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全景游(2024/08/08—2024/08/23)(3)

qiu

<p class="ql-block">罗马是意大利首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span>于意大利半岛中部,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罗</span>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欧洲最古老的城市,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称为“永恒之城”。1980年,罗马的历史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也称为许愿泉,位于罗马的三条街交叉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而“特雷维Trevi”就是三岔路的意思,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许愿池始建于1732年,由建筑师尼古拉.萨尔维设计,并于1762年完成。它不仅是罗马最年轻的喷泉之一,也是巴洛克艺术的杰作之一。喷泉的背景建筑是海神尼普顿宫,中心是海神尼普顿,脚下有两匹海马被两个人身鱼尾的男人牵引,周围环绕着象征四季的女神雕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愿泉是罗马最大的知名度最高的喷泉,是罗马的象征之一。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更成为著名的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总高度约为25.9米,宽19.8米,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喷泉的设计融合了古罗马时期的水道系统——维尔戈水道,用于将水输送到罗马。其建筑风格充满了壮观的装饰和细节,代表了海洋的神秘和力量。</p><p class="ql-block">许愿池不仅是罗马的象征之一,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传说。游客们相信,背对喷泉投出一枚硬币可以确保你再次回到罗马;两杖硬币则会带来新的爱情;投出三杖硬币则象征婚姻的到来;情侣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币,爱情就会永恒。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在此投币许愿,这些钱部分会被捐给罗马天主教慈善机构,用于帮助弱势群体。</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台阶因电影《罗马假日》中奥黛丽. 赫本坐在台阶上吃冰淇淋而闻名于世,成为事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西班牙台阶是欧洲最长最宽的阶梯,共有138级,是法国波旁王朝资助梵蒂冈资金,在1723-1725年间建造完成,因西班牙大使馆迁移于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罗马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位于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 建筑师为德.桑蒂斯和斯佩基。西班牙广场中央有建筑巨匠贝尼尼所设计的巴洛克式的喷水池,是夏日年轻人的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三一天主教堂位于西班牙大台阶的顶端,是1495年由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查理八世下令建造的。圣</span>三一教堂的方尖碑位于圣三一教堂的前方,是埃及方尖碑的复制品,早在罗马征服埃及之前曾摆放在萨卢斯特的私人花园中,后移至此处。方尖碑的建造时间约为公元3世纪,距今已近2000年。</p> <p class="ql-block">在圣三一教堂前眺望城市。</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教堂内</p> <p class="ql-block">共和国广场是罗马市中心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罗马市内的交通枢纽中央火车站附近,紧邻地铁共和广场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原本是戴克里先浴场遗址的一部分,共和国广场是为了纪念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span>的,其标志性建筑包括两座扇形的古建筑和中央的仙女喷泉,旁边还有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是罗马很有特色的教堂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游客们感受古罗马文化和历史的绝佳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建于公元72-80年间,是4万战俘用了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以容纳近9万观众。当</span>时是为纪念征服耶路撒冷而建的,是古罗马的重要政治和文化中心。座位分为不同等级,皇帝、长官和祭司坐在下层座位,富有的商人坐在上层座位,平民坐在中间层座位,而异乡人、奴隶和女人则坐在临时的木椅上。斗兽场内有动物狩猎活动和角斗比赛,其中角斗比赛前会处死囚犯。斗兽场在历史上被视为异教徒恐怖的过往,但后来成为重要的朝圣地。斗兽场的地面由木板组成,木板之间有活板门,用于升降动物和布景道具。斗兽场的顶部有遮阳棚,最富有的和最有权力的罗马人坐在舞台附近,但这也使他们处于危险之中,斗兽场内还有沟渠和木桩来阻止动物与观众接触。斗兽场是罗马帝国的权力和辉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是罗马帝王为纪念各种重大事件而创造出的纪念性建筑物。共和时期的凯旋门不多,到了帝国时期,几乎每一次重大战役的胜利都要建立凯旋门,后来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沿用。凯旋门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广场上,用石块砌筑,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门洞,拱肩及上楣部分装饰浮雕。</p><p class="ql-block">提图斯凯旋门是帝国前期提图斯皇帝去世后其继位的弟弟图密善为纪念前王而建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上雕刻着提图斯和他的军队征服耶路撒冷凯旋而归的浮雕,是</span>罗马城中保留下来的最典型的三座凯旋门之一。(图片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塞维鲁凯旋门‌建于2世纪,位于古罗马广场的西北端,高23米,宽25米,有三个拱道。它为纪念帕提亚人和阿尔比努斯人两次战胜波斯而建,展现了古罗马建筑的雄伟与工艺的精巧‌。</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位于古罗马广场的南端,紧邻斗兽场。