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佛国,梦里古镇

开心快乐

<p class="ql-block">  锦溪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造苏州城时,这里已成集镇,初显兴盛。锦溪是古代文人将相的眷恋之所。锦溪是人文荟萃的书香古镇,文运昌盛,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锦溪古镇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锦溪位于昆山市西南隅,镇内湖荡密布、河巷纵横。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南,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p> <p class="ql-block">水乡佛国牌坊是锦溪景区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古时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已故大师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p> <p class="ql-block">古莲桥静静伫立在五保湖中央,桥北为古莲池,桥南为五保湖,飞檐翘角的亭子连接起长长的廊桥,廊桥东段建有水榭鹤来轩、听渔亭,设计独特精美,造型江南少见,成为锦溪古镇的亮丽名片和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陈妃水冢在镇南五保湖中。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莲池禅院,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赵昚宠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赵昚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p><p class="ql-block">寺名原称古莲寺。经宋、元、明三代,寺院已荒废,从明代高启、文微明等人所写“莲池结社”诗看,明代禅院应该比较兴盛,各地法师到此结社讲学,成为江南的佛门胜境之一。</p> <p class="ql-block">莲池禅院三面环水,与陈妃水冢隔水相望,占地面积6403平方米,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禅院建筑古朴典雅,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圆通宝殿等。院内清幽典雅,禅意绵绵,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文星阁位于莲池禅院东侧,始建于明朝,为三层楼阁式建筑,砖木方形结构,飞檐翘角,高15.6米,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历史上曾几经修葺。阁内供奉主宰文运、点派状元的文曲星,也供着孔子像,耸立于古莲池畔,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处,是锦溪镇上保存完好的一处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大部分建筑为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瓦白墙,临水而建。</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民居不仅展现了历史风貌,还保留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民居建筑风格独特,一边是商业街市,一边为水埠码头。</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内河道长达6公里,形成了河湖相通、泽浸环镇、街巷依水、桥巷相连的典型江南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锦溪古镇现存19座古桥,均匀分布在“丰”字形的河道上,大都为明清建筑物,桥上碑记、挂联、花纺镌刻精细,形成水乡特有的“桥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里和桥,又称南塘桥、南观音桥。该桥始建于明代,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横跨于南市河上。里和桥长22.4米,宽3.1米,净跨9米,矢高4.8米。桥系花岗石质地,保存完好。明书画诗三栖大家文征明有诗称赞之。</p> <p class="ql-block">普庆桥又名俞家桥,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间重修。桥为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东西走向,跨于市河上。桥长18.5米,宽2.8米,净跨6米,矢高3.75米,保存基本完整。有桥联 “两岸烟飞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之句。</p><p class="ql-block">相传元代,古镇上的海运大户陆华甫就从这里起航。站在桥上可俯瞰水景,欣赏河㫠风光,看游船穿桥而过。</p> <p class="ql-block">张省美术馆,馆名由中国著名艺术家启动先生题写。馆内展出了中国著名画家张省先生近30年来的209幅作品,以及张省收藏的刘海粟、钱君匋、陈大羽、张继馨等书画大师的佳作精品。</p><p class="ql-block">张省,1955年生于水乡古镇锦溪,是刘海粟先生的关门弟子。</p> <p class="ql-block">众安桥,始建于宋代,现存桥体为明永乐七年(1407年)重建,雍正十二年(1734年)再次重修,道光年间重造石砌。桥两端均有15级以上石阶,上桥似爬楼梯,到了桥面上,其高度已相当于对岸的二楼。此板长23.4米,桥高5.1米,跨度9.0米,桥面宽3.5米,是锦溪古桥中跨度最大、最高的石平板。造型古朴简洁、美观庄重。</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的石桥、亭子、廊棚,风景秀丽。河边的长廊、亭子即可避雨遮阳,也可驻足小憩、观景。</p> <p class="ql-block">西街是古镇的主要商业街之一。街道两旁多为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溥济桥俗称陈家桥、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里人陆溥、陆济兄弟出资建造。明天启年间(1621—1628)重建。溥济桥其桥名取自两位造桥人的名“溥”、“济”两个字。桥长15米,宽2.7米, 跨度5.3米,矢高3米,为明代束腰并联式拱桥。桥体为花岗石所筑, 拱圈由青石砌叠而成,是锦溪拱形桥中跨度最小桥体最低的单孔古桥。</p> <p class="ql-block">博艺群芳牌坊</p> <p class="ql-block">长埭廊是古镇内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廊桥。横跨在河面上连接两岸。</p> <p class="ql-block">烟雨长廊临水而建,在雨季时,雨水滴落在河面上,产生如烟如雾的效果,因此得名“烟雨长廊”。这里不仅是游客避暑躲雨的好去处,更是欣赏锦溪古镇水乡风貌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锦溪壶文化馆专注于展示壶具与紫砂名壶的文化艺术。</p> <p class="ql-block">馆内陈列着来自各个年代的古董壶,展示了壶具从粗犷到精致,从抽象到写实的演变过程。此外还展示了现代的各种动物造型的艺术品以及历代紫砂名壶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昆山是中国古砖瓦之乡,锦溪是昆山古砖瓦之乡。中国古代砖瓦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砖瓦为题材的博物馆,位于上塘老街清代建筑“丁宅”内。馆内藏品有瓦当、滴水、屋脊构件、建筑砖、铭文砖等共2000多件。</p> <p class="ql-block">马若特泥禅坊是马若特先生在锦溪开设的一家民间博物馆。馆内展示了马若特先生及其父亲马志国先生的泥塑作品,这些作品将普通的泥土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刻画了孩童、汉子、老人等各种形象,内涵深厚且刻画细腻‌,让人不禁感叹民间手工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古镇上大多数民居依水而建,临水开窗,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古镇仿佛被一层轻纱般的月色温柔覆盖,展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静谧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菱荡湾融合了自然风光和文化元素,景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古莲桥与堤坝连在一起。其景观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灯光下,水中倒映的古桥、灯笼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莲池禅院夜景</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街道两旁,一盏盏灯笼、广告灯箱渐渐亮起,店铺里灯火通明,将石板路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p> <p class="ql-block">古巷深处的酒巴和特色小店依旧在营业之中,吸引着游客停下脚步,享受一段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柳树低垂,河风轻佛,带着夜的凉意和水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沿河而建的房屋,倒映在静谧的水面上更加明亮迷人。</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里,我们不仅领略了江南水乡独有的风光旖旎,更深刻感受到了那份沉淀于岁月深处的文化底蕴。随着夜幕降临,古镇点亮的灯火与星空交相辉映,为这趟旅程画上了一个温馨而难忘的句点。这里所有的美好,将会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p> 谢谢你的浏览和支持! <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于2023年3月21日、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