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学习,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更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儿童的语文》 通什中心学校 李子菁

李子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喜庆的寒假时光里,我们迎来了宝贵的自我提升与心灵充电的契机。阅读,作为知识的源泉与心灵的慰藉,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还能深刻影响教育者的教学理念与人生哲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静谧傍晚,坐在窗边,手捧书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似被书中精彩知识深深吸引。</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精彩读书笔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读书做笔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读书 精彩摘记(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读书 精彩摘录(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读书 精彩摘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读书 精彩摘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读书 精彩摘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读书能让心情愉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读《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读书笔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读于永正老师《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收获颇丰,深受启发。于老师着重指出,儿童语文应是 “儿童的”,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尊重其认知规律。传统教学常以成人思维主导,忽略孩子的独特视角。比如教诗词,生硬地灌输诗意,孩子难以理解。于老师倡导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感受语文魅力,就像将诗词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孩子自然更易融入情境。他强调语文是积累的学科。大量的背诵、广泛的阅读和规范的书写练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根基。可在快节奏的当下,学生背诵量不足,阅读流于表面,书写也不够重视。于老师的观点让我警醒,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背经典篇章,鼓励海量阅读,严格要求书写,为他们的语文学习筑牢根基。于老师还提到,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儿童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无论是朗读时的字正腔圆、情感饱满,还是书写时的一笔一划、规范美观,亦或是写作中的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教师的示范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回想自己的教学,有时示范不够到位,导致学生难以把握学习要点。读完这篇思考,我深刻认识到,儿童语文教学需要我们俯下身,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注重积累,做好示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于老师的理念为指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与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读《儿童的语文》有感</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通什中心学校 李子菁 </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这个寒假,我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一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视角,而且在实际操作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为我们展现了一片以儿童为中心的语文教育天地,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卓越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契合儿童天性、贴合儿童发展需求的。于永正老师着重强调,语文教学要 “基于儿童,指向儿童,为了儿童”。这一理念让我深刻反思过往教学中,那些以成人视角出发、忽视儿童独特认知与感受的行为。在日常教学里,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拔高教学要求,用成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的学习成果,却忘了孩子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比如在讲解课文时,若一味追求深度剖析,而不考虑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便会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望而生畏。于老师的理念让我明白,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以儿童的实际情况为基准,让语文学习成为他们能够轻松攀登的阶梯。书中提到,“儿童的语文” 是涵养、积累的语文。于老师十分重视背诵、读书和练字。大量的背诵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厚积薄发,为日后的表达和写作奠定坚实基础。读书更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引导学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尤为重要。而练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更是传承汉字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使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积累的机会,合理安排背诵任务,引导他们进行广泛阅读,注重书写规范,让学生在点滴积累中提升语文素养。于老师的课堂充满游戏精神,他善于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他会装猫变狗,用生动的表演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会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将枯燥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和情境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为我指明了教学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践行书中的理念,以儿童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成长,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茁壮成长的乐园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