它是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在米尔维奥桥击败暴君马克森提而建。君士坦丁凯旋门采用三拱式设计,高达21米,宽度超过25米,进深7.4米,中央拱门高大雄伟,两侧拱门低矮精致。它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法国巴黎的凯旋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黎的凯旋门就是照它仿制的。</span></p><p class="ql-block">三座凯旋门不仅是罗马帝国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欧洲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们见证了古罗马的辉煌历史,并成为后世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废墟位于角斗场之旁,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遗迹,是现存世界最大面积的古罗马废墟。这些废墟曾是古罗马帝国的中心,建有无数宫殿和建筑群,雕刻工艺十分精巧,现如今只剩下颓垣败瓦。</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广场遗址‌是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心,位于帕拉蒂尼山和卡尼托利欧山之间,最初是一片沼泽地,直到公元前七世纪末才被开垦成一片山谷。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公共生活的中心,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广场的建设始于公元前6世纪,至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广场的主要部分约长134米,宽63米,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供审判和集会用。</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广场上矗立着众多宏伟的建筑,如庞贝利厅、庞贝利广场、凯撒神庙和罗马众神庙等。这些建筑的残骸至今仍屹立在遗址之中,向世人展示着古罗马建筑的精湛技艺。此外,广场上还保留着许多纪念碑和雕塑,如凯旋门和塔比林山上的宫殿,这些艺术品不仅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也是对古罗马文化和历史的生动诠释。</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广场(Piazza Venezia)位于罗马市中心,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广场呈长方形,长130米,宽75米,是五条大街的汇合点。广场中央原先是公共汽车、出租车和观光马车等的聚集地,全市的交通中枢地带。从1980年下半年起,罗马市政府对它进行了整顿,使之更加美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罗马国父纪念堂,也称为意大利统一纪念堂,位于威尼斯广场和卡比托利欧山之间,是为了纪念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位国王维托里奥·埃曼纽尔二世而建。‌该建筑始建于1911年,于1935年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耗时25年,</span>罗马老城区最新的建筑之一。‌纪念堂的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主体由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气势磅礴。纪念堂的前方有纪念浮雕和维托里奥·埃曼纽尔二世的雕塑,建筑主体两侧各有一座青铜雕塑,是站在马拉战车上的女神维多利亚,下方的浮雕是纪念在意大利统一过程中付出生命的战士。这座纪念堂不仅是意大利统一的象征,也是对维托里奥·埃曼纽尔二世的致敬。每年国庆节,意大利共和国总统会亲自为无名英雄献花圈,到访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也会在此献花圈致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见证了意大利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变迁,是每位游客到罗马必访的景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完成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托里奥. 埃曼纽尔二世雕像</p> <p class="ql-block">玛利亚教堂,是为纪念欧洲战胜“黑死病”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罗马市政厅。这里原来是古罗马时代的“元老院”,古罗马的政治核心,帝国的大政方针在此制定。米开朗基罗把“元老院”的正面调整为背面,把它的背面改为正面,建造了一座钟塔,下面加了从两侧上去的台阶,并用雕像和水池把它装饰起来。台阶正中央是古罗马当权者信奉的维纳斯女神的塑像,雕塑下是水池。神像和水池的两侧各有一个半躺着的大力神。广场的中央为罗马皇帝马库斯-奥瑞利斯(Marcus Aurelia)骑马青铜像。他是罗马五贤帝之一,曾被当作保护基督教的君士坦丁皇帝的雕像而保留下来,后来被米开朗基罗移到此处。广场地面有美丽花纹绘成的几何图案,当地人称此处为“螺纹广场”。“元老院”的右侧原有一家档案馆,1450年重建档案馆于原址,并在左侧对称建造了一个博物馆,于是三座建筑围起了平面呈梯形的市政广场。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广场是不对称的。市政广场是文艺复兴时期比较早的按轴线对称配置的广场之一。罗马市政厅建筑群,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建筑的代表和建筑改造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沿着米开朗基罗在1536年设计修建的大石阶可以看见两侧各有一座双子星神像,像中国的门神或石狮子把守着广场,这是真正的文物,是在犹太教区出土后,移放在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凯撒广场</p> <p class="ql-block">途经圣天使堡。</p><p class="ql-block">圣天使堡位于罗马台伯河畔,是古罗马时期的重要建筑,最初由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于公元139年建造,作为他的家族陵墓,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功能发生了多次变化。在公元6世纪,它被改建为一座华丽的罗马教皇宫殿,成为教皇的避难所和碉堡。在中世纪,它还曾作为监狱和军事要塞使用‌。如今,圣天使堡是一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有关罗马历史和艺术的展品‌。圣天使堡的设计独特,主堡呈圆形,外围是多边形结构。城堡顶部矗立着圣米迦勒天使的雕像,象征着天使拔剑降临,保护罗马城。