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西海岸 l 过年走亲戚

后六月

<p class="ql-block">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春节的气氛正浓,从城市到乡村,各种民俗艺术表演如火如荼进行着,大街小巷满眼是节日的氛围,火红的灯笼、喜庆的春联、大红的福字,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打初六开始,天天都是开业的好日子。人勤春来早,大大小小的商铺、公司和企业纷纷借吉日吉时开工开业,开启了新一年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春节是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家人团聚过大年,走亲访友贺新春。</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总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买新衣服穿,可以吃好的,还可以放鞭炮。而今的孩子,也没有了对年的期盼,对他们而言,“寒暑假”是有所盼的。新衣服,好吃的,现在过节和平常都一样,城里也不让放鞭炮,回老家吧还有点年味。</p> <p class="ql-block">城里人,不再回老家过年的,似乎更加没了乐趣,空荡荡的大街,冷冰冰的路灯,高楼大厦里灯光寂寥,若不是物业悬挂着红灯笼和张贴的福贴,似乎感觉不到这是在欢度春节。好歹这些年,流行起了旅游过年,利用春节假期举家去山南海北的走一走、看一看,在欣赏风景秀美的大好河山旅途中,度过这新春佳节。</p> <p class="ql-block">如今,很多人都抱怨没有了年味,这种各人玩个人的怎么能会热闹呢?记得小时候那会,或许是因为日子过得穷,没有手机,更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就是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打打扑克牌、搁搁大棍、跳跳绳等。电视机寥寥无几,八十年代在农村谁家若是有台电视机,哪怕是黑白的,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在那个能吃饱饭就算是好日子的环境下,看电视就成了“好奢侈”的精神食粮,我记得九岁的那年,许多人家和俺家里一样,靠掌着煤油灯度过漫长的黑夜。</p> <p class="ql-block">那么,过年也就成了365天里最期盼的日子。刚才说了,会有新衣服穿,会有好吃的,当然,我们还会有鞭炮放。其实,父亲是不舍得给我单独买鞭炮拆着放的,小伙伴们就会三五成群,在小年、大年家家户户放鞭的时候,听见谁家放大鞭炮的,就大街小巷子的窜,去捡掉落地上没响的爆仗,攒起来等白天再放,孩子们也不怕冷,都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走亲戚,这也是过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送了年,就忙碌着出门走亲戚去拜年。以前是初三、初四出丈人门,其他亲戚就自由安排。家庭条件好的,家里有辆自行车,走亲戚还是比较方便。每个村里也有几户富裕的人家,有令人羡慕的摩托车,汽车就不多见了。</p> <p class="ql-block">读初中的时候,因为得去五里路的镇中心中学读书,俺家才有第一辆自行车,比以前徒步去亲戚家出门要省劲的多。不管去哪个亲戚家出门就是一天,男人们坐在热炕头上推杯换盏,女人们吃着糖果磕着瓜子拉家常,孩子们呐表兄表弟表姊妹一见面,早就欢闹的玩去了。</p> <p class="ql-block">当日头偏西的时候,微微熏醉的亲戚们这才纷纷告别,相约明日再去谁家拜年。没玩够的孩子们恋恋不舍,有的直接住下再玩几天。</p> <p class="ql-block">出门拎的包,来的时候是满的,回去的时候是鼓的。互相换了几个米糕和豌豆皇,钙奶饼干和糖酥在不停的走亲戚的路上,磨来磨去的就碎开了,都不舍的留下。</p> <p class="ql-block">过年出门,我是盼望着去小姨家和姑家的,她们家都在杨家山里。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在山里一年四季瓜果梨桃的真是稀罕。夏天有樱桃、杏子,秋天有柿子、山楂、板栗,她们早就给我们这些亲戚留好了山楂,每人回上一包山楂和板栗。小时候走亲戚,回想起来也是一种美好。</p> <p class="ql-block">现在有一种感觉,似乎大家都很忙。节奏很快,不知不觉中一年就过去了。时光不知觉,悄然年已过。愿大家的亲朋好友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平安健康,好运常伴。(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请告知删除)</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刘衍法,笔名后六月,中共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人。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热血情公益服务中心会员。西海岸新区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者、最美退役军人、退役军人道德模范、优秀助农达人、乡村规划师、电子商务师。当兵十六年,喜欢写作、摄影、踢足球、骑行、文旅等,在著名文学网站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近100万字。系青岛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六汪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摄影俱乐部会员、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其中长篇小说《墨城庵》、《琴岛爱情故事》发表签约《风起中文网》,作品发表于《中国散文网》《风起中文网》《文企联谊》《散文网》以及《青岛西海岸报》《宗初艺术传媒》《我爱西海岸》《家在黄岛》等媒体,受到读者欢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