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辆自行车</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一年后,我便开始计划着买一辆自行车。当时我的工资是七十二元,加上十二元班主任费,能拿到八十四元。爸爸说,这工资还不低啊,比我刚参加工作时要高的多。爸爸当时在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做后勤,工作三十多年才五百多一个月。为了补贴家用,他利用门房和围墙之间的空间搭了一间简易木板房,开了一个压面铺。勤快的母亲在校园里开了一间小吃店,常常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餐桌上更是亮锃锃的一尘不染,再加上母亲的热情好客和对孩子们的溢美之词,生意也不错。当然母亲做的饭菜也是家常可口。尤其是她最拿手的瓤皮子,柔软劲道,盛到大瓷碗里,油亮亮的,配上一撮黄瓜丝,调上红红的油泼辣子,以及香醋和蒜泥,搅拌均匀,来上一碗,即刻就满足了口腹之欲。大量的初中高中学生是店里的常客,有时候,年轻的老师也会光顾小店。自从我拿上了工资,我便不再向父母伸手。在我买自行车的计划即将实现的时候,爸妈问我有钱没有。爸妈知道,一辆自行车280多元,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大额开支。我说,没问题,我早就攒够了。其实为了早日实现我的这个计划,我向同事还借了四十元,连同我平素积攒的,已经有300元现款在身了。等到星期六,我便只身去了舟曲。那个时候,要买自行车,商店里头没有熟人是绝对买不出来的。正好姨夫在商店里头有个亲戚,拖这位亲戚,便顺利的实现了我买自行车的计划。一辆加重飞鸽自行车,推出了商店,推进了自行车修理铺,紧好了辐条,拉正了车轮,调好了车闸,又拿来油抹布擦去灰尘,整个车新崭崭亮锃锃,看着就让人喜从心来。骑上它,一溜烟,便从舟曲人不离车的飞回到化马学校了。从两河口一路上来,有三个大上坡,我都是将军不下马,一路蹬上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快马加鞭奔前程啊。</p><p class="ql-block">一辆崭新的飞鸽自行车支在我的宿舍门口,几位同事在操场里你骑两圈他溜两圈,校园里边多了些许快乐。晚上,有同事买来了鞭炮,说买了新车要祝贺祝贺,我们那个时候叫“暖新车”。我也买了两瓶绵二,随着鞭炮声起,大家便高升五魁的乐呵开来。</p><p class="ql-block">这辆自行车陪伴了我两年多的时光,上至官厅,下至沙湾,也多少次陪我去舟曲。骑着它,飞驰在或平坦或崎岖的道路上,亦或遇到陡峭的上坡路,无论如何,人生路上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也减轻了我不少的负担。多少年后,想起这辆自行车,我还把这段往事视若珍宝,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爱之心切的摩托车</p><p class="ql-block">从宕昌县职业技术学校到县一中,我经历了一次从主动争取到被动接受的职业经历。天水师专毕业的那一年,我期待着进入县一中当老师。当时胡老哥领着我一同去找郭校长。郭校长说暑假里会安排试讲,根据试讲情况择优选用。暑假里,我一边做准备一边等待试讲通知,可是都快开学了,还没有等到任何消息。胡老哥也好几天没有见到郭校长。没办法,只能等。可最终等到的是教育局的通知,我被分配到县职校工作。说实在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不理想的结果。那个时候,我是多么希望能够进到一中当老师啊。但最终事与愿违。当时的职校非常不景气,全校只有几十号学生,三十多位老师。工作挺消闲,但教师大都很懒散,总觉得自己的价值会被这种环境所吞噬,也担心久而久之会荒废了自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对职校老师也是“另眼相待”的,因为职校的学生都是考不进一中的学生,或者被一中开除的学生,家长为了孩子有学上,或者为了有高中学历,便来职校上学。这些学生是不好管也不好教,逃学是司空见惯的事。于是乎老师们大多数时间都没事可干。总之,我是十二分的不想到职校当老师的。虽然教育局把我们几个分配到了职校,但去一中的想法还是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也曾经托人打听过看有没有借调或补录的机会,但得到的结果是老师已经够了。唉,算了吧,职校也好,总算进到城关了,到哪儿都是当老师,那就随遇而安吧。</p><p class="ql-block">我在职校一待就是五年,主要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课教学工作,后来还兼任过办公室主任。当时,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也设在职校,实行两个学校,一套人员的管理体制。