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年味!

丽丽

<p class="ql-block">《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们老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在还是正月里,老百姓讲话,现在还是年里!我今天想聊聊我眼里的年味!</p><p class="ql-block">“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了!”每逢过年,我周围的人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觉得并非年味淡了,而是我们老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我们期待过年,因为过年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能吃上平日难见的食物、穿新衣服。那时物质匮乏,很多食物都是凭证供应!只有春节才能吃上瓜子花生!只有过年才能穿新的衣服!</p><p class="ql-block">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物质极大丰富,吃美食穿新衣不必等到过年,随时都能实现,小时候的那种期盼自然不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于六十年代初的我们,小时候不但物质匮乏!精神生活也很单调!那时家里没有电视机。偶尔看一个电影我们要跑很远的路!看的片子都是老掉牙的!记得有一次看电影洪湖赤卫队,我和哥哥骑车四十分钟,到很远的一个军队大院礼堂看的!真是乐此不疲!电影院只要演新电影,打破头也要搞张票一睹为快!过年时能放点儿小鞭,就能带来无尽的欢乐!到了七十年代!我家里是我们住的华北局宿舍筒子楼里第一个买了黑白电视机的,可是电视台里节目很少!当年电视机里放《霍元甲》,全楼道的都到我家里坐着小板凳观看!那些年每到春节中央电视台都有春晚!大家吃完年夜饭,全家就在家里看春晚!春晚里面的新歌,往往第二天就火了!没几天,大家都学会唱了!像当年朱明瑛唱的“回娘家”啦,张明敏唱的“我的中国心”啦,费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啦!还有当年港台歌曲…春晚后大街小巷都有录音机在播放这些歌曲,年轻人一下子都会唱了!那时哪个演员上春晚,他(她)就火起来了!像李谷一、苏红、董文华、蔡国庆、那英等都是上春晚后火起来的…如今电视里娱乐节目丰富,新鲜感不再。今年除夕,我和老张晚上正常的时间洗洗睡了!春晚节目都没有看!</p><p class="ql-block">今天大学同学群里有人议论元宵节民俗南北方有差异!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做法不同,但馅料和外皮用料相似,都是用糯米做皮,馅料有黑芝麻、五仁、豆沙等。马上有人说,“不管叫元宵还是汤圆,馒头还是馍馍,饺子还是扁食,我只关心如何吃得健康以及增加能量。”他说的对!老年人关注点儿变了!</p><p class="ql-block"> 想想确实如此!小孩子、中年人、老年人,不同年龄段需求和向往大不相同。小孩子都爱吃糖,爱吃巧克力!老年人也喜欢!但是老年人想吃甜却怕血糖高!小孩子总想跑出去玩!捉迷藏啊,踢球啊,只要出去玩就很开心!年轻人穿漂亮衣服就很开心!过春节,小孩子和年轻人放鞭炮是很兴奋的事!但老年人就没有这么多乐趣了!想锻炼、旅游,却因年龄大了,腿脚不便,运动减少了!出门旅游也不方便了!甚至有些老年人身体病痛受限,连家门都出不来了!当然兴奋点和兴趣都难免降低。所以过去充满年味的吃好的穿新衣放鞭炮这些事,到了老年,就是放花也没有兴趣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年味从未消逝。只是我们不再纯真!社会发展让物质丰富,我们应心存感恩!人虽老年,但是仍然要对生活有所追求!积极乐观地学习新知识!有所改变!</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要重新审视过年意义!那就是尊重春节的民俗!年味就是浓浓喜庆的氛围!哪里都充满了红色的福字,家家门前都贴上具有美好寓意的春联!过年就是除夕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日子!过年就是大年初一和家人及朋友们互相拜年的日子!过年就是家人朋友们聚会的日子!过年就是大年初二结了婚的女儿回娘家看父母的日子!过年就是破五吃饺子!过年就是大家一起磕着瓜子唠嗑的日子!看着儿女和孙辈们过节开心!我们老人也开心啦!</p> <p class="ql-block">过年就是福到!</p> <p class="ql-block">除夕家人在一起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家人除夕聚会!</p> <p class="ql-block">过年就是家人和朋友们互相拜年!</p> <p class="ql-block">初一朋友们在微信里互相拜年的照片都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和孙女!</p> <p class="ql-block">初二看老妈!</p> <p class="ql-block">过节就是孩子高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