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长江 ‍ ‍

汤亚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四年四月,我曾有幸在张云副局长的带领之下陪同德国联邦交通部部长多林厄尔博士(Herr Dr. Dollinger) 夫妇及其随行人员游览长江。其时正值春汛期间,一连几场春雨过后,江水暴涨,江面宽阔,浑黄的江水打着漩涡向东奔流而下,气势磅礴。是日,风和日丽,我们一行从水西门外上新河江边码头登船,沿江顺流而下,开始游览长江。大江东去,我们的船儿先绕过苍茫的清凉山、又转过历经千年沧桑的石头城、顺着半山腰上它那影约可见的残缺的古城墙转向东南。接着往下,我们的游艇就飘了下关一带,此处江面十分宽阔,江上大小舟、船密布、沉闷而雄浑的汽笛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陪着张副局长和多林厄尔博士夫妇站在甲板上,江上雾气很浓,我们纵目远望,只见长江南岸苍茫的钟山像只巨大的雄狮高高地蹬距在远处,其山顶上的紫金山天文台那中世纪骑士头盔般的屋顶在缭绕的云雾中时隐时现。此时此刻我顿时感悟到:伟人诗词中的虎踞龙盘不正是指的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吗?!面前这条蜿蜒曲折的大江不就是他所指的盘龙,而那虎视眈眈雄踞在远处的钟山不正是所谓的虎踞吗!参悟了“虎踞龙盘”心中充满喜悦!顷刻之间,我们的游艇就驶到了浦口和下关之间的长江大桥面前。这座我国数年前刚建成的飞架南北之上的长江上的第二座公铁两用桥,气势十分雄伟壮观。大桥深深吸引了这位目不转睛地观看的德国交通部长,他目光如炬,除了大桥他还观察到了南岸离桥不远处的一座规模不小的驳船造船厂。这处平常根本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没有漏过他的法眼。接着游艇穿过大桥桥洞继续下行,不一会我们到达燕子矶附近。这里江面虽较为狭窄,但风高浪大,水流喘急,波涛汹涌。身临其境,使人顿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豪情。南面陡峭而高耸的江岸之上、苍松翠柏掩映之中的栖霞古刹那独具我国宗教建筑特色的建筑群历历在目。陡峭的江岸上一些开着粉红色花朵的山桃和一丛丛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摇曳…。 多林厄尔博士精神抖擞地站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观望着远、近江上壮丽的难得一见的异国风光,兴趣昂然,十分高兴。他大声喊道,扬子江、中国的扬子江真美!比我们的莱茵河还要美!说着掉过头来对我说喊道:“汤,下次去德国,别忘了告诉我,我要让昂士林格(他的办公室主任)带你去圣-古阿豪森看看我们的罗蕾莱峡谷,看看我们的莱茵河!” 过了燕子矶江面,我们又继续下行了一段才返航。船停靠下关客运码头,大家上岸,已等待在那里多时的车队接上我们。多林厄尔博士乘坐的红旗轿车率先,两辆乘坐德国代表团成员和我方工作人员的进口的中巴车紧随其后。车队穿过挹江门进入市区,回到下榻的新街口金陵饭店。 这段游江使多林厄尔博士和他的随行人员及我们大家收获极大、兴奋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游览长江一事也都早已成了如烟往事。 遗憾的是,当时那个年代还没有智能手机,照相机、摄像机也还是稀罕之物,非人人都有。故除了新华日报社记者事后赠送的这一张和多林厄尔博士夫妇在甲板上的合影之外,我没有第二张关于这次长江游览的照片。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常常回忆起许多关于这次游江的令人难以忘怀的愉快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八四年四月,应李清部长的邀请德国联邦交通部部长多林厄尔博士率团来我国访问,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京期间,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人民大会堂友好的会见了多林厄尔部长夫妇及其随行人员。当年的德国驻华大使修徳博士参加了会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鹏总理会见多林厄尔博士,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京活动之后,代表团离京赴外地参观游览,交通部外事局副局长张云代表李清部长全程陪同。张云副局长是个襟怀坦白、忠贞不阿、两袖清风、精明强干、大公无私的山西汉子。早年参加革命,多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在延安时期当过周恩来的机要处处长、到过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国共合作期间跟随周恩来和中共代表团常驻南京梅园新村和国民党作斗争,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曾任中央保密局局长、五七年后调任长江航道局局长、后被派往非洲坦桑尼亚领导修筑坦赞铁路直至工程完工。回国后调到交通部外事局任副局长。张云是我的顶头上司、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终身学习工作和做人的楷模,从他身上我获教甚多。受益匪浅。张云虽已去逝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使我至今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