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的美篇

Rose

<p class="ql-block">留在记忆中的往事</p><p class="ql-block">一、单飞第一班</p><p class="ql-block">70年代我来到了民航第一飞行总队乘务队,成了一名客舱乘务员。单飞后的第一班飞行就是自己给自己带班,飞北京-呼和浩特-锡林浩特-呼和浩特-北京航线。飞机是伊尔十四,机号617。该机型26个座位,属于小型螺旋桨客机,由前苏联制造。客舱设备简陋,机组人员也都是天津训练大队的。看到任务后,我心情忐忑。第一个担心是,我还没有完全适应,还在呕吐阶段。第二个是,这架飞机非常特殊,它的座椅排列类似现在的地铁列车,座椅分布在机身两侧,为旅客服务时很别扭。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地进行了飞行四个阶段的准备。那时飞行前需要乘务员提前一天打扫客舱,套椅套,准备极供品、参加机组会等,对于放飞后第一班独立执行任务的新同志来说,心里还是紧张的。然而,真正的困难还是在飞行中,那苏制飞机客舱的味道是难以想象的,反正我随时都可以吐出来。那天,飞机上的旅客都是男性,大约20多人,他们穿着皮大衣,皮帽子、大皮靴,我也穿着军大衣。工作程序包括,提供糖果、香烟、茶水、送水果盘和刀叉、苹果等,所有工作都要我一个人完成。起飞后,客舱一片烟雾弥漫。烟味、皮大衣味、苹果皮味混成一片。我实在难以忍受,一遍一遍回到服务舱痛苦地呕吐。好不容易盼到落地,还要整理客舱,倒垃圾,加开水等。我没有概念飞到了哪个城市,哪个机场,机械地读着广播词,勉强的笑容迎送着旅客,心里默默地数着航段,盼望着北京落地。到京后,脚踩着棉花走回驻地,这就是我难忘的单飞第一班。</p><p class="ql-block">二、航班取消在锡林浩特</p><p class="ql-block">又是一次飞锡林航班,飞机在草原上落地滑行,那里当时没有水泥跑道,茫茫草原就是飞机起降的天然跑道,滑行时颠的心脏都颤。没想到,到了锡林飞机故障了,需要修理,当天是没法继续飞行了,机组决定在锡林过夜。内蒙古草原白天温度还行,晚上非常冷,我只穿着夏季服装,冻得哆嗦。我的机长大眼睛徐把毛背心脱给了我,好嘛!又长又肥大,穿上好多了。可是,仍旧不能抵御草原的寒冷,场站同志给我们借来军大衣,这才解决了问题。外站过夜难处多多,机组只我一个女同志,厕所遥远,一个人不敢去。至今记得一个年轻的小机长带我去的,感慨过去的机组关系甚是温暖。</p><p class="ql-block">三、飞行中的劳动号子</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我还是飞的内蒙航线,记得飞机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降落,由于刚刚下过大雨,地面非常泥泞。不知怎么的,飞机轮子陷入泥中,需要拖车把它拽出来。但无论如何都不行,飞机自己也滑不出来。地面工作人员也来了许多人帮忙,还是不行。最后决定客人下飞机一起推,我也下来想一块干,还是被男人们撵走了,他们说不缺你一个女同志,上面坐着吧!。我们机组的领航员嗓门大又亮,只听他大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大家一起喊加油?顿时,劳动号子震天响,愣是将飞机从泥焯中拖出来。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熟悉的面孔有的已经远离了。这些故事如果讲给晚辈的空乘听,他们可能觉着都是天方夜谭,然而,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过,我们权且当作故事吧!让它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当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伊尔十四飞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