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马鹿欢

他山视觉

<p class="ql-block">拍摄:他山视觉</p><p class="ql-block">坐标:贺兰山东麓</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2/10</p><p class="ql-block">同行:少华、飞彪</p> <p class="ql-block">2月10日,一大早来到贺兰山下,在管理站工作人员对马鹿的行踪作简单介绍后,徒步深入贺兰山腹地,探寻自然之灵——马鹿的踪迹,这是一场对生态奥秘的朝圣之旅。</p> 贺兰山,以其雄浑壮美的姿态横亘于北国大地,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是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在这片神秘而辽阔的山域中,唯有徒步者以坚韧不拔之志,方能揭开贺兰山精灵——马鹿的神秘面纱。 马鹿,作为贺兰山的生态瑰宝,以其优雅的体态和敏捷的步伐,在山间自由穿梭,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灵动符号。 成群的马鹿在林间空地悠然觅食,它们或低头啃食青草,或警觉地抬头张望,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些灵动的身影,在贺兰山的壮丽背景下,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生态画卷,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命的奇迹。 马鹿的出现,不仅是自然生态良好的见证,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生动诠释。 <p class="ql-block">马鹿,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性情机警、善于奔跑,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马鹿是贺兰山里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是鹿科动物中个头庞大的成员,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其通体棕灰色,与贺兰山山色融为一体,只有走近它们,才能发现隐于臀部的红白“桃心”——那是它周身唯一的跳色。</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贺兰山,山石峻冷、白雪皑皑,在长焦的视角下,马鹿跃于山雪之间,仿佛山间的精灵。</p> 马鹿族群有着自己的地域法则,它们以沟为界,各族群之间互不相扰,有着强烈的边界感。 2017年起,宁夏启动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程。贺兰山生态环境的日益好转,从生物族群的迅速扩大得以窥见,马鹿也从“稀客”变成了常住居民。 它们夜晚就宿在管理站不远处的林子里,它们对人类信任的安全距离已从几百米缩短至几十米。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曾经躲在大山深处的马鹿、岩羊等野生动物,不时下山觅食。据介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贺兰山马鹿亚种种群数量已恢复到近1000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THE END―</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谢您的浏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