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就是爱

时代周刊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号 8613331</span> </p><p class="ql-block"> 文字/图片/编辑 时代周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过元宵节时,我想到最多的是父亲。这些年的每年元宵节早上,每当我和妻子及家人吃上热气腾腾、香甜糯糯的元宵时,总会念叨起父亲。父亲生前最爱吃两种食物,一个是粘食,如元宵、年糕和打糕等;一个是甜食,诸如月饼、巧克力和雪糕等,这些都是父亲的最爱。今年的元宵节早上也不例外,吃上元宵时我对妻子说,咱俩就算陪爸爸吃元宵吧,我俩就你一句我一句唠起了父亲喜爱甜食和粘食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在父亲晚年时,有些不幸的同时也特别让我纠结的是,父亲于60多岁时患上了糖尿病,而且发展到后期还比较重,每天都得在餐前打一针胰岛素。而恰恰在这一时期,父亲又患上肝病,还得适当吃点甜食。此后我们家人就开始对父亲的甜食进行了限量控制。虽说父亲不情愿,但也免强顺从我们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人到老年后大都莫名地有了小孩子的秉性,人称“老小孩”。在父亲80多岁后就是这种情况。他经常偷偷买回糖果等甜食,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如果我们不在身边时就偷吃甜食,这都是母亲和保姆向我“揭发”的。有时我们限制紧了,父亲就表现岀很可怜的祈求样子,我首先就心软了,开始睁只眼闭只眼放任他了。尽管这样,父亲的糖尿病並没有不好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我专门查阅了有关糖尿病方面的资料。我知道了糖尿病与食用甜品关系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定论,也就是说,在医学上並没有确诊甜品与糖尿病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我岳父就是个例证。岳父也患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比我父亲严重的多,但岳父跟我父亲恰恰相反,岳父从不喜欢吃甜品,最后却是因为肺癌去逝的。</p> <p class="ql-block">  母亲去世后,我把父亲从老家接到我身边。在我这里时,我抱着一种顺从的心态,不再严管父亲的甜食。我和妻子还会时常买些甜口的粘糕给父亲吃,每次我出国回来,总会特意给父亲买几盒精致的巧克力糖。父亲拿到我给的巧克力糖,那欢喜的表情,笑得像个小孩子似的,一再夸我孝顺,並向我保证,每天只吃一粒巧克力。妻子也认为我这样做是对的,她说父亲都到了耄耋之年,我们就顺其自然吧,父亲晚年有个好心情比什么都好。有一次,新来的保姆不了解实情,又很尽责,把父亲的巧克力糖藏起来了,父亲当面向我“告状”。我就跟保姆讲了我们与父亲之间有个“君子协议”,每天可以吃一粒巧克力糖。父亲用一种可笑的眼神瞥了一眼保姆,我看出那潜台词就是:怎么样?我儿子是我靠山。</p> <p class="ql-block">  虽然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似乎有违世俗,但看到父亲高兴和满足的样子,我内心很欣慰。因为父亲92岁寿终正寝,导致的病因却是肝病。</p> <p class="ql-block">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世代美德,也是最基本的家庭论理。孝的侧重点在于物质赡养,而顺的侧重点是情感关怀,只有把孝和顺两者合理结合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顺。所以说,孝敬的同时又做到顺从才是对父母的爱。</p> <p class="ql-block">  元宵,是父亲的最爱的食品之一。元宵节品尝香甜粘糯的元宵时,我心里默默地念叨着:爸爸,我们又陪您吃元宵了,您看到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