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元宵节渊源</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p> <p class="ql-block">二、元宵节习俗</p><p class="ql-block"> 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吃元宵赏小诗,有月无灯不是春,有灯无月不娱人,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这个时候文人墨客都喜欢舞文弄墨。</p> <p class="ql-block"> 但是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今日元宵佳节,就让我们来欣赏《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p> <p class="ql-block"> 青玉案 • 元夕</p><p class="ql-block"> 宋 • 辛弃疾</p><p class="ql-block"> 东风夜放花千树。</p><p class="ql-block"> 更吹落、星如雨。</p><p class="ql-block"> 宝马雕车香满路。</p><p class="ql-block">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p><p class="ql-block"> 一夜鱼龙舞。</p><p class="ql-block"> 蛾儿雪柳黄金缕。</p><p class="ql-block"> 笑语盈盈暗香去。</p><p class="ql-block"> 众里寻他千百度。</p><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p><p class="ql-block"> 灯火阑珊处。</p> <p class="ql-block">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是南宋豪放词派、爱国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有《稼轩长短句》四卷。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与苏轼合称为“苏辛”。同时辛弃疾也吸取了婉约词细腻蕴藉的长处,在以豪雄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清丽、婉约之作,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在文人中,他是个英雄;在英雄里,他是个文人。一世之雄,万古人物。</p> <p class="ql-block">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以其深情悲壮的词句和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南宋时期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辛弃疾对逝去岁月的深切怀念和对社会变迁的无限感慨。阅读此词,我深受触动,以下是我对 《青玉案•元夕》的几点感悟。</p> <p class="ql-block">一、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念</p><p class="ql-block"> 词中,辛弃疾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开篇,描绘了一幅灯火辉煌、烟火缭绕的元宵夜景象。然而,在这繁华背后,辛弃疾却以“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笔下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虽描绘了人群的欢声笑语,但“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透露出作者对某个特定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在繁华的背景中显得尤为孤独和落寞。</p> <p class="ql-block">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p><p class="ql-block"> 《青玉案•元夕》不仅描绘了元宵节的繁华,更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词中的“蓦然回首”不仅是对某个人的寻找,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往昔的欢乐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在欣赏繁华景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p> <p class="ql-block">三、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p><p class="ql-block"> 辛弃疾身处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繁荣的时代。然而,作者并未沉迷于眼前的繁华,而是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词中的“灯火阑珊处”不仅指某个人的身影,也象征着那个即将逝去的时代。作者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社会变迁的感慨与 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四、艺术表现与审美价值</p><p class="ql-block"> 《青玉案•元夕》以其细腻而深刻的描绘,展示了南宋繁华景象,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繁华与孤独、欢乐与忧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词中的婉约描绘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使得这首词成为南宋时期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仅是一首描述南宋繁华的诗词作品,更是通过其悲壮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青玉案•元夕》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词作。它不仅描绘了南宋元宵节的繁华景象,更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辛弃疾真挚的情感表达和婉约的艺术风格,还能更好地了解和思考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意义。正如词中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或许在繁华与孤独交织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