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之旅(4)蓬莱仙境

Sherry范

<p class="ql-block">蓬莱市属于烟台市管辖,古称登州。它北临黄海、渤海,自古是京、津门户。</p> <p class="ql-block">它是历史名城,蓬莱阁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湖北武汉市、岳阳楼,湖南岳阳市、滕王阁,江西南昌)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八仙过海”的传说、海市蜃楼的奇观更是家喻户晓、名声海外</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左边是抗倭英雄戚继光纪念馆,往前走是位于蓬莱阁下的蓬莱水城。</p> <p class="ql-block">水城的前身是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为防御北方契丹族入侵而建的刀鱼寨。1376年明洪武九年为抗倭寇,在刀鱼寨基础上修建码头、土城墙、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灯塔、炮台、护城河等设施,它是古代的海防建筑,同时也是海运的枢纽,古代“海上丝路”的始发港,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广州、泉州、宁波、登州)之一</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座保存完好的水城,当年民族英雄戚继光训练水师抗击倭寇的场景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戚继光,生于1528年,武将世家,祖上曾是朱元璋的亲兵。他17岁那年继承了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他自幼勤奋刻苦、习文、习武,是兼武艺与文才于一身的军事家、诗人、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1553年他开始沿海的防务工作,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著名诗句,2年平定山东倭寇。由于他战绩斐然,朝廷派遣他到倭寇更猖獗的浙江。当时浙江的士兵非常恐惧倭寇,在战场上不堪一击,戚继光亲自到义乌招募3000精壮的矿工,成立戚家军。他亲自训练戚家军,发明了抗倭利器戚家刀,12人为一队的鸳鸯阵,百战百胜,把浙江的倭寇歼灭,余党逃到福建,他奔赴福建、渡海登上横屿岛把倭寇的老巢打尽,以1:100的战损清除沿海倭寇。老百姓生活安稳,再也不怕倭寇再来侵扰。“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p> <p class="ql-block">1568年戚继光奉命北上蓟州抗击鞑靼,他练精兵、创车阵、修长城,在北方御边16年,使蒙古骑兵不敢进犯,老百姓生活安宁。</p> <p class="ql-block">在他四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战无不胜,一生征战无败绩,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英雄。他为世人留下2部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功德无量。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丹崖山上最早的建筑是唐朝贞观年间渔民建的龙王庙,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p> <p class="ql-block">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建的蓬莱阁主体建筑全木质结构,以原样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细细品味接近千年的古建筑,几经修葺的屋顶的动物装饰、简单的窗花图案、大小不均匀的墙砖、高低不平的台阶…..都是质朴无华,但经久耐看</p> <p class="ql-block">在蓬莱阁北墙外壁上,有三块石刻碑,写着:寰海镜清、海不扬波、碧海清风</p> <p class="ql-block">其中海不扬波的“不”字被修补过。据《蓬莱阁志》记载: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战火纷飞,蓬莱仙境也不能逃过。1895年1月18日,日军吉野号等3艘战舰开到蓬莱阁外海面,炮击蓬莱城,一发炮弹击中“不”字穿墙而过,把半个“不”字打飞,好在这发是哑弹,没有爆炸主体建筑。但那段海扬波,民不聊生的辱国历史,值得我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蓬莱阁边上是田横山,是胶东半岛的最北端,也是黄海、渤海分界线。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分界线不明显。听说夏天是最好的观景时间</p> <p class="ql-block">与蓬莱阁遥遥相望的是八仙过海景区。</p> <p class="ql-block">八仙是指:身背葫芦的铁拐李、手持芭蕉扇的汉钟离、倒骑毛驴的张果老、背负长剑的吕洞宾、手执长笛的韩湘子、手持荷花的向仙姑、手提花篮的蓝采和、手持玉板的曹国舅。他们用各自的宝物在海上乘风破浪,逍遥自在、悠然自得的画面深入人心,是凡人向往、羡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旅游学历史、地理,读万卷书不如 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