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夜晚的街道,像是被施了魔法。高大的树木上挂满了红灯笼,那白色的灯光勾勒出树干的轮廓,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元宵节到了!</p><p class="ql-block"> 为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刘石岗中心学校倡导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元宵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体验传统佳节的习俗。</p> 元宵节简介 <p class="ql-block"> 以古代历法而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名之为“元宵节” 。宋代以前,元宵节多称“元夜”、“元夕”、“上元”,而宋代以后的文献则多见“元宵”一词。</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关于它的起源说法很多,较有影响的是,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所以,如果从西汉时期算起,它在中国已经绵延存在了两千多年。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就已将正月十五确定为重大节日。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活动节期,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变化,明代十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p> 巧制花灯 祈愿美好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化身为心灵手巧的小艺术家,用双手精心制作象征吉祥如意的花灯。每一笔勾勒、每一次粘贴,都倾注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p> 闹元宵 赏花灯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轴戏,从古至今体现的就是一个“闹”字,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孩子们也出门赏月、喜猜灯谜、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p> 转黄河 祈好运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正月十五石岗都会举办大型的活动,除了敲大鼓,扭秧歌还有转九曲黄河,九曲黄河灯代表着一年的365天寓意着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无灾无难,每年都布阵,这一独有的元宵节传统习俗增添了美好的愿景,一到正月十五十里八村的人们都会聚集到这里转黄河祈祷好运。</p><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灯,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用木棍捆成360个灯把子,然后按照九宫图谱,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竖栽在固定的灯场上,形成一条曲折迂回的道路,俗称九街十八巷,宛如梦幻迷宫一般。</p> 吃元宵 品美味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元宵节煮汤圆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p> 敲大鼓 求平安 <p class="ql-block"> 锣鼓声象征着节日的喜庆氛围,提醒人们在这个欢乐的节日中身心愉悦,感受快乐。巡逻队伍元宵节敲锣鼓,祈求在一年中的每一个夜晚都是平安的。</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锣鼓声是庆祝和祈愿,是这个重要节日的重要元素之一。</p> 古诗词 话元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邀天上满月,尝人间团圆。</p><p class="ql-block"> 春到人间暖,节来万家圆。二十四节气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自然、指导生活的重要工具,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探索、学习和传承。 </p><p class="ql-block"> 通过开展本次元宵节的活动,孩子们知道了元宵的习俗,更激发了孩子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