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月1日下午2点多,我们来到陈家祠堂。前来这里参观的人数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排队入门就得用半个多小时。<br> 当你一走进陈家祠堂,就立刻被这里的宏伟建筑和各种精美的雕塑之功所惊艳和吸引,并且流连忘返,不忍离去。<br>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落成,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陈家祠堂是广州市的文化旅游景点,同时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也是以陈家祠为馆址建设。<br> 陈家祠堂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br> 陈家祠堂是岭南传统建筑的代表,其精美、栩栩如生的雕刻技艺也是广府文化中祠堂文化的具象体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工艺。是广州市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是观众了解广州、了解广府传统建筑艺术的必备打卡地,非常值得一去。</h3> <h3> 17点50许从陈家祠出来,我们来到荔湾区的沙面岛。<br> 沙面岛,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欧陆风情建筑的旅游胜地。沙面岛又称拾翠洲,是珠江冲积形成的沙洲,沙面岛在宋、元、明、清时期就是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1840年鸦片战争后,沙面岛沦为英法租界,成为西方列强在广州的势力范围。其建筑包括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广东外事博物馆、海关馆舍旧址等,其建筑风格多样,包括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等,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这些建筑和参天的古树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br> 沙面岛也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抗日战争期间,沙面岛曾被日伪军占领,直到1949年广州解放后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br> </h3> <h3> 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