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分享

韩佳蓉

<p class="ql-block">活在当下,别透支烦恼</p><p class="ql-block">威廉爵士年轻时曾对未来感到迷茫,但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清楚的现在。”</p><p class="ql-block">多年之后,成为著名医学家的威廉爵士在耶鲁大学作了一场有名的演讲。他告诉那些大学生,或许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的他应该拥有“特殊的头脑”,可是,他的好朋友们都知道,他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的成功只是因为遵照了一句名言:“不要为明天的事烦恼,明天自有明天的事。只要全力以赴地过好今天就行了。”</p><p class="ql-block">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难以实行,他们认为为了明天的生活有保障,为了家人,为了将来出人头地,必须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我们当然应该为明天制订计划,可是却完全没有必要失去当下的快乐,而担心模糊的未来。</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别。乐观的思考态度,让你活在当下,走向明天;而悲观的态度,则让你一直留在沮丧的昨天。</p><p class="ql-block">太多的人总是生活在下一个时刻。</p><p class="ql-block">我们总是急着等待节假日的来临,总是盼望孩子快快长大,自己赶快退休在家待着。等我们真的老了时,又时刻担心生命会在下一分钟结束。</p><p class="ql-block">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过日子,一刻也不停地忙活。</p><p class="ql-block">我们总是透支生活中的烦恼,不是为昨天的逝去而懊丧,就是为明天的到来而担忧,根本没有时间享受当下生活的轻松。</p><p class="ql-block">“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将要做的。必须摆脱对“下一刻”的迷恋和幻想,它们大多数不切实际,有的虽然最终会得到,却剥夺了我们此刻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办公室中的工作,不要一边工作又一边担心下班会不会塞车。</p><p class="ql-block">在当下,有很多值得我们体会的美好事情。</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为每一天的日出欣喜不已。</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分享与家人、朋友相处时的甜蜜。</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去聆听海浪之声,去仰望璀璨的星空……</p><p class="ql-block">人的脑子所能承载的很有限,不要让欲望和烦恼挤掉你的快乐。 为什么有太多的人不能活在当下,而是不停地透支烦恼?</p><p class="ql-block">人总是有欲望的,如果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就会不停地去想我们所没有的,并且产生一种空虚感。即使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还是会在新的欲望下重新产生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被欲望控制时,是得不到幸福的。</p><p class="ql-block">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欲望名单,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不满足感。我们的心理机制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但在欲望得到满足后,一个新的欲望又会产生,这种心理作用也就不断重复。</p><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则有趣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一个富翁上山采货,看见一个樵夫正躺在树下乘凉。富翁见状忍不住问那樵夫:“你怎么躺在这儿,为什么不去砍柴呢?”</p><p class="ql-block">樵夫不解地问:“为什么非要砍柴呢?”</p><p class="ql-block">富翁说:“砍来的柴可以卖钱呀!”</p><p class="ql-block">樵夫又问:“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富翁满怀憧憬地说:“有了钱就可以享受生活了。”</p><p class="ql-block">樵夫听后笑了,说:“那你认为我此刻在做什么?”</p><p class="ql-block">没完没了的欲望是一个大陷阱,让人不断往下跳。</p><p class="ql-block">我们该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p><p class="ql-block">西贝尔·派曾经制订过一个名为“只为今天”的计划,可能会给我们很多启发:</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很快乐。假如林肯所说的“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决心都能很快乐”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快乐是来自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在。</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调整一切来适应我的欲望。我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业和我的运气。</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爱护我的身体。我要加强运动,自我照顾,自我珍惜;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基础与条件。</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不要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用3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我总想做的事,这就是像威廉·詹姆斯所建议的,只是为了锻炼。</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做个外表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把我一生的问题都一次解决。我能连续12个钟头做一件事,但若要我一辈子都这样做下去的话,就会累坏我。</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订下一个计划,我要写下每个钟点该做什么。也许我不会完全照着做,但还是要制订下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免除两个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点,轻松一下。在这半个钟点里,我要想到自己的理想,使我的生命中更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只为今天,我心中毫无惧怕。尤其是,我不畏惧困难,我要去欣赏美的一切,去爱,去相信我爱的那些人会爱我。</p> <p class="ql-block">在不同的环境中,流浪汉总能找到快乐的事,即使他面临的是困境,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严苛的现实上——“闷热的房间”、“寒冷的房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而是转移到与之相关的快乐方面——在公园晒太阳、过圣诞节、赢球的天气……快乐总会随行而至。</p><p class="ql-block">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方法叫做“心境转移”。心境转移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使情绪得以缓解。在情绪不安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转移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变换情境,从而得到好的心情,保持一个不错的心理状态。遇到挫折或意外打击时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可以暂时离开引起这种情绪的环境,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散步、看电影、看报纸杂志、下棋、打球、唱歌、听音乐,或者到街上或市场上去看看,买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从精神上得到安慰,情绪上得到缓和、平衡。</p><p class="ql-block">转移心境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你不妨试试以下这几种:</p><p class="ql-block">1.