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夜景

雨后彩虹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古城始建于秦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徽州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span>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 <p class="ql-block">古城外练江上三大古桥之一:太平桥</p> <p class="ql-block">太平桥上拍练江</p> <p class="ql-block">【太白楼】位于太平桥头,是一座殿堂式徽派古典楼宇建筑。楼内陈列了有关李白生平的书籍,还有字画、匾额和对联等。</p> <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的徽州府衙,造型古朴的许国石坊,重檐高脊的东南谯楼,雕饰精致的古徽商群居地,规模庞大的徽商大宅院等,都是这座古城最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是徽州府的标志,建于元末明初,保持了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的格局,为中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p> <p class="ql-block">【南谯楼】始建于隋末,宋宣和年间重建,明弘治十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为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p> <p class="ql-block">【东谯楼】又名“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为清代。楼高三层,二层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方形门阙,街道从中穿过。顶层为虚阁,歇山顶。东谯楼起因于堪舆家之说:门面朝东,取名“迎和”,雅化“阳和”,可得治国之才。</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坊”,石坊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12只狮子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p><p class="ql-block">它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是古城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徽园遵循“注重历史、立足环境、求精求美、突出特色”的构筑要求,利用古城西墙基础建造,被称为徽州古城保护的典范,徽园集牌坊、祠堂、民居“徽州古建三绝”之大成,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粹,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徽园第一楼、得意楼、春风楼、过街楼、古戏楼、莲池玉带桥、九龙九凤壁等。</p> <p class="ql-block">仁和楼</p> <p class="ql-block">徽园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绣球楼</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中和街</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夜韵》</p><p class="ql-block">青砖黛瓦月朦胧, 马头墙外夜风轻。 </p><p class="ql-block">渔梁坝下波光碎, 练江水映万家灯。 </p><p class="ql-block">古巷深深人语静, 石阶斑驳影随行。 </p><p class="ql-block">徽韵千年今犹在, 一城烟雨一城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