,最牛拍照是大叔!</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八位儿郎神:善财童子红孩儿、三坛海会大神哪吒、降妖除魔大元帅李靖、大太子金吒、二太子木吒、二郎神杨戬、护法天神韦陀、大力士雷震子!</p><p class="ql-block">都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呢?大家是否能一一对上号!</p> <p class="ql-block">灯火里的眩光,灯火里的辉煌,祈愿来年的生活里,国泰民安,诸事顺心,万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查网络资料云:传统万安儿郎灯会活动。主要有:拜坛(俗称请儿郎神)、出坛(即儿郎神巡游)、收坛(又称收摄、送儿郎神)等三大仪程。正月十五早饭后于县城观澜门赣江边上“拜坛”。设神坛,摆三牲,主祭念告文,恭请天神、地神、水神、方圆之神以及各路神灵出坛,驱邪赐福。然后“出坛”。一人扮作康王,领先开路。八位事前精心挑选、抓阄排序的少年,头戴儿郎神面具,着武士箭衣,执剑持戟,骑高头大马,由宫灯、护卫簇拥,沿县城主要街巷,按一定路线浩荡巡游。各类民间艺术表演项目,如抬故事(又称“彩擎”)、打灯(即舞龙灯、狮灯、鳌鲤虾灯、花灯等)、摇花船、蚌壳灯、跳花篮、舞花棍、踩高跷等紧随其后。每至繁华地段,都要驻足停留,隆重祭祀,尽兴表演。沿途民宅、商铺纷纷张灯结彩,大开门户,爆竹迎送。至下半夜,改由八位成年人扮作儿郎神,继续巡行,并增加焰火表演和拜庙、祭祀等仪式。直至雄鸡啼鸣、东方破晓,巡游方告一段落。正月十六早饭后,队伍来到赣江之滨“收坛”。由一位神射手扮作“赖爷神”,跃马狂奔而来。主祭将一彩球高高抛起,赖爷神弯弓搭箭,“嗖”的一声,将其射入江中。众人一拥而上,将篾扎纸糊的祭品和从那些表演道具上撕下的鳞片等,焚于坛位,抛入江中,寓意一切不幸都随水而去。此时,主祭高声赞道:“在天者归天,在地者归地,在水者归水,在坛者归坛,诸位神灵各就各位。”最后,人们将儿郎面具装箱,送回儿郎庙,一一回归神位,全部活动至此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关于万安儿郎灯会的起源,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某年,赣水暴涨,上游冲下一只木箱,芙蓉村刘氏族人将其捞起,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八副儿郎神面具,或俊朗神武,或威严肃穆,有的还狰狞恐怖。族人将之供于神龛,日日焚香祈祷,初一、十五三牲供奉。自此,刘氏家族如有神助,万事如意,财运亨通,迅速兴旺发达起来,于是在南门坛上建起“儿郎庙”。八位儿郎面具虔诚供奉其中,除日日享受信众们的香火外,还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儿郎灯会”祭祀活动,恳请儿郎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生意兴隆,保佑赣江十八险滩风平浪静、平安顺遂。</p> <p class="ql-block">万安县儿郎灯会,早在2017年就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举行的第三届儿郎灯会系列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二日上午7时持续到晚上8时许,包含踩街赐福、村晚演出、灯彩闹春等系列活动,其间途经儿郎文化展示馆、古城墙、古榕树等地,各项活动中尽显江西非遗魅力。</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记忆这一场盛大的儿郎灯火盛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