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校:南门小学</p><p class="ql-block">班级:四年二班</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包立平</p><p class="ql-block">初审:高一涵妈妈</p><p class="ql-block">复审:李珺</p><p class="ql-block">终审:包立平</p> <p class="ql-block"><i> 在家庭教育的旅程中,许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景,对孩子的要求不断攀升。然而,这种要求的“水涨船高”,往往未能如预期般推动孩子进步,反而致使亲子关系愈发紧张。</i></p> <p class="ql-block"><i> 家长要求不断提高,首先给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孩子仿佛置身于一场无休止的竞赛,从最初的学业成绩,到才艺培养,再到社交表现,要求层层加码。以学业为例,从小学的班级前几名,到中学的年级前列,孩子稍有懈怠,家长便焦虑指责。这种高压环境下,孩子内心满是疲惫与恐惧,他们害怕辜负父母期望,害怕面对失败后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亲近感被恐惧取代,亲子间交流逐渐减少,关系疏远。</i></p> <p class="ql-block"><i> 其次,家长要求的“水涨船高”易让孩子产生自我认知偏差。当家长总是以更高标准衡量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比如孩子绘画获得学校奖项,满心欢喜期待表扬,家长却指出与专业小画家相比还有差距。这使孩子忽略自身努力与进步,总聚焦不足。长此以往,孩子自信受挫,甚至叛逆反抗,故意违背家长要求,亲子冲突不断。</i></p> <p class="ql-block"><i> 再者,家长过度关注要求达成,忽略孩子情感需求。亲子相处中,本该充满温情与理解,可家长因对孩子要求过高,常将交流重点置于学习、技能提升。孩子遇到烦恼,想与家长倾诉,家长却急于给出“如何做得更好”的建议,而非倾听安抚。孩子感受不到被理解、被支持,亲子关系中情感纽带日益脆弱。</i></p> <p class="ql-block"><i> 为修复因过高要求受损的亲子关系,家长需调整心态,认识到孩子是独立个体,有自身成长节奏与特点。尊重孩子兴趣爱好,在合理范围内提出要求,给孩子成长空间。同时,注重与孩子情感交流,倾听孩子心声给予理解支持,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成长,亲子关系才能重归和谐亲密。</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