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1日</p><p class="ql-block">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今天我来啦!</p><p class="ql-block"> 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关于庐山,人们有很多印象,在古代的时候,它就是一座文化名山,因为“雄奇险秀”的特质被众人所称颂。到了现代,它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避暑胜地。虽然历朝历代对于庐山的关注一直很多,但却鲜少有人了解庐山名称的由来。有说法称,庐山名字最早被记载是在《史记》中,比如“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不过,里面关于庐山的得名还是没有说清楚。有一个故事可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故事的主人公是传说中的人物匡俗,也就是庐山的匡神。相传他的父亲东野王与都阳令吴芮一起,辅佐刘邦打天下,结果不幸在战争中牺牲。后来,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就封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匡俗于邬阳,为庐君。其实,匡俗实际上有兄弟七人,他们都非常热爱道术,平常习惯到鄱阳湖边的大山里学道求仙。久而久之,这座匡俗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就被人们称为庐山了。</p> <p class="ql-block">庐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眼前的芦林一号别墅就是著名的庐山博物馆。这里原来是毛泽东同志的旧居,后来旅游业开放之后,这里就成了展示毛泽东同志生活的博物馆。如今这里展出的有毛泽东同志卧室原貌、伟大的读书者、历代名人与庐山等。当然,也有不少当时毛主席在这里的生活用品,比如他使用过的床、沙发、书桌等物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议照片,让人们在参观的同时,能够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手稿</p> <p class="ql-block">陈列于庐林一号的大姑期冰川</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庐山有抗战博物馆,也有中共庐山会议旧址。就是眼前这座建筑。在这里必须记住三大会议,它们分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个是1959年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第二个是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第三个是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另外,这里也是中共中央除北京外在同一地点举行重要会议最多的地方。各个陈列厅里可以看到关于中国历史的记忆,寻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1959年中央八届八中全会会址</p> <p class="ql-block"> 芦林湖,它与如琴湖一样,也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作品,当时是吞冰如山的“冰窖”,等冰雪融化后,这里留下巨大的凹地,然后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芦林湖湖水清如明镜,坐落在翠绿的群山之中,就好似珍珠一样美丽。不过要说芦林湖最美的景致,那还是冬天。据说在冬天游览芦林湖是一个非凡的体验,入冬之后,芦林湖畔上的树木都会结成雾凇,整个湖面犹如冰雪世界,非常引人。</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室</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庐山纪念室的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塑像旁邓颖超的这段话让我泪水滂沱。</p><p class="ql-block"> 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你,不仅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国家的人民服务,而且你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里跟人民并肩战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p><p class="ql-block"> 在庐山的众多别墅之中,最脱颖而出的就是美庐别墅了。蒋介石、毛泽东都曾在这里住过,同时,它也是唯一一个住过国共两位最高级领导人的别墅。不过,之前这栋别墅是属于宋美龄的。它是英国人兰诺兹勋爵在1903年修建的,之后,他将其转让给了英国传教士巴莉女士,而接着巴莉女士又在1933年将它送给了好友宋美龄。从此,这里就成了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官邸,蒋介石还把这里命名为美庐,直到离开庐山之前,他们都一直住在这里。解放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毛泽东同志也是住在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外的大梧桐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庐</p><p class="ql-block">戊子八月中正题</p> <p class="ql-block">宋美玲在庐山别墅内阵列的生活用品和照片等原物</p> <p class="ql-block">庐山恋电影院</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著名的庐山恋电影院。《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第一部讲述爱情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部影片已经在这里放映了近40年,而且这家影院只放这一部影片,目前它已经被吉尼斯授予了“单轮电影时间最长的电影院”吉尼斯纪录。不过,这家影院是在2000年才更名为庐山恋电影院的,它以前叫东谷电影院,而在东谷电影院之前,这里是基督教礼堂。</p> <p class="ql-block">走进庐山恋电影院,抬头可见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从婚书誓词到结婚证书”样本。</p> <p class="ql-block">12日庐山雨雾浓,改计划去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p><p class="ql-block">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p><p class="ql-block">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p><p class="ql-block">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p><p class="ql-block"> 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朱熹非常惋惜,责令官员,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当时著名的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过学。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展。</p> <p class="ql-block">紫阳书院</p> <p class="ql-block">光贤书院</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书院揭示</p> <p class="ql-block">当年这里是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白鹿书舍</p> <p class="ql-block">状元桥</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小桥下面的枕流,当年庐山枕流石的典故与朱熹有关,并且与《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口误故事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 枕流石位于庐山白鹿洞书院内的贯道溪上,朱熹在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3月底掌管白鹿洞书院时,在小溪的石头上题写了“枕流”二字。朱熹选择题“枕流”而不题“枕石”,这一选择是经过精心考虑的。</p><p class="ql-block"> “枕流漱石”这一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讲述的是孙楚年少时欲隐,对王济说“当枕石漱流”,但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问:“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解释道:“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这一口误反而成了经典,逐渐成为避世隐逸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此外,枕流石的命名和典故也与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有关。