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野天满宫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区的神社,和太宰府天满宫同为日本全国天满宫之总本社、天神信仰的中心。主祭神是学问之神菅原道真。京都市民以爱称“てんじんさん”(天人先生)称之。</p><p class="ql-block">北野天满宫与太宰府天满宫、防府天满宫并称为日本三大天神。</p> <p class="ql-block">这座壮观的古老神社是为了纪念9世纪著名学者菅原道真--被尊为学术之神的天神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菅原道真(845-903)是日本惟一以才学而登相位的作家。他站在平安时代汉文学的顶峰,走在当时追随中唐文学特别是元白体的风潮的前列,他的汉诗汉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身任右大臣,按照中国方式,人称菅丞相。和当时的许多优秀贵族文人一样,他既沉浸于六朝唯美的氛围之中,又积极追随着最先传入日本的大唐的“当代文学”。醍醐天皇接到他献上的自家祖父三代的诗文集,曾当即赋诗,说菅原胜过了白居易,以后可以把《白氏文集》甩在一边了。这既是对菅原家族文才的极赞,又流露出一种中华之美已尽为我有的满足。后来日本很快从对唐开放趋向内敛绝不是偶然的。菅原道真又是一个站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人物,他曾上书天皇,以唐内乱为由,建议中止遣唐使的派遣。遣唐使历史的结束,使最新的中国文化信息失去了最重要的通道,贵族文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专集于古典,对后来中日文化交流与日本人的中国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p> <p class="ql-block">菅原道真艺术的高峰,应该是出现在他被突然贬谪到太宰府之后。那些反映边地民众疾苦的作品,明显可以看出白居易讽喻诗的影响,而又具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堪称“流人文学”。在他死于左迁之地之后,京城宫廷和清凉殿遭到雷劈,瘟疫流行,怪异丛生,人们传说道真左迁冤死是左大臣藤原时平谗言迫害的结果,天行反常则都是由于道真冤魂作祟。为了抚慰镇服亡灵,人们开始在现京都北野地区把道真当作天神来祭祀。</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冤魂是十分可怕的家伙,所以,菅原道真起初被描绘成一幅吓人的模样。同时,在平安时代就有人称道真为“文道之祖,诗境之主”,又有人称他为“文道大祖,风月本主”,盛赞他“道德光九野,灵验载八埏”,就是说日本人走到哪儿求他都灵验。道真后来作为文艺之神、书法之神、学问之神的信仰普及开来以后,他的形象就变得温和而又慈祥了。道真从贵族政治家文学家到成为庶民信仰对象的过程,显现出所谓“神佛习合”的色彩,即本土的神道信仰和佛教信仰的折衷融合。今天,大阪等地有天神节,从江户时代以来年年举行祭祀活动,天满宫几乎遍布日本全境。艺人到这里合掌默祷,愿天神保佑自己演技提高;歌人到这里合掌默祷,愿天神保佑自己歌艺大进;喜爱书法的人到这里合掌默祷,愿得天神助自己作品获奖。当然,最让人想起天神的时候,或许是年年各类学校招生之际,不知多少考生和家长在闭目合掌,祈求天神赐恩。今天,许多人在天神面前静静默祝,表达心愿的意义远远大于信仰的意义,因为那愿望的实现毕竟有赖于自身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