后来,职校学生越来越少,电大招生是蓬勃发展。老师们的工作除了教几个职校生之外,便是担任电大的考试监考。工作轻轻松松,还可以拿到监考费。几年下来,自然而然的适应了舒适的环境和轻松的工作,去一中的想法不知不觉中荡然无存了。</p><p class="ql-block">然而,事情总是出其不意的会发生变化。先是有两名同事被调到一中,一名是化学,一名是英语。后来又有一名数学和语文老师被调到一中。我们看到他们早起晚归的身影,我们也看到他们星期六还要去补课的情境,当然,我们也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气神。我是在职校工作第五年的十月份被调到一中去的。说实在,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想去一中工作。除了在职校工作的各种轻松舒适之外,我已经是学校办公室主任。学校领导曾经让我专职当主任,但我坚持不想脱离课堂教学第一线。我认为,哪怕是三五个学生的班级,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师,我不能放弃教学工作,就像农民不能放弃土地一样。我很庆幸我的坚持,不然,如果我脱离开课堂教学工作,荒废了我的基本功,恐怕就不能适应一中的三尺讲台了。总之,我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境下,忐忑的接受了现实,走进了我县最高学府的大门。</p><p class="ql-block">刚去一中,我被安排到初中部教初二年级两个班语文,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压力一下子飙升。正课之外,还有早自习和晚自习。每天的时间除了在教室里,就是在办公室,作业特别是作文拿到家里批阅,那是常有的事。多么希望哪天下午放学时来场大雨,可以偶然不上晚自习。有一次,真的如我们所愿,放学后就开始下起了雨,直到快上晚自习了,还在下。我们便待在家里,欣喜的观赏着大雨飘洒的情境。突然就接到年级主任的电话,经请示校长,天上下刀子,晚自习也要上。一丝窃喜化为泡影,我们只得骑上自行车,飞驰而去。哪怕是泡成落汤鸡,也得站在讲台上。</p><p class="ql-block">紧张有序的工作成就了我吃苦耐劳的习惯,同事间的比拼赶超锻造了我追求卓越的品性。年轻的我朝气蓬勃,活力满满,深得初中少年的喜爱和尊重。优异的教学成绩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信任。在高中部搬迁至新校区的时候,我被选拔到高中部任教。负责组建由城关中学和原一中初中部合并而成的旧城中学的吕校长亲自给我谈话,让我留下来担任教务主任,但我还是选择了去高中。这个选择也许来自于我对一中的执念,也许来自于内心的某种追求,也有可能是所受教育对于我为师之路的影响,总之,我选择了在当时来说路途遥远,条件艰苦的新一中。</p><p class="ql-block">新的宕昌一中距离老城区近五公里。学校除了解决师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外,最重要的是解决师生的交通问题。县上安排了几辆老旧的大轿车作为师生上下学的交通工具,限坐五十人的轿车每次都是满满当当的一百多人,还有大量师生没车坐。后来,好多人选择了骑自行车,也有稍微近点的跑步走路往返于学校。最让人羡慕的是骑摩托车的老师。每当放学后来到校门口,看着挤公交的师生,看着一辆辆摩托车从身边驶过,虽然常常蹭车被同事捎带,但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有人动员我买一辆摩托车,我其实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我想要的摩托车7000多元,经济不允许,那要我将近一年的工资呢。每次走进摩托店,看着喜爱的摩托,一股冲动涌上心头,骑上它该有多好啊。可是,一瞅挂在车把上的价位牌,那股冲动迅速如潮水般消退。唉,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辆心爱的摩托车!</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我和这辆摩托车的缘分,在我又一次去摩托店看车时,正好碰上店老板。得知我是一中老师,便把我喜欢的那辆摩托以6000元的价格卖给我,并且可以先付2000元,所余款项啥时间有钱啥时间付。这老板真是大气。于是,我拥有了爱之心切的摩托车,从此有了上班的交通工具,不再担心上班迟到,下班没车可坐了。骑着它,如同一团火焰飞驰在街道上,让人自信而阳光。记得在旧校时,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尴尬甚至觉得可笑的事——因为头天晚上休息得太迟,第二天起床略略晚了一点,便急急忙忙的穿好衣服,匆匆洗漱后骑上自行车飞也似的去上班。