这个雕像最早由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设计,现存的版本是18世纪的青铜雕像‌。此外,圣天使堡与梵蒂冈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圣天使长廊”,这条秘密通道在教皇避难时发挥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常住人口仅800不到,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集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权于一身。由于政治原因,行程中没有按排梵蒂冈的游览,仅自发在周边转了转。</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老而又浪漫。威尼斯的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由118个岛屿组成,117条水道纵横交叉,河上建有大小桥樑400多座,享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大运河(Grand Canal ) 是威尼斯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自圣马可教堂至圣基亚拉教堂呈反S型,把该市分为两部分。长逾3公里,宽30~70米,平均深度为5米,与许多小运河相连。市内交通运输大部分通过这些水道。</p><p class="ql-block">乘坐游艇沿威尼斯黄金水道游览观赏。</p> <p class="ql-block">宪法桥是一座人行桥,是威尼斯穿城而过的大运河上的四座名桥中最新的一座,也是全城唯一一座现代风格的桥梁,2008年9月11日落成,连接着威尼斯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圣玛利亚教堂,因在赤足桥前,也称赤足教堂。</p> <p class="ql-block">赤足桥</p> <p class="ql-block">沿着大运河,你可以欣赏到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到哥特式,再到文艺复兴式,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地基都淹没在水中,仿佛从水中钻出来一般。</p> <p class="ql-block">在威尼斯有400多座桥,以里亚托桥最为有名,建于1180年,又名商业桥,原为一座木桥,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是威尼斯的象征。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上中部建有厅阁,两侧店铺林立,销售各种纪念品和特产。这里每天有很多游客,既可从桥上眺望运河,又可在两侧的商店购物,完全沉浸在威尼斯气氛中。其中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p> <p class="ql-block">学院桥位于大水道的最南边,建于1934年。它是由水路进入圣马可广场的最后一道桥梁,以其优雅的风格著称。学院桥连接着威尼斯的一座顶级学院美术博物馆,是进入圣马可广场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安康圣母教堂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威尼斯大运河入口处。该教堂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由著名设计师巴尔达萨雷.隆格纳设计,始建于1631年,正式落成于1687年,历时56年。其建造背景与1630年威尼斯遭受黑死病侵袭有关。当时,威尼斯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威尼斯人认为这是圣母玛利亚的庇佑,决定修建这座教堂以示感谢。教堂的建造使用了17万根木桩作为地基,象征着威尼斯对圣母玛利亚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安康圣母教堂是一座八角形的建筑,顶着一个巨大的圆顶,周围环绕着六座礼拜堂。教堂的正立面和侧面布满了雕像,顶部有一个圣母玛利亚的铜像。教堂内部由8根立柱围绕,形成一个宽敞的圆筒状空间,地面铺有美观的几何图案大理石。教堂内部有许多精美的雕像和壁画,包括提香的天顶画和丁托列托的《迦纳的婚礼》等艺术佳品‌。安康圣母教堂不仅是威尼斯的宗教中心,也是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许多著名画家如卡纳莱托和瓜尔迪都曾以安康圣母教堂为主题创作过壮丽的风景画。这座教堂象征着威尼斯的历史与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安康圣母教堂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旧海关大楼,位于威尼斯大运河和Giudecca运河的交汇处,现已成为安藤忠雄设计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本身和展厅内的作品充滿了光、影和水的元素,是探索威尼斯现代艺术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是威尼斯重要政府机构所在地,公共活动中心,自19世纪以来是大主教的驻地。相传828年有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门前的广场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总督府又称威尼斯公爵府,始建于9世纪,属于欧洲中世纪哥特建筑。由于当时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国家密切的文化贸易往来,大量阿拉伯人定居威尼斯,所以总督府立面的席纹图案明显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钟楼位于圣马可广场的附近,靠近圣马可教堂的前方,为威尼斯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大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是</span>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威尼斯的荣耀、富足、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p> <p class="ql-block">连接新旧行政官邸的拿破仑翼大楼</p> <p class="ql-block">叹息桥建于1603年,是威尼斯最高的桥梁之一。它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叹息桥连接着审判庭和地牢,因犯人被送进地牢时不住叹息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源于11世纪,是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和游览船。它的船身狭长,首尾翘起,适宜穿梭于狭窄的水巷中,是威尼斯人必备的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游船</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水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