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宝鸡文旅在2025新春开启了观《封神榜—战火西岐》免费游宝鸡的活动,这里有周原文化出现的地名,也就出现了许多古汉语中的生僻字,一场电影就这样决定了一次旅行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来到陕西的地界上,永远都是补不完的历史课。宝鸡古称陈仓,因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闻名。宝鸡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62年,因“石鸡啼鸣”的祥瑞事件,陈仓后被改名为宝鸡。老街座落于宝鸡城区东南侧,始建于唐代。还有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的五丈原。施耐庵小说取名“水浒”二字也起源于此 。在这里,历史有迹可循;在这里,开始了解历史。</p> <p class="ql-block">陈仓老街紧挨着青铜器博物馆,站在博物馆门前就可以看见陈仓老街,沿着阶梯下行即可到达。由于历经岁月的洗礼,这条街道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成为了一座以老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街区。老街建筑以民国风格为主,同时融合了传统建筑元素,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有青砖、红砖小楼房,红木门窗及墙体雕花,还有仿造的宝鸡老火车站、陈仓公寓、山西会馆等建筑,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陈仓区)贾村镇,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三千年前,“中国”二字被篆刻于器物之上,中央之地,居中而治。</p><p class="ql-block">三千年后,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深埋它的这片土地叫做中国</p> <p class="ql-block">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出土了诸多青铜器,而陕西宝鸡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大克鼎、铜浮屠、墙盘、逨盘、折觥、胡簋、卫鼎等诸多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始建于东汉,是唐代的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佛指舍利原藏于真身宝塔的地宫中,参观时需要从右绕行。</p> <p class="ql-block">让我的小叶紫檀佛珠在佛光普照的千年寺庙里得到加持</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法门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唐代风格的旧址建筑群,包括法门寺院和珍宝馆,佛祖舍利1987年就在真身宝塔的地宫中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地宫入口</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部分是新建文化景区合十舍利塔,因外型为双手合十,既表示了佛教的仪式特点、基本理念和人追求和平的基本意愿,在双手合十造型中,内函的唐塔表明了历史和现代化的圆满融合,因而称之为“合十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佛祖真身舍利就存放于舍利地宫中厅,每逢重大佛教节日才升起展示。</p> <p class="ql-block">很幸运我与这个传承数千年灵物之间只相隔数尺,汇聚了所有佛教徒信仰的佛指舍利,安放在精美的宝函中,顶礼虔诚的膜拜后,是久久的凝视。</p> <p class="ql-block">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p> <p class="ql-block">太白山脚下的唐镇</p> <p class="ql-block">·有“太白积雪六月天”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山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内陆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是秦岭的主峰。由于冬季是旅行淡季,只能乘观光车游览,步行栈道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气温也越来越低,而山上的积雪也越来越多,曾经奔腾的小溪在低温下被冻结成一簇簇冰挂,晶莹剔透。瀑布也像上演了一场冰雪奇缘的现实版。</p> <p class="ql-block">乘缆车至天圆地方景点,海拔3511米,这也是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此时,站在峰顶,天空如此之近,云在脚下翻滚,感悟着高山仰止,领略着太白神奇</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走在太白山脚下的唐镇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浸泡在太白山唐风古韵的凤凰温泉里,缓解登山的疲乏,在这一汤温热中,驱散了一个冬季的寒冷。</p> <p class="ql-block">这次由一部电影开启的旅行中有收获也有遗憾。有幸瞻仰了千年佛门传世供养圣物“佛指舍利”,登上了“太白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然后这匆匆的三日游,也有许多遗憾。遗憾的是在寒冷的夜晚匆匆的在陈仓老街吃了碗豆腐脑,离青铜器博物馆咫尺之遥,却没能看到三千年前“何兹中国”被篆刻于器物之上的何尊和中华第一古物 —石鼓。遗憾的是我还不曾了解宝鸡历史上的名人白起,张载,周公与姬昌,也不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兴大业而定三秦,雍城三百载时光”的历史渊源,还不知道“金戈铁马大散关,十年抗金意志坚”南宋抗金最前沿的西北咽喉重镇,扼腕半壁江山背后的故事,“太公钓鱼,文王访贤”的周原文化,也不曾见到宝鸡“道上冰雪晚,金雁江边春”的难得的关中美景,现在还是回家多读读书,下次再把这些遗憾一一补上。再见了,绵延广袤的巍巍秦岭;再见了,源远流长的滔滔渭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