来到教室,晨检完了便开始抽查背诵情况。那个时候,一个班八十多个学生,忙不过来,检查背诵情况只能是抽检。我坐在课凳上,背靠教室门框,双脚平升出去,听学生一个个来背诵课文。不经意间,眼睛瞄了一下双脚,这一瞄不要紧,差点没把我惊出一身汗来。我的双脚竟然穿着一棕一黑的一双皮鞋,那个尴尬劲,至今想起来都还尴尬。如果能隐身,我肯定秒隐。我耐着性子听完学生背诵,赶紧起身离开教室,趁办公室老师不注意,换上了运动鞋。第二次来到教室里,总有一些不自在,也总觉得学生们在说道着什么,现在想来,都还有些哑然失笑呢。自从有了摩托车,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我的标致3008</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忘不了新一中的三年时光,美好而短暂,虽然辛苦却充满欢乐,虽然劳累,却心有所望。一中锻造了我的韧性,给了我一生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每当想起一中的工作和生活,眼前的困顿也就变得不值一提。后来,在校长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外校领导岗位竞聘,最终离开了一中,来到了实验中学担任副校长。实验中学距离我家只有一墙之隔,上班非常方便。于是,我的摩托车便渐渐闲置了下来。起初,我还骑着它到县城周边遛一遛。到后来,十天半个月都不摸一把。正好有一位同事需要,在几位朋友的见证下,这辆我爱之心切的坐骑变换了主人。现在想起它,那些年轻的记忆便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让人向往。然而,岁月流转,光阴易逝,那些美好的时光只能出现在回忆里,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span></p><p class="ql-block">2012年5月份,我被调到城关三小担任校长。有人调侃说,人家都是人往高处走,你却一步一个台阶从职专一路干到了小学。在实验中学担任副校长期间,我主管教学。在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通过各种教改项目学习培训,我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自然而然地在三小的管理中得到体现,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在三小的课堂上呈现出来,生成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带来的是质量的不断提升。三小的工作开始呈现出风生水起的良好态势。我也偶尔消闲下来,借朋友的车开一开。当时,身边很多人都买了车,有朋友也鼓动我去买辆车。在我看来,车只是个代步工具,买不买车关键看你需要不需要。我去上班,步行也不过五六分钟,根本没有必要因为上班而买车。至于生活家用,也不大必要。当年买摩托时的那种心向往之情有独钟的感觉根本没有。虽然驾照拿到手已经好几年了,但买车的愿望总是没有那么强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刚刚还完房款,无帐一身轻,不能再因为买车,又背上一屁股债。</p><p class="ql-block">过了两年,身边买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闲暇时候,我也上网浏览,想了解一下车的行情,但总是看不懂。这期间,大宝在兰州上学,每到开学季,家长们都开车去送孩子,而我只能求助一起上学的孩子家长捎带着。中途想去看望,也只能乘坐顺风车或者大巴车。久而久之,便觉得不方便,想买车的念头就此开始萌生。我和老婆商量,得到的回复是再过两年吧。也难怪,刚过上无帐一身轻的日子,现在买车又要欠账。还是算了吧。</p><p class="ql-block">然而,有些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实现。有一次,我和妻子去看大宝,正好碰上在兰州办事的一个朋友。下午没事他便约我出去转悠,顺便问我想不想去看看车。我说反正没事干,看看就看看吧。没想到这一看一眼就看中了这辆标致3008,当时付了定金,签约一个月后提车。回到酒店,告诉了老婆,老婆自然是一通指责,问钱从哪儿出?我可没有为这事犯愁。因为我曾经给老父亲谈起过买车的事,父亲说他支持我。</p><p class="ql-block">现如今,我的小狮王已经陪伴我十年有余了。他载着我们一家,走南闯北,见证了我们的幸福,承载了我们的希望,更是陪我一起度过了人生的苦难。有时候,一个人静静的躺在车里,抽一支烟,享受这孤独的时刻。这个时候,唯有这辆爱车似乎深知我的心思,安静的守候着我,拥抱着我,接纳了我的一切。我便在这温暖的拥抱里沉沉的进入了梦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