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过年啰!腊月的寒风,裹挟着浓浓的年味,催促着在外游子回家的脚步。都市里的客运车站和码头,人头攒动,归心似箭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承载着对家乡的思念,踏上了回家的路;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返乡的人们带着爱人孩子和满满的年货,听着陈红唱的《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还有那公路上阵阵的汽笛声,构成了游子们回家路上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 我也是一位三十多年漂泊他乡的游子,带着对故乡的思念,一路向东,翻山越岭,跨过河流,走过迂回曲折的盘山公路,故乡松源镇的轮廓逐渐清晰可见,径口村的村口松兴坪,那颗老榕树依然枝繁叶茂,仿佛在迎接着远方的游子;那曾经熟悉的乡音,那些亲切的笑脸,那条小时候走过了无数次的田埂小道,还有那片熟悉的土地又把我带入了从前,温暖了远方归家游子疲惫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小时候,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和点年灯,孩子们等着洗澡穿新衣,兴高采烈地领到父母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还有父母的新年祝福。</p> <p class="ql-block">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结鸡酒、猪肉大蒜煮豆腐、芹菜炒腊肉、还有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摆满了团圆的餐桌,也盛满了浓浓的亲情;一家人举杯共饮,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年味十足,尽享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 年夜饭后,亲朋好友邻里之间相互串门,拜个年发发红包,喝茶聊天、看春晚、搓麻将和锄大地,玩得不亦乐乎。当春晚进入倒计时,守岁的钟声响起,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爆竹响个不停,接二连三的烟花火箭划破了漫漫长夜,在夜空中绽放着五彩斑斓的火花,组成了各种花朵、星星和瀑布等美丽的图案,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领到红包的孩子们兴奋地数着压岁钱,老人们慈祥地看着成长中的子孙笑得很开心,一家老小享受着新春佳节带来的欢乐!仿佛时间在静止,幸福定格成为永恒。</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中国习俗</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中国年味</p> <p class="ql-block"> 聊起春节,也称为中国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岁首祭祀活动,它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仪式。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也是岁首,即新的一年开始;古人举办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祭祀活动逐渐被固定下来,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到了唐宋时期,春节的庆祝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发红包,守岁、吃年夜饭、相互拜年等习俗不断形成并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如今春节申遗成功,它不仅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也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节日,是许多亚洲国家乃至世界华人社区的重要节日,美国的旧金山和洛杉矶、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华人聚集的地方,每年春节来临时装灯结彩,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举办盛大的春节庆祝活动。春节这一习俗成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一大亮点,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提升了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为全球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春节的团圆、喜庆与祥和的情景,还有松源老家的砣子豆腐、五香豆腐干、东二麦牙糖等家乡味道却永远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暖最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于梅县松源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