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幸福家庭尽书香</p> <p class="ql-block">源心人,他是我的老领导,我在东浦中学任教30年,他是镇党委书记。后来,我被调入县人大(现柯桥区人大)后,他是人大常委会主任。几年前,他出了本书,单位里人手一册,我也得到赠书。当我那本《温情脉脉》再版新书印出后,也想到要回赠他一本。</p><p class="ql-block">他在收到书以后,给我发了条短信,叙述他获得赠书时的场景和感受。虽然这事已过了段时间,可那条短信的内容,却在我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反倒印象越来越深,不时为他那语重心长的教诲和鼓励所感动。并促使我有种一吐为快的冲动。</p><p class="ql-block">这篇短信,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以为这是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他在文中开头写到“收到著作后,我立马推荐给我妈妈(今年九十七岁),她马上回答,这位吴老师的书《茶座闲趣》我也看了,写得很不错的。”家里有位i老寿星,这原本就很难得,却更难得的是她还在坚持读书,在读书中熙养天年。这位老人总不肯闲着,过着丰富而愉悦的精神生活,这场景,还让我因拥有这位可敬可爱的、知书达礼的读者而欣喜!</p><p class="ql-block">再者,我对这位领导感受到特别亲切,他热情肯定下属的工作业绩,给予极大的鼓舞。他说“你为绍兴县的教育和人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还说:“字里行间都体现着正确的人生哲理;体现着幸福、友善、感恩;体现着知足、乐观、趣味的生活状态。"文句优美,亲切。在我面前不仅是位平易近人的领导,而且是位关怀备至的亲人,这样温暖亲如家人的话,是很难听到的。</p><p class="ql-block">这样亲近下属,热心关切的领导,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要说有的话,让我想到一位,那就是五八年热诚小学的校长沈佩芬。那年我从湘师毕业,被分配到绍兴东浦中学工作。当时,我一个20刚出头、未经世面、年轻气盛的小伙,凭着一身劲,投入了白手起家的建校劳动。那时的东浦初中,只是四间堆酒车间,平房,是从热诚小学厕所旁凿了个墙洞出入的,道地上堆满河泥,足有尺把厚,因工具不足,师生硬是用板橇,甚至用双手挖,几天后才清除河泥,见到石板。那时,三个班级四位教师,我一身兼三个班的语文课。学校又办起了“三场”,即农场,畜牧场,还有工场草包厂、砖瓦厂,真是红红火火,大干快上。当时沈校长待我很是亲切,小吴小吴地叫我,生活上工作上,都关心我一个举目无亲什么都不懂的人,还根据我的表现,被树为全公社青年学习标兵。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遇上像沈校长那样关心爱护下属的好领导,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毫无怨言。</p><p class="ql-block">哎,话扯远了,再来说说这位老领导,他的业余生活也充满书卷气,特别他的书法艺术了得,这位书协领军人物,勤奋挥笔,很有功底,作品一出现,便赞美声不绝!</p><p class="ql-block">我为拥有这位德艺双馨的老领导而庆幸,最后他嘱我:“再攀三版的成功出版”,这要看老天的开恩,要看自己的命运,但不管怎么说,我当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警句激励自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