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枕流漱石”之意,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他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走出白鹿洞书院</p><p class="ql-block">第二站:马不停蹄走进庐山秀峰。</p> <p class="ql-block">庐山秀峰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秀峰</p><p class="ql-block">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主要有三美:</p><p class="ql-block">一是瀑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就是秀峰的开光瀑布。</p><p class="ql-block">二是潭秀,这潭与瀑布也有关联,它是瀑布水下落的潭,名为青玉峡龙潭。</p><p class="ql-block">三是峡美,这里的峡壁之上大多有书法名家的摩岩题刻,堪称中国古代书法家的露天展览,有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也有黄庭坚的“七佛圣”,还有米芾的“第一山”等等。</p> <p class="ql-block">庐山瀑布往这边走往。不经一番爬山劳累,怎能看到人间仙境一一庐山瀑布。</p> <p class="ql-block">望庐山瀑布</p><p class="ql-block">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p><p class="ql-block">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p> <p class="ql-block">月印龙谭</p> <p class="ql-block">要爬到望瀑台才能看到庐山瀑布</p> <p class="ql-block">继续爬山</p> <p class="ql-block">这里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 今天庐山雨雾浓重,能见度太低,所以有点小遗憾,没有看清庐山瀑布。</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东林寺大佛</p><p class="ql-block"> 东林寺是净土宗的发源地、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天下第一诗寺”。</p><p class="ql-block"> 出生在山西的慧远于晋太元三年(378年)受命来江南弘法,见庐山清净绝俗,慧远遂决计留驻此地,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永居庐山建东林</p><p class="ql-block"> 慧远在庐山三十余年,弘扬佛法、著书立说,声名愈发显赫。各方弟子多来拜谒,使得东林寺的规模持续扩大,据称可居住僧众千余人。他还派弟子西行求取佛经,开展了大量的佛经翻译活动,使得庐山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自北魏起,净土宗被广泛宣扬。到了隋唐,净土宗开山立派,后世崇慧远为本宗始祖,东林寺的地位愈发崇高,唐太宗敕封为“太平龙兴寺”,成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3日庐山游第一站</p><p class="ql-block"> 庐山花径因白居易的诗作而闻名。白居易在庐山隐居期间,写下了《大林寺桃花》等著名诗篇,其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更是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 花径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胜地,也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历史上许多文人曾在此留下诗篇和墨宝。</p> <p class="ql-block">庐山花经如琴湖</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那首“人间四月芳菲尽……</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草堂</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草堂前的池塘好美!</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仙人洞</p><p class="ql-block"> 天生一个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暮色苍茫看劲松</p> <p class="ql-block">爬到这里不敢看庐山的下面,险!</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所立: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李进”同志所拍过的这棵松,如今这棵松更苍老了,不得不用支架固定了。</p> <p class="ql-block">面对庐山的险峰,心旷神怡,大声呼喊!</p> <p class="ql-block"> 这块巨大石头标有警示线,但这是观景拍照最佳位置,我不恐高,但这里却不敢上去,是一位小伙子扶我上来的,站在这里拍照留念,腿都在抖,拍照效果还挺好,很感谢这位热心小伙子!</p> <p class="ql-block">爬上来不敢站立,坐在石头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在好运石遇见外国留学生,一起拍照。</p> <p class="ql-block">暮色苍茫看劲松</p> <p class="ql-block">乱云飞渡仍从容</p> <p class="ql-block">天生一个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爬登险峰的最后一级台阶,真累啊!</p><p class="ql-block">险峰一一我终于来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所题: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险峰”</p> <p class="ql-block">庐山险峰上火红的祈福带</p> <p class="ql-block">黄龙潭</p> <p class="ql-block">走进去是庐山大天池</p> <p class="ql-block">高山上的庐山云雾茶园</p> <p class="ql-block">庐山大坝</p> <p class="ql-block">庐山瀑布不止秀峰有</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取景地址</p> <p class="ql-block">华夏三園</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才走了全程2600级台阶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瀑布的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犹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奔腾咆哮,气势磅礴。水花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仙境。瀑布的轰鸣震耳欲聋,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震撼人心。站在瀑布前,不禁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也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五老峰</p> <p class="ql-block">登上五老峰,仿佛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站在含鄱口观景台上可以远眺鄱阳湖</p> <p class="ql-block">水、云雾、山和远处的鄱阳湖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般的美。</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住了6天半,游览了庐山以上重要景观,留下了深刻记忆,但仍觉游意未尽,不舍离开,值得再来!</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显示,庐山两千多年来,有超过1500多名优秀文学家、艺术家在庐山生活游览,他们用诗词、画作来记录庐山,称赞庐山,单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其中李白写下的“予行天下,所览山水甚富,然俊伟诡特,鲜有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可以说是把庐山描绘得犹如世间绝品一般,让人们对这里无限向往。所以,我跟着这些大文豪的脚步来到了庐山,来寻找诗中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庐山还是避暑天堂,这里是最受人们喜欢的夏季旅游胜地。庐山降水量丰富,常年雨清水多,又因为山峰海拔平均已经超过1000米,所以,山上大多森林密布。再加上山下还有江湖环绕,整个庐山的空气湿度较之于周边都高了很多。这一点到了夏季尤其明显,山上和山下的气温差异犹如两个极端。而且有趣的是,每年夏天,鄱阳湖盆地热的就像火炉,气温有39度多,但是这庐山山上却平均气温维持在22度左右,真的是比空调房还凉快。这应该就是白居易说的“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