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远去,情怀依旧。

百灵鸟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5日(正月初八),1968年11月20日琼山第一批下乡到三江公社眼镜塘大队的部分知青回到了曾经挥洒青春的农村,踏寻自己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探访老朋友老乡亲,重温知青岁月,感受乡村的新变化。</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到了三江镇。昔日的市集道路泥泞不堪,如今已铺上平坦的水泥路,车辆往来穿梭,为市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便利。</p> <p class="ql-block">眼镜塘大队书记前来迎接我们。(左起第三个)。</p> <p class="ql-block">五十几年过去了,眼镜塘大队周边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几乎都认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大队书记陈文琼精神还很好。</p> <p class="ql-block">大家围坐一起回忆57年前下乡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小姑娘都成了奶奶级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第一批下到三江眼镜塘大队的知青一共有12人。分别住在上东村,里仁村,后山村,今天回来的只是上东村和里仁村的部分知青。我们先到上东村。</p> <p class="ql-block">本村的林诗川带着知青们走访乡亲们。</p> <p class="ql-block">还认得我们吗?还记住我的名字吗?</p> <p class="ql-block">当年年轻力壮的乡亲们都老啦。</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久别的知青,乡亲们十分高兴。</p> <p class="ql-block">当年你们就是住在那里啊。</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住过的地方拍一张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乡亲们杀鸡宰鸭招待知青们。</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农村的变化很大,原先低矮的瓦房现在都换成了又高又大宽敞明亮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上东村的知青与乡亲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来到里仁村,我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我们知青居住的地方,当年我们住的房子没了,房子前面的晒谷场也没了,展现在眼前的是村民另盖的房子了。</p> <p class="ql-block">看见你们格外亲。</p> <p class="ql-block">村子周边人烟稀少,没有了之前知青下乡时人气很旺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找到了下乡时的水井。这是全村人用的一口井,井里的水什么时候都是满满的。每当晚上加班打谷子以后,我们一帮女孩子就在水井边打水洗澡,又笑又闹。好不快活,由于女多男少,女的没洗好不叫男的都不敢靠近,都是等我们女的洗完了才来。现在想起来挺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口井已经用铁盖子盖起来。供种花的工人抽水浇灌花卉。</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三位知青第一次回乡在井边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这次在井边拍的,可惜人不全了,我们里仁村四个知青,一个在外地,一个不在了。只剩下我俩。</p> <p class="ql-block">水利沟还在。</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个知青第一次回乡在水利沟堤上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现在村里周边看不见稻田。都租给外地人种植花卉了。</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大娘带我们去看看当年的渡槽。</p> <p class="ql-block">渡槽还在。当年我们就是从渡槽这头扛着甘蔗走过渡槽那边的村庄轧糖的。当年没有中间这块石板,我们是踏着渡槽两边走过去的,而渡槽边宽还不足二十公分,下面是深深的河水,也够吓人的,真不知道我们当时是怎么敢走过去的。</p> <p class="ql-block">五十六年过去了,现在的我们踩上去脚一直在发抖,真是年岁不饶人呀。</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回乡时我们几位知青携带孩子在渡槽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位女知青带着年幼的孩子,站在眼镜塘的鱼塘边望着村子,仿佛昨日重现,回忆里,笑与泪交织,那一幕幕好像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几位知青这次在渡槽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斗胆站起来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我可是女知青中第一个敢扛着甘蔗从渡槽边上走过对面的呢。可现在,往下看多一眼都怕怕哟。</p> <p class="ql-block">回到村子里四位知青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邦轩大爷当年是大队干部,现在已经九十八了,可身子还很硬朗,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福如东海。</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次回乡和乡亲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二次回乡和乡亲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三次回乡和乡亲们的合影。如今很多个村民已经去世了,年轻人都很少在老家,所以人越来越少了。</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曾共同奋斗,追逐梦想,那段青春岁月,成为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感谢那段时光,让我们学会了成长与坚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