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鸣鹤古镇序</p><p class="ql-block">越州故郡,慈水新封。枕山临水,揽湖海之胜概;依桥傍巷,承唐宋之遗风。青石铺云,接盐运河之浩渺;白墙栖鹤,引达蓬山之余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暮雨收而烟波净,晨钟彻而檐铎清。</p><p class="ql-block">观夫二十四间走马楼,雕甍接汉,曲槛通幽。金锁启而苔痕碧,铜环叩而桂影浮。昔虞秘监挥毫之处,犹存松墨余香;彭侍郎煮茗之庭,尚泛雪涛旧渌。樟香沁瓦,疑闻药杵声声;莲影摇窗,恍见银针缕缕。七房宗祠,昭穆长悬明月;五马山墙,晨昏独对苍苔。</p><p class="ql-block">若乃春水初生,画舫分萍而渡;夏云叠嶂,竹帘卷雨而吟。秋月扬辉,七塔浮图同皎洁;冬雪凝寒,双湖玉鉴共澄明。渔火摇星,荻港泊三更客梦;梵音渡浦,金仙寺百代禅心。</p><p class="ql-block">嗟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杜洲书院空留鹤迹,小五房惟见燕回。然则古井涵天,岂失冰心之澈?老街枕流,长存素履之贞。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p><p class="ql-block">盐仓苔印接蓬瀛, </p><p class="ql-block">樟药千年气自清。 </p><p class="ql-block">七塔斜阳浮旧牖, </p><p class="ql-block">双桥夜雨湿残枰。 </p><p class="ql-block">虞公笔落云生岫, </p><p class="ql-block">彭老茶沸雪满铛。 </p><p class="ql-block">莫叹鸣鹤声渐渺, </p><p class="ql-block">白洋湖上月长明。</p> <p class="ql-block"> 鸣鹤古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南部,是千年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鸣鹤古镇依山成街,因河成镇,镇边有寺,渔耕人家枕河而居。鸣鹤素有”鹤皋风景赛姑苏”的美誉。</p><p class="ql-block">鸣鹤古镇,集国药、宗教、青瓷、海盐文化于一体,融合古镇观光、休闲养生、文化体验与特色美食,展现千年历史底蕴与独特魅力的江南休闲养生山水古镇。</p> <p class="ql-block">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的千年古刹——金仙寺,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p> <p class="ql-block"> 金仙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背靠隐山,面临白洋湖,素有“以山而兼湖之胜”的美誉。在抗战时期曾是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白洋湖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方,此湖位于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西南部,形成于两汉期间,系古代泻湖,面积为1700亩。其湖水清冽,水光潋滟,三面环山,狭长回迂,山峦峰峰相叠,绿林萦绕,还有满山遍野的杨梅林。</p> <p class="ql-block">白洋湖与鸣鹤古镇相依,湖畔有始建于南朝梁代的 金仙寺,寺名由宋高宗赵构亲题,为湖景增添了禅意与古韵。湖滨的七座佛塔(七塔)倒映水中,成为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七座石塔相传为镇水之物,古人认为可平息水患,守护一方平安。石塔形态古朴,排列错落有致,晴天时塔影倒映湖中,与远山近寺构成水墨画般意境。</p> <p class="ql-block"> 鸣鹤古镇的古戏台是古镇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每逢过年过节,戏台上会举办戏曲表演,台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悠扬的戏曲声回荡在古镇上空,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共享的文化盛宴。</p><p class="ql-block"> 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体现了江南地区传统的建筑艺术。它不仅是表演的舞台,也是古镇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鸣鹤古镇千年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古戏台所在的湖滨广场是鸣鹤古镇的文化交流中心。除了戏曲表演,这里还承载着药材文化展示等功能。鸣鹤古镇是中国国药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药材馆就位于古戏台对面,展示了古镇深厚的药业文化。</p><p class="ql-block"> 古戏台与古镇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建筑相得益彰。它背靠金仙寺,面朝白洋湖,周围环绕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共同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画卷。</p><p class="ql-block"> 古戏台不仅是鸣鹤古镇的文化符号,更是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古镇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鸣鹤古街:主要有上街、中街、下街,其中中街最盛,长约1500米,自宋代起便形成集市,是昔日三北历史上的商肆繁华之地。</p> <p class="ql-block"> 鸣鹤古镇的彭公祠是为纪念明代浙东盐政官员彭韶而建的祠堂。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明代天顺丁丑年(1457年)进士。他在弘治年间任刑部侍郎兼佥都御史,负责治理浙东盐政。彭韶在任上力排众议,整顿盐业,革除流弊,驱逐盐霸,更换盐官,并承诺盐民后代可以入学读书,极大地恢复了盐场的生产信心和动力。因此,他被盐民尊为再生父母。彭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盐民请奏建造。祠堂内不仅设有彭韶的泥像以示纪念,还在正殿墙上绘有彭韶亲手描成的“煮盐八图诗”,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农历六月十二日彭公生辰,当地百姓会顶香上供,虔诚祭祀。</p> <p class="ql-block"> 彭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盐民请奏建造。祠堂内不仅设有彭韶的泥像以示纪念,还在正殿墙上绘有彭韶亲手描成的“煮盐八图诗”,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农历六月十二日彭公生辰,当地百姓会顶香上供,虔诚祭祀。彭公祠不仅是鸣鹤古镇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当地盐业历史的重要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 豆酥糖是浙江宁式传统小吃,茶食。创始于清代,一直是宁波“三北”的名点,故又称三北豆酥糖。特点是香、甜、松,进口酥而易化,具有浓郁的黄豆香味,酥松,易溶化,无糖渣,不粘牙,有黄豆香味。</p> <p class="ql-block">传统年节食俗,南方地区春节食品,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宁波人吃年糕,主要是炒、汤二种。油菜蕻炒、荠菜炒、梭子蟹炒味道最佳。青菜肉丝年糕汤、雪菜肉丝年糕汤也较常见。我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地不同,年糕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p> <p class="ql-block">除了年糕,此地的年糕饺也很好吃,当地人多用咸馅,可我更喜欢包芝麻糖馅,一口下去满满的小时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宁波汤圆是浙江省宁波市的一种传统小吃,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也是春节,元宵节节日食俗,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脂肪油、少许白砂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p> <p class="ql-block"> 油赞子,发源于浙江,在宁波被保护,发扬。是宁波的传统美食。老宁波油赞子源自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属纯手工制作传统休闲食品,它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尤其是海苔条咸味油赞子,更具宁波一绝,所用海苔条粉是由中国最大原生态海苔基地---浙江宁波奉化莼湖海苔基地所提供的纯天然原生态冬海苔条粉为原料。且色香味俱佳,有养颜美容之功效。</p> <p class="ql-block"> 鸣鹤古镇在明清以来就是中国国药业的发源地,有“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有慈溪,慈溪首推鸣鹤场”之说。</p> <p class="ql-block"> 国医馆坐落于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崇敬堂内,古色古香,就医环境优美。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也能领略到古镇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崇敬堂。是鸣鹤国药的源头,为温州叶同仁堂创始人叶心培所建。鸣鹤叶氏公堂“崇敬堂”作为祖宅,掌控着当时叶同仁国药号的经营和人事大权。同时此处也是当时国药儒商的交流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