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湖南岳麓山、橘子洲、省博物馆

月下独酌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古名灵麓峰,亦名麓山 ,是衡山的主要山峰之一。</p><p class="ql-block"> “岳麓”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岳麓山包括岳麓书院和爱晚亭</p><p class="ql-block">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p><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愛晚亭,</p><p class="ql-block">​ 人心最爱枫叶红。</p><p class="ql-block"> 我乘仙鹤飘然过,</p><p class="ql-block"> 不忘携手挽拙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为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枚“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岳麓”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 橘子洲位于湘江中,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景区内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并有大量珍贵的濒危树种和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 岳麓山是融中国文化精华的儒、释、道为一体的文化名山。它包容了历史上鸿儒巨子、高僧老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5.20平方千米,包括麓山景区、天马山景区、橘子洲景区、桃花岭景区、石佳岭景区、寨子岭景区、后湖景区、咸嘉湖景区等八大景区。</p> <p class="ql-block">麓山景区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面积5.28平方千米,位于湘江西岸,是较为难得的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有15处。</p> <p class="ql-block">古麓山寺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年),山门上“古麓山寺”四字是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所写,从麓山寺碑中拓印出来的。麓山寺碑号称“三绝碑”,以其文章、书法以及刻工三者俱佳而得名,也是岳麓山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碑。</p> <p class="ql-block">云麓宫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在这之前据传说有黄冠羽士慕此名山胜地作静修之所,但无文献可考。到明朝吉简王就藩长沙时始建有此宫。</p> <p class="ql-block">舍利,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思是“身骨”,指死者火化后存留的骨质结晶。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进行火化,有八国国王分取他火化后所得的“舍利”建塔供奉。</p> <p class="ql-block">白鹤泉清光绪三年(1877年)湖南粮道夏献云所建。</p><p class="ql-block">有“麓山第一芳涧”的美称。自古以来,远近居民多有早晚来这取水饮用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百米喷泉位于橘子洲中的百米高喷,百米喷泉喷水时,相当于30层楼高的“建筑”。每逢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湘江两岸居民站在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上,可看到橘洲景区正大门前百米高喷向高空喷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沙滩公园主打东南亚风,园内随处可见中东海枣、加拿利海枣、老人葵等东南亚国家常见植物。总面积约200亩的沙滩体育休闲文化园是国内城市核心区首个亲水运动休闲文化园,分户外运动文化休闲和室内运动休闲两大板块,户外包括橘洲沙滩广场、草地运动文化广场、硬地网球场、塑胶篮球场、沙滩排球场、户外步行健身道和自然天文露营基地,室内运动休闲区则包括水上运动中心、运动俱乐部、咖茶读书吧、休闲吧、文化休闲中心等。</p> <p class="ql-block">问天台:</p><p class="ql-block">位于洲头广场的前端,面积350平方米,取意毛泽东当年在此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 [13]民国二年至七年(1913—1918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读,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经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后来,毛泽东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建问天台,就是来自这个缘由。</p> <p class="ql-block">2001年,橘子洲景区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麓山景区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1月,橘子洲景区联合岳麓山景区以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的名义成功晋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区中湘江江心,北纬28°10′23.40″、东经112°57′18.36″,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长达5千米,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最宽处仅300余米,岛形狭长,形似长龙。橘子洲大桥从上横跨而过,离长沙市中心1千米。</p> <p class="ql-block">2012年,长沙市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橘子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伫立在长沙橘子洲头,作为长沙橘子洲景区最大景观工程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以民国十四年(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突出表现毛泽东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形象。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是2007年2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后建设的。雕像总高度32米,长83米,宽41米,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橘子洲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有着特殊的意义。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在橘子洲头明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即抒发于此,这豪迈词句也激励着年轻一代的人们奋发向上,蓄志进取。毛泽东雕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外表材料为花岗岩石材,总高度32米。</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青年艺术雕《沁园春•长沙》诗词碑诗词碑于1967年建成,碑高4.7米,长8米,宽0.8米,四周用麻石镶边,中嵌高1.5米、长6.7米、宽0.8米的大理石碑,碑身北面刻有毛泽东手书“橘子洲头”4个大字,南面刻有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均镌贴金箔。</p> <p class="ql-block">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是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7年11月29日,2022年7月30日由湖南省博物馆更名为湖南博物院 ,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据2020年4月博物馆官网显示,湖南博物院有展厅面积为2.7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博物院共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和交流展览。</p> <p class="ql-block">2008年5月18日,湖南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8年10月11日,湖南省博物馆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1972年至1974年,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湖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千件精美的文物和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的发现与出土,使湖南省博物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支持。</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3日,我们湖南全境游之旅,完成了最后一站:湖南省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