参加感兴趣的社交活动</p><p class="ql-block">人是社会的一员,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一个人融入社会,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有许多知心朋友,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p><p class="ql-block">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保持心理健康的。他们需要走出自我封锁,多出去走走看看,扩大视野,扩大社会交往范围。</p><p class="ql-block">2.郁闷时找朋友倾诉,发泄你的不满情绪</p><p class="ql-block">遇到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可以向好友诉说苦闷,那么压抑的心情就可能得到缓解或减轻,失去平衡的心理可以恢复正常,并且能得到来自朋友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思考,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p><p class="ql-block">还可向自然环境转移,郊游、爬山、游泳或在无人处高声叫喊、痛骂等;也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将自己的情感以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3.营造一个温馨的“小窝”,让不愉快消融在其中</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归属感”,而家是提供这种感觉的最佳场所,温暖和谐的家是家庭成员快乐的源泉、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最放松、最自我的地方。如果你有苦闷,你有忧愁,都可以向你的家人诉说,或者干脆一个人蒙着被子大睡一觉,让所有烦恼统统远离……</p><p class="ql-block">家,永远是最后也最可靠的港湾,让自己的心情时时回家,感受家的温暖,驱散不愉快的乌云。</p><p class="ql-block">4.让自己忙起来</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住在底特律的家庭主妇发现,“消除忧虑的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这个主妇的儿子在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空军。她每时每刻都担心她的儿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自己的健康大大受损。他在什么地方?他是不是安全呢?他会不会受伤、阵亡?</p><p class="ql-block">最初她希望能靠做家务事使自己忙起来,从而减少对儿子的思念,可是这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做起家务事来几乎是机械化的,完全不用思考,当她铺床和洗碟子的时候,还是一直为儿子担心着。她发现,她需要一些新的工作才能使身心都忙碌起来,于是她到一家大商场里去当售货员。</p><p class="ql-block">这时,她马上发现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繁忙的大漩涡里:顾客挤在她的四周,问她关于价钱、尺码、颜色等问题,没有一秒钟能让她去想除了手边工作以外的事情。到了晚上,她也只能想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那双痛脚休息一下。等她吃完晚饭之后,爬上床,马上就睡着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忧虑。</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在工作一天后,带着一颗疲惫的心和工作上的情绪回家,他们把自己最充沛的精力留给了同事和客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只把身体带回家,却把心落在了工作中。每天下班后就像是刚刚完成自己生命之战的角斗士一样,疲倦地坐进自己的安乐椅中。</p><p class="ql-block">走到家门前花10分钟时间整理自己的身心,这可以帮助你避免上述的景象成为每天生活中的一幕。不要下了班就开车回家,你完全可以一个人在车里待上几分钟,用这段时间放松自己,并想想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你希望和家人做些什么,或者提醒自己爱人和孩子是多么的需要你,你们有多少快乐的事情可以做。如果需要更进一步减压你可以在周围街区散步或者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然后再走进家门。你的个人减压方式一定要有创造性,把它当成一次恢复和给自己“充电”的机会,以便你在见到家人时的状态就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地的代名词,还是一个可以获得快乐和力量的地方。所以,当我们做完一天的工作后,不要将工作带回家,而是放松身心,将一切繁忙抛开,静静享受家的温暖和快乐,为自己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家又不仅限于一地,只要是能让我们快乐、放松的地方,都可以是我们的“家”。在迷茫时,在无助时,把身心都带回这个“家”,获得乐观的力量,让我们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豁达一点,生活可以很简单</p><p class="ql-block">浮世中的许多人为追求舒适的物质生活、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把自己变得庸碌而烦乱;今日的新新人类追求时髦、新潮、时尚、流行,让自己被欲望所束缚。用心于此,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会忙得忽略了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p><p class="ql-block">这些让我们失去了简单的快乐,在复杂的社会中失去了自我。</p><p class="ql-block">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国外有很多团体倡导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们试着离开汽车、电子产品、时尚圈子,看能不能活得快乐,这被称做“草根运动”。他们强调简化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抛弃物欲,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精神、心灵情感上,过一种平衡、和谐、从容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也许今天我们所说的“简单”应该是带有后现代意味的,在时代的进步中,我们不需要再受清贫。由文化反思所带来的对“苦行僧”式的生活追求并非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简单生活,肉体上的磨炼和精神上的充实一定是同方向的。</p><p class="ql-block">简单,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哲学。简单生活并非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但却是心灵的单纯。回归内在的真实,才是真正的富足。</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简单,指的是有快乐意义的生活,真诚、和谐、悠闲且幸福。一个清洁工和一个公司总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生活;一个隐居者和一个百万富翁同样可以简化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一个8岁的孩子和一位耄耋老人如果认同简单的做法,他们也同样可以更充分地吸取生活的营养,快乐一生。“简单”的关键是你自己的选择和内心感受。</p><p class="ql-block">简单的人多是乐观的人,但并非乐观的人就不会产生负面情绪。实际上,他们只是很会利用巧妙的方式方法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给人一种总是乐观的感觉。另一些人,在情绪低潮时,把低潮看得很严重,他们很想逼自己尽快走出低潮状态,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p><p class="ql-block">乐观的人也会陷入情绪低潮。但与悲观者不同的是,他们不让低潮情绪左右自己,因为他们知道,过些时候,他们就会再度快乐起来。对他们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p><p class="ql-block">当我们遇到困难无法挣脱时,不要抗拒它,试着放松自己,看看除了恐慌,是否能够保持从容与镇定。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应乐观一些,从容面对。</p><p class="ql-block">人们几乎都在通过自己独特的途径探索最简单的、最符合心灵需求的新生活方式,以替代目前日渐枯燥的生活,这也正是简单生活要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豁达一些,放开胸中的万千纠结和尘世的种种烦忧,